七彩云南昆明7月25日新媒體專電(簡南俊)經觀察獲悉,近日,據四川日報報業集團旗下官方賬號“封面新聞”披露,四川省瀘州市一農婦購買“雞樅菌種”栽種,當菌子長出來時,采摘食用險喪命。此消息引發環球網、央視網、光明網等權威主流媒體轉發。
四川省瀘州市農婦以為長出來的菌子是雞樅菌,結果長出毒菌“青褶傘”。專家披露,全網所謂的“雞樅菌種子”全是假貨,無一例外。
種植雞樅菌猶如天方夜譚,打擊市場亂象為時不晚。通過購物交易平臺搜索“雞樅菌種子”,打著“售賣雞樅菌種”幌子的商家鋪天卷地襲來,令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打擊“雞樅菌種”亂象正當時。專家指出,種植雞樅菌屬于國內前沿課題,雞樅菌種未經生產許可,可信度不高。
云南省相關人士表示,早在2018年,多地出現“雞樅菌種子”的噱頭,不法商家宣傳得有模有樣,廣大地區人民群眾受騙上當。
雞樅菌能不能栽種?針對于此,筆者“七彩云南簡南俊”于2018年6月發布文章《云南山中雞樅豈能種 莫信騙子無用功》引發強烈反響。
文中指出白蟻與雞樅菌是共生共存的關系,沒有白蟻筑巢,就不會長出雞樅菌。種植雞樅如同癡人說夢,異想天開。打著“種植雞樅菌”的幌子,純屬戲弄大眾,欺騙群眾。
不法商家抓住廣大人民群眾喜愛雞樅菌的關鍵點,高舉“種植雞樅菌”旗號,“雞樅菌種”隨之而生,多地人民群眾直呼上當受騙。
經了解,市場上曾出現“種植的雞樅”,取名為“黑皮雞樅”。雖然帶有“雞樅”二字,但是不是雞樅。無論是口味還是外形,同野生雞樅菌大相徑庭,不可相提并論。
云南省相關人士指出,種植雞樅菌猶如天方夜譚,打擊市場亂象為時不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