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中國供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2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昊天)7月24日,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絲路發展論壇在福建泉州舉行。歷史上,泉州曾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而今,海上絲綢之路通過建設智能互聯基礎設施,搭建韌性供應鏈體系,探索綠色低碳解決方案等,為國際運輸業持續提供創新引擎與轉型機遇。本次論壇上,來自瓦努阿圖、委內瑞拉和泰國的3位官員和政府顧問,圍繞“國際運輸數智化轉型與可持續發展”這一主題,發表了各自的見解。
“瓦努阿圖是一個具有韌性、文化底蘊和創新精神的國家。在數字化時代,太平洋在地理上將我們分隔,網絡空間的力量卻能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瓦努阿圖土地資源部部長瑞克·馬赫肯定了智慧航運對可持續發展的價值。他說,“一帶一路”倡議中的海上絲綢之路,為瓦努阿圖在綠色港口技術和數字航運通道方面的合作提供了空間。
中國與瓦努阿圖有著長期友好的合作關系。馬赫表示,“數字絲綢之路”為各國在數字交通、電子政務和智能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深入合作提供了平臺,“瓦努阿圖歡迎中國在智能交通系統、綠色出行和能力建設方面持續為我們提供投資和技術支持”。
委內瑞拉科技部通訊科技副部長勞爾·埃爾南德斯也在發言中提及航運與港口對世界經濟的意義。他強調,海洋在承擔全球化重擔的同時面臨可持續發展的挑戰,因此必須重塑航運生態圈,優化航線、減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放,并簡化全球供應鏈。
更重要的是,這一進程應當以人為本而不僅僅是關注數字技術,需要賦予工人相應的能力,并主張數字化應該是一項普惠的權利,而非特權。用埃爾南德斯的話說:“我們不應該把一些群體拋在身后,我們需要構建數字橋梁而不是構建數字鴻溝。我們必須讓發展中國家參與其中,因為只有當他們也能乘風破浪,才能實現真正的進步。”
泰國自然資源與環境部部長顧問蒙蒂普·斯里拉塔娜表示,作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伙伴和國際貿易與旅游的重要參與者,泰國必須充分利用數字與智能技術,推動交通系統現代化,同時兼顧可持續性,向成為國際交通和物流樞紐的目標不斷前進。她在介紹泰國政府的施政思路時提到,數字智能轉型是可持續國際運輸的催化劑,通過將人工智能、數據分析、自動化和互聯互通融入運輸的核心,就有可能構建起一個速度更快,更具韌性,而且更清潔、更負責的全球物流網絡。目前,泰國已經與中國科學院開展相關合作,在泰國乃至東南亞地區推動由數據驅動的可持續發展。
事實上,與會嘉賓在論壇上提到的部分愿景,近年來已在中國率先落地。作為本屆論壇的舉辦地,泉州目前已編制完成《泉州市港口智慧平臺(一期)》建設方案,將整合港口作業數據、運行監管數據以及港區視頻監控數據,逐步構建“數據驅動、安全高效”的港口智慧平臺,實現港口作業全流程數字化、物流服務全鏈條協同化。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泉州港口經濟增加值超2000億元,首次躋身中國海港城市第一梯隊。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