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老年群體中,頸動脈斑塊是一個高頻出現的健康隱患,不少人拿到體檢報告時,看到頸動脈斑塊幾個字就害怕的不行,頸動脈斑塊怎么治療?也成為了許多患者迫切想知道的答案。對此,擁有 30 年心腦血管疾病診療經驗的專家孫建平,結合臨床案例為大家解答。
孫建平主任從山東中醫藥大學博士畢業,尤其擅長運用中醫整體調理與西醫相結合的方式,治療頸動脈斑塊、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在他看來,頸動脈斑塊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治療也需因人而異,既要科學嚴謹,又要兼顧患者的整體體質。
一、藥物治療:穩定斑塊,改善體質
孫建平主任強調,頸動脈斑塊的治療需根據斑塊大小、性質及患者個體情況來看,不能一概而論,對于大多數患者來說,中西醫藥物結合治療是更好的選擇。
1. 西藥控制:降脂藥+抗血小板藥
他汀類藥物不僅能降低血脂,還能穩定斑塊,防止破裂,減少心腦血管事件風險,對于存在血栓風險的患者,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藥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概率。
2. 中醫調理:活血化瘀,改善體質
在中醫看來,頸動脈斑塊的形成與"氣滯血瘀"、"痰濕內阻"等體質密切相關,中藥調理可以從整體改善患者體質。
有一位56歲的張先生,他之前就是在體檢中發現頸動脈有斑塊,斑塊大小為 2.4mm,伴有血管狹窄,拿到報告后,張先生寢食難安,擔心斑塊引發腦梗、中風等嚴重后果,孫建平主任結合報告和張先生的脈象舌苔,還有病史和生活習慣,給出了一套中西醫結合調理的方法,在原有的他汀基礎上,調整了降壓藥的劑量,確保血壓維持在正常范圍,又開了個活血化瘀、化痰祛濕的方子,中藥和西藥相互配合,從整體上調理他的體質。
三個月后,張先生再次來到醫院復查,超聲檢查顯示斑塊沒有進一步增大,反而有了穩定的跡象,血壓也控制得很平穩,他整個人的精神狀態好了很多,不再像之前那樣焦慮不安。
二、手術治療:血管嚴重堵塞時的關鍵選擇
都說醫者仁心,最重要的就是要講誠信,孫建平主任用一句話概括為:能治的病,我必全力以赴;治不了的,我也絕不隱瞞,正是這種坦蕩真誠的態度,也讓無數患者對他充滿信任。
之前有一位51歲的李先生在看診時說了一句話:“醫生,我吃藥半年了怎么還不見好?”孫建平主任立即警覺起來,詳細詢問病史后,孫建平主任發現他不僅頻繁頭暈,還經常眼前發黑,甚至有過短暫意識喪失的情況,頸動脈超聲和血管造影檢查結果顯示右側頸動脈斑塊已經導致血管完全堵塞,左側也有70%的狹窄,孫建平主任指著造影圖像耐心解釋,"您這個情況比較特殊,支架置入術是目前最適合的方案,當然,做完支架也不是一勞永逸,也要調理好體質,預防術后血管再狹窄"。
三、生活方式干預:治療的關鍵一環
孫建平主任特別強調,藥物治療和手術只是手段,長期的生活方式調整才是根本,他常對患者說:“飲食上要減少高脂肪、高膽固醇、高鹽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每周進行快走、慢跑、太極拳等有氧運動,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管彈性,保持好心態”,總結一下就是管住嘴、邁開腿、放寬心。
到現在,孫建平主任每周日上午都會在北京融科醫院坐診,而他的號總是剛一放出就被搶約一空。有患者為了能掛上他的號,凌晨就到醫院排隊;還有人特意從外地趕來,提前幾天住在醫院附近等候,為的就是那一份信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