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讀書和不喜歡讀書的人,是有差別的。沒有養成讀書習慣的人,往往被眼前的世界所禁錮,他們的生活刻板而機械;愛讀書的人卻不一樣,他們知識淵博、談吐文雅,總能讓人不自覺地想要親近與交流。
愛讀書的人善于思考、明辨是非,從不會輕易被網絡上雜亂的信息,干擾到自己的思想。
他們自律甚嚴、立身行己,當別人在浮躁的生活中焦慮不安時,他們總能在書中找到心靈的慰藉。
這個時代,真正熱愛讀書的人,都活得很精彩!
我們的生活中充斥著各種誘惑,游戲、網絡小說、短視頻,各種各樣的自媒體,占據了大家很多的時間。碎片化的信息,滿足了人們短暫的精神愉悅,卻讓很多人逐漸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變得如溫水里的青蛙。
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體會,當你晚上回家躺在床上,刷了一整天的手機,看了不知多少個短視頻,或者也曾在評論區跟人熱烈爭論。但這一切結束后,每當站在窗邊,揉著疲憊的雙眼,眺望遠方,突然意識到短暫的愉悅迅速褪去,只剩下無盡的疲憊和焦慮。
其實,治愈焦慮最簡單、最有效、最接的辦法——就是讀書。讀書是個人成長的最佳捷徑,是成本最低、回報最高的投資。
01
讀書是個人成長最低成本的“投資”
有一種說法,當一個人每年讀書達到一百本,三年之內,必然會完成一次徹底的蛻變。
書籍種類繁多,有經典文學、科學普及、人物傳記、知識技能等等,無論哪種書籍,都能讓人有所收獲,哪怕這種收獲很小,但是日積月累,便會從量的積累,變成質的飛躍。
所以真正熱愛讀書的人,在經歷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后,一定會成為真正優秀的人。只要他們愿意,隨時都能成為社交場合最耀眼的明星,成為眾人羨慕的對象;或者在事業上,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獲得更巨大的成功;至少也能在這個浮躁社會,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因為他們的大腦,被知識武裝過。
一個真實的例子。兩年前在北京,我參觀了一次宮崎駿的漫畫展,吸引我的,是他的名氣,但遺憾的是,他的所有動漫作品,我都沒看過,哪怕是那部眾人皆知的《千與千尋》,我也僅僅是聽說過。
所以參加那次展覽,純粹是一時興起,整個參觀的過程,看到朋友對宮崎駿的作品侃侃而談,而我卻一片空白,當時的我如芒刺背,這種不舒服,來源于我個人的無知。
觀展的人很多,大多約上了三五好友,討論著展出的作品,或評論作品本身的技法,或討論動漫故事的情節。
而我卻什么都不懂,只能遠遠看著,像是個被遺棄在邊緣之外的人。當然,這是我自己的問題。
歸根結底,我沒有和作品相關的知識文化積累,在看展之前,沒有下意識地去閱讀和宮崎駿、千與千尋相關的咨詢和書籍。
不久之后,朋友約我去看達利的畫展。為了避免同樣的窘境,我提前做了些功課,看了達利的傳記,了解了他這個人和他的藝術風格。然后在畫展上,跟朋友討論起來,也能如數家珍,那種感覺,真的很好。
所以,讀書最直接的好處,是可以增長見識、增加談資,讓我們在大多數場合,都能更從容、更自信。
02
讀書需要方法,愛讀書,更要“會”讀書
喜歡買書的人不少,但真正“會”讀書的人,確屈指可數。很多人一時興起,買了很多書,放在家中束之高閣,有的可能連包裝都沒拆開,最后成了裝飾品。這是現代人對于書很普遍的一個態度,看來會讀書并不簡單。
讀書,總是會遇見各種各樣的困難。繁忙的工作,成了讀書最大的阻礙。當我們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大概只想要好好放松一下,可現實卻是還有很多家務等著我們,哪有時間讀書。
即便是勉強抽出一些時間,還會遇到其他干擾。也許剛剛翻開書,就會被手機的信息提示音吸引,可能是老板臨時發來的加班信息,也可能是朋友的問候,或者是某個抓人眼球的新聞。
總之,這些信息,搶走了我們的注意力,也搶走了我們讀書的時間。就算是沒有這些干擾,我們自己可能也會思緒飛揚,回過神來的時候,時間已經過了許久,可書還是沒讀幾頁。
所以,如果沒有合適的讀書方法,讀書非但不能成長,反而只是浪費時間。
這本由六人行策劃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零基礎從閱讀到輸出》,是一本專門解決所有讀書困難的書籍。雖然書名有點平淡無奇,但當我翻開這本書后,卻給了我不小的驚喜。
把讀書變成一種生活方式。閱讀,一種后天可以習得的行為和習慣。培養成長型思維,把自己的大腦塑造成“讀書的大腦”。
本書從每個人都能養成“讀書體質”;掃清閱讀障礙,分別從閱讀環境創造、選書技巧、閱讀方式等層面分析;解決速讀、聽書、重讀、朗讀、筆讀等閱讀時的一些小問題;分享5種基礎讀后輸出方式,并且對整體輸出效率和收益做了分析;講述閱讀的底層邏輯。書中有工具和方法,升華你的閱讀體驗。
讀書這方面,這本書的作者箏小錢就很厲害,她是一位熱愛讀書,并且把讀書做成事業的奇女子。她是資深互聯網運營人,擁有20萬讀書可成員,10年讀書變現經驗,一年策劃10余場高沉浸式讀書會。曾為360、學而思網校、新東方等知名企業做培訓分享。她倡導快樂讀書新理念——把讀書變成一種生活方式!
最初只是單純的熱愛讀書,為了能閱讀更多書籍,作者箏小錢在讀書的過程中總結了一套快速、高效的閱讀方法,每年讀書超一百本書。后來她借助互聯網,開發出一套更加系統的讀書課,幫助更多想要讀書、卻讀書困難的朋友改善閱讀方法和認知。如今她將傳播讀書方法,視作自己的使命。
心之所愿,行則必踐。如今,箏小錢將自己多年的經驗,整理成書,創作了這本全新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零基礎從閱讀到輸出》。
人說開卷有益,可這本書,又何止是有益這么簡單,僅看目錄,便覺贊嘆。全書共分六大章節,從培養閱讀興趣、掃除閱讀障礙開始,到如何選書、如何高效閱讀,再到如何輸出,將所學內容轉化成實質的財富。這是一套完備的、系統的閱讀方法論,可以讓人在短時間內,掌握快速、高效閱讀能力的書籍。
翻開這本書,如同打開一扇全新的大門。書中所提到的,像投資一樣的讀書配比、高效T型書單法、5分鐘閱讀法、“離家出走式”讀書、A4閱讀法、“筆讀法”,甚至還有記筆記的方法,一些列新奇的概念,讓人贊嘆不已。
我嘗試了書中的方法,很短的時間內,就讀完了一本專業的藝術學著作。當然,對于藝術書籍來說,僅僅讀一遍是不夠的,還需要繼續深入學習,加深記憶。
箏小錢的這本《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零基礎從閱讀到輸出》,也提到了深度學習的方法。
與其說這是一本教人閱讀方法的圖書,不如說這是一本干貨滿滿的個人成長指南。毫不夸張的說,讀書是改變命運最簡單、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而這本書,就像是這條路上的助燃劑,讓學會方法的人,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儲備更豐富的知識,實現個人的蛻變,甚至是改變命運。
03
改變,從閱讀一本書開始
當你閱讀了很多書籍以后,會發現一個奇異的現象,你整個人的氣質都變了,就像是完成了一場修行,一些原本很容易讓你生氣的事情,變得微不足道;甚至于你的社交圈,可能都會變。你會認識許多更優秀的人,也許就會有人幫你發展新的事業。
但是,如果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不懂讀書的方法,不改變自己的思維和認知,還無止盡沉浸在游戲、短視頻這些短暫的精神愉悅中,或許一年之后,會變得越來越焦慮。
唯愛與閱讀不可辜負,為了美好的人生,我們應該從閱讀一本書開始改變了!
一 END 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