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賣,要么禁!” 美國商務部部長盧特尼克的話擲地有聲。7月25日得到消息,美國正式向中方通報:若不同意出售 TikTok,將全面禁用這款 APP。這已經是特朗普政府第三次給 TikTok 下最后通牒,而這次的通告,可能讓許多人捏了把汗。
要知道,TikTok 在美國有 1.7 億用戶,差不多一半美國人的手機里都裝著它。有人靠它學做菜,有人用它追熱點,還有人通過它了解世界。可就是這樣一款深入美國民眾生活的 APP,卻成了美國政府的 “眼中釘”,這背后的糾葛,得從 2020 年說起。
2020 年,美國就聯合本土科技巨頭,喊著 “國家安全” 的口號要強行收購 TikTok。明眼人都清楚,這哪是擔心安全,分明是盯上了 TikTok 的價值。為了證明自己沒問題,TikTok 做了不少讓步:把數據和業務拆分,還把美國用戶的數據交給了美國的甲骨文公司保管。本以為這樣能換來安寧,可美國根本不滿足,一心想把 TikTok 徹底攥在手里。
沒辦法,TikTok只能硬剛。他們直接指出,美國政府的做法違反了美國第一憲法修正案里關于言論自由的規定。這場較量中,還發生過特別戲劇的事:拜登下臺那天,TikTok 服務器突然關了;可特朗普一上臺,它立馬就恢復了。為啥?因為特朗普競選時,靠著 TikTok 攢了不少人氣,得到了很多支持。
可特朗普上臺后,態度變得飛快。他沒給 TikTok 全面解禁,反而放話:75 天內不賣,就禁用。結果 75 天到了,禁令又被推遲了。如今盧特尼克再次放話,還把條件說透了:“中國資本可以留點股份當樣子,字節跳動也能象征性持有一點,但算法和核心技術必須歸美國。”
這就很明白了,美國想要的不是 TikTok 這個空殼子,而是它的 “心臟”—— 算法。
中方為啥不樂意賣?因為算法是 TikTok 的命根子。沒有算法,TikTok 就沒法精準推薦內容,也就失去了吸引力。而且中國早就有規定,核心算法不能賣給國外。這不僅是保護企業的核心技術,更是守住國家的技術底線,哪能說讓就讓?
而且我國也正式回應,將依照中國的法律法規處理相關問題。意思非常明顯了,核心算法不賣!
那美國為啥非盯著算法不放?
看看 TikTok 在美國的影響力就知道了。1.7 億用戶,每天花在上面的時間加起來是個天文數字。更關鍵的是,TikTok 打破了美國的 “信息繭房”。以前,美國民眾看到的信息,很多是被篩選過的,想讓他們看啥就給啥。但有了 TikTok,情況不一樣了。
這種信息自由流動,讓一些想掌控信息的美國人坐不住了。在他們看來,自己說了算的信息格局被打破了,這可比啥都讓人著急。
之前華爾街的大佬們也動過心思。黑石集團這些資本巨頭還組過團想收購 TikTok,可后來都悄悄撤了。他們心里門兒清,這買賣不是花錢就能成的。一方面,中方肯定不會同意核心算法出口;另一方面,就算買過去了,沒有核心算法,TikTok 很快就會失去價值,純屬賠本買賣。
現在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是,TikTok的結局是什么?
從之前的情況看,特朗普政府再次推遲禁令是有可能的。畢竟 1.7 億用戶擺在那兒,真要是禁了,老百姓肯定不樂意。而且美國雖然喊得兇,但想拿到核心算法,基本沒可能,所以美國極有可能會再次推遲。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 TikTok 給美國市場單獨做一套 “專屬算法”。這樣既能應付美國的要求,又能保住自己的核心技術。不過這事兒難度不小,得花大價錢、耗大量人力,最后效果咋樣也不好說。
當然,也有不太好的可能。比如 TikTok 徹底被美國掌控,算法換了主人,到時候可能就成了硅谷手里的普通內容平臺,沒了現在的特色。或者干脆退出美國市場,可這樣一來,1.7 億用戶舍不得,美國相關的合作方也得受損失,所以這兩種情況概率相對小一些。
最壞的結局,就是全面退出美國市場,這是雙方都不愿意看到的情況。
TikTok 的事兒,不只是一個 APP 的問題,它背后是數字時代的技術和主權之爭。現在數據和算法成了 “香餑餑”,各國都在爭數字主權。美國對 TikTok 步步緊逼,也讓咱們看到,“科技無國界” 這話越來越站不住腳,數字領域的 “圍墻” 正在慢慢筑起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