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三國志·武帝紀》記載,公元218年正月,漢朝太醫令吉本與少府耿紀、司直韋晃“謀反”,攻許都,燒了丞相長史王必的軍營。最終此次“叛亂”,被王必等人撲滅,吉本、耿紀等人被誅殺。
三輔決錄注曰:時有京兆金祎字德祎,自以世為漢臣,自日磾討莽何羅,忠誠顯著,名節累葉。睹漢祚將移,謂可季興,乃喟然發憤,遂與耿紀、韋晃、吉本、本子邈、邈弟穆等結謀。紀字季行,少有美名,為丞相掾,王甚敬異之,遷侍中,守少府。邈字文然,穆字思然,以祎慷慨有日磾之風,又與王必善,因以間之,若殺必,欲挾天子以攻魏,南援劉備。時關羽強盛,而王在鄴,留必典兵督許中事。文然等率雜人及家僮千馀人夜燒門攻必,祎遣人為內應,射必中肩。
《三國志》中對于許都之亂經過記載頗為簡略,只是說吉本、耿紀、韋晃發動叛亂,火燒并且進攻王必的營壘,而后王必與潁川典農中郎將嚴匡討平叛亂,擊殺了叛亂分子。
但裴松之注引《三輔決錄注》記載了更為詳細的過程。參與叛亂的有金祎、耿紀、韋晃、吉本、吉本之子吉邈、吉穆。吉邈等人率雜人、家僮等一千多人趁夜火燒城門,攻打王必營寨,金祎遣人作為內應,射中王必肩膀。
王必奔往金祎家,呼喚“德祎”,金祎家人誤以為是吉邈,說道:“王長史已經死了嗎?如此諸位大事告成了!”(一說王必打算前往金祎家,其帳下督勸道:“今日發生此事,誰知道哪些人可以依靠?”)王必于是逃到南城。等到天明時,吉邈士眾潰散,王必與潁川典農中郎將嚴匡率軍反擊,金祎等人被殺,三族皆被處死。
詳細分析一下這些人的官職、身份背景,就很容易理出他們為何叛亂:
金祎——金日磾后代
金祎字德祎,是匈奴人金日磾的后代。金日磾本是匈奴原為匈奴休屠王太子,歸降漢朝后,蒙賜金姓,歷任馬監、侍中、駙馬都尉、光祿大夫。巫蠱之禍后,挫敗了繡衣使者同馬何羅行刺漢武帝的陰謀,其忠君行為大受贊揚。漢武帝臨終,下詔金日磾與霍光、上官桀、桑弘羊共同輔佐漢昭帝。
自以世為漢臣,忠誠顯著,名節累葉。見曹操專權,漢祚將終,想要為漢室復興做點什么。金祎的官職不明,史書中只記載他初為郡上計掾,后留在許都。當時曹操令長史王必在許都護衛天子,王必與金祎關系融洽,見金祎手下胡婢擅長射箭,便請求讓胡婢從役。
吉本——太醫令
吉本是太醫令。東漢之時,則只在少府之中設有太醫令,太醫令說白了就是主管太醫們的,也就是皇帝的私人醫生首領。因此,不容易推測,吉本之所以叛亂,背后有漢獻帝的身影。吉本不但自己參與,兩個兒子吉邈、吉穆也參與其中。
可憐的是,參與叛亂的這幾人,沒有一個是有兵權的,所以只能有吉本的兒子吉邈,率領“雜人及家僮”一千多人進攻王必的軍營,雖然王必被射中肩膀,但最終還是逃走了。
耿紀——少府
耿紀字季行,扶風茂陵(今陜西興平)人,為東漢名將耿弇之后。少有美名,初為丞相掾,后遷侍中,守少府。耿紀曾擔任丞相掾,曹操“甚敬異之”,說明曹操是非常欣賞耿紀的,而且耿紀作為東漢開國元勛耿弇之后,也是漢朝的世代忠臣。
耿紀的官職非常值得推敲,他從丞相掾遷任侍中,后來又任少府。侍中、少府都是皇帝的近臣,而前邊提到了,在東漢太醫令是下屬于少府的。少府作為九卿之一,為皇室管理私財和生活事務的職能機構,更是皇帝的親密侍從。
韋晃——丞相司直
韋晃的史料記載更是缺漏,只記載其官職為丞相司直。漢武帝元狩五年(前118)時初置“司直”官,屬丞相府,稱“丞相司直”,比二千石。負責協助丞相檢舉不法,地位在司隸校尉之上。
西漢以御史中丞督察司隸校尉,以司隸校尉督察丞相,以丞相督察司直,以司直督察諸州刺史。很明顯,到了東漢末年司直肯定沒有這么高的權力,能夠督查各州刺史。但有一點是很明確的,那就是韋晃是丞相司直,是曹操的人。
根據以上所分析及史料記載,其實不難還原許都之亂的真相:
第一,吉本、耿紀是許都之亂的主謀。首先,《三國志·武帝紀》的是把吉本放在第一位的;其次,攻打長史王必軍營的主力是吉本兒子吉邈所率領的“雜人及家僮千余人”。
第二,金祎是被后來拉進來的,因為他忠心漢室,而且金祎與王必交好。王必曾經向金祎求取善于射術的胡婢。金祎雖然已經漢化,但身邊有匈奴奴婢很正常,王必因為他們擅長射術,還要了幾個跟隨自己。
第三,許都之亂有漢獻帝的影子。吉本是太醫令,耿紀是少府,這都是當時漢獻帝的“身邊人”,所以你很難不去聯想他們起事有漢獻帝的支持。
第四,許都之亂是曹操“逼人太甚”所導致的。公元213年曹操稱魏公,建魏國;216年曹操稱魏王。許都之亂發生的時間是公元218年正月,為何是這個時間點呢?因為曹操的舉動,讓擁護漢朝的官員們看到了他準備篡位稱帝的野心。我們看看公元217年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就能明白金祎、耿紀等人為什么坐不住了。
夏四月,天子命王設天子旌旗,出入稱警蹕。五月,作泮宮。冬十月,天子命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以五官中郎將丕為魏太子。
天子旌旗、出入稱警蹕、建造宮殿、帶超越規制的帽子、乘金銀車、用六匹馬、立曹丕為魏國太子……以上種種舉動給擁護漢朝的官員們一個感覺——曹操已經越來越接近于篡位奪權了。而劉備當時已經占有荊州、益州,正在謀取漢中、襄陽,這是有利的外援。
第五,劉備、關羽或許與此次叛亂有關。“若殺必,欲挾天子以攻魏,南援劉備。時關羽強盛”這句話很明顯,吉本等人計劃如果能夠殺了王必,他們準備帶著漢獻帝攻魏,和劉備遙相呼應,當時關羽在荊州和曹魏摩擦不斷,氣勢強盛。
赤壁之戰后,曹操除了平定關中之外,幾乎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勞。但是對權力的控制確實不斷增強,稱魏公、建魏國、封魏王……以上種種很難說曹操沒有稱帝的野心,金祎、吉本策劃的政變,雖然沒有動搖根本,卻給曹操澆了一盆冷水!
參考資料:《三國志》裴松之注、盧弼《三國志集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