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縣長調研稿件被指抄襲,又馬戶了!
原創 李萬卿
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
多家官媒報道,山西忻州市五臺縣政府網站上,縣長的調研稿件與五臺山景區黨工委副書記調研的稿件“雷同”。
“雷同”,是一個很給面子的說法。
說白了,就是抄襲。
我不敢相信,也不想相信。
查看兩個稿件的截圖,又不得不相信。
縣長的調研稿件,全文390字,居然有320多字和五臺山景區黨工委副書記調研的稿件“雷同”。
這也太“雷”了吧!
那么,究竟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呢?
看稿件的發布日期:五臺山景區黨工委副書記調研的稿件,是7月5日,縣長的調研稿件,是7月11日。
就是說,縣長的調研稿件,晚發布6天。
何況,五臺山景區黨工委隸屬忻州市委市政府,五臺縣與之并無行政交集,且有各自的官宣平臺。
誰抄襲了誰的調研稿件,是小禿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
7月24日,五臺縣政府辦公室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稿件確實存在部分雷同問題,對此,五臺縣委于23日專題研究,由縣紀委介入,啟動問責程序,原稿件已據實修改上傳。
先說說“問責”。
會問縣長的責嗎?
恐怕,很難!
那么,就只有“問”撰稿人、發布者、審稿人的“責”了。
這種簡報式的稿件,一般300-400字,時間、地點、人物以及調研目的或效果等等,交代清楚就可以了。抗洪、防汛,也就那么幾句話。但是,從各類新聞媒體到相關文件基本說的一樣的話,有些文字做到各式各樣難度不小。
于是乎,撰稿人就走了“捷徑”,直接把五臺山景區黨工委副書記調研的稿件“拿來”用了。
沒想到,縣長好糊弄,這屆網友不好糊弄。
底褲被扒了,五臺縣很難堪。
查!縣紀委介入,啟動問責程序。
同級紀委,“問責”縣長,不太現實。
問責誰?
當然是撰稿人、發布者、審稿人。
這些“筆桿子”,大概率是縣政府辦,或者縣委宣傳部、或者縣自媒體中心某個工作人員。
如果是,也太懶了。
俗話說,兔子不吃窩邊草。
五臺縣和五臺山風景區,也太“近”了。
但是,此“五臺”,非彼“五臺”。
再說說“原稿件已“據實修改上傳”問題。
我沒有查到五臺縣7月23日之后的“修改稿”,但查到一篇發布于7月10日的縣長調研稿件。
為便于大家甄別,我把五臺縣政府網站上的這篇稿子轉發如下:
7月9日,縣委副書記、縣長賈文柱調研督導防汛減災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縣政府辦、縣水利局及相關鄉鎮負責人參加。
賈文柱一行先后來到陳家莊鄉、建安鎮等地,實地查看道路邊坡隱患點整治、山洪災害危險區防范應對,詳細了解水文基礎設施建設使用、防汛物資儲備、應急隊伍工作情況,現場協調相關部門開展隱患治理,堅決筑牢安全防線。
賈文柱強調,當前正值防汛關鍵期和地質災害高發期,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增強政治自覺,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切實把各項措施落實到位,確保平穩安全度汛。要組織開展地質災害風險隱患排查,特別是加強對轄區內人員密集區、避險安置區、臨水臨坡臨溝臨崖、在建工地、臨時工棚等重點區域的動態排查,及時消除各類隱患和盲區。要加強監測預警,細化處置預案,加強應急演練,做好隊伍、裝備、物資的準備工作,嚴格執行24小時領導帶班值班制度,帶班領導、值班人員必須堅守崗位,確保調度及時、指令暢通,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應該說,這篇縣長調研報道,還不錯。
請問,這篇縣長調研稿件與被指“抄襲”的調研稿件,寫的是同一次調研嗎?
求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