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
人民網約翰內斯堡7月25日電 (記者鄒松)中國(江蘇)第34期援桑給巴爾醫療隊近日在魯姆巴醫院成功舉辦“腹腔鏡外科手術周”活動。活動由普外科宋研主任、泌尿外科牛曉兵主任、婦科秦珊珊主任主刀,在麻醉科李廣明主任協助下,完成各類腹腔鏡微創手術十余臺,涵蓋膽囊結石、闌尾炎、腎臟腫瘤等多種當地常見病和疑難病。
參加手術周活動的中國醫療隊醫生。中國援桑醫療隊供圖
手術周活動是“2025援桑給巴爾醫療技術提升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去年9月抵達桑給巴爾以來,中國援桑醫療隊始終秉持“留下技術、培養人才”的宗旨展開醫療合作。腹腔鏡手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等優勢,適用于非洲等醫療資源相對薄弱地區,醫療隊因此將其作為技術突破口,推動微創理念本土化發展。在手術實踐中,隊員們注重學科協作與加速康復理念融合,結合患者個體情況和醫院實際條件,實施精準、高效的微創治療。
普外科宋研(右二)醫生手術中。中國援桑醫療隊供圖
培訓方面,醫療隊探索建立“全鏈條閉環教學模式”:從術前病例討論、方案制定,到術中操作示教、關鍵步驟解析,再到術后影像復盤與總結,力求每一臺手術既是治療,也是教學。經過近10個月持續帶教,目前已有4名當地醫生能夠獨立完成基礎腹腔鏡手術,分別是普外科亞辛、拉什迪醫生,泌尿外科的哈桑醫生和婦科哈薩納特醫生。標志著當地微創外科能力實現實質性突破。
泌尿外科牛曉兵(左一)醫生手術中。中國援桑醫療隊供圖
第34期援桑醫療隊隊長陳煒表示:“我們每位隊員都把‘授人以漁’作為使命。看到當地醫生能夠獨立站上手術臺,比我們親自完成一臺高難度手術更有成就感。”接下來,醫療隊將根據當地需要,進一步拓展腹腔鏡技術在更多領域的應用,讓更多桑給巴爾民眾受益于現代微創外科技術。
婦科秦珊珊(左二)醫生手術中。中國援桑醫療隊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