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聞麟
那夜倚在臨水欄桿上靜靜張望,尋覓起飛翔在夜空里,閃著熒光的小精靈,那是我心心念念的螢火蟲。環視一圈沒見它們的蹤影,卻招來一群蚊子的圍攻,隨手拍去,伴隨的是一股疼癢感襲來,不得不放棄在戶外的想法,躲進空調房里。
想起螢火蟲是個不經意的邂逅。當我熄燈準備睡覺時,一只小精靈向光而行,飛臨到我的窗前,停在玻璃上,有節奏地閃著幽幽的熒光,我忙起床走近細看。黑暗中,一人一蟲隔著玻璃對視起來,螢火蟲并沒有因我的窺視產生波動,依然有節奏地發著它的熒光,也把我的思緒拉回到童年。
兒時的鄉村幾乎都是純自然的,為了能度過一個個炎熱的夏夜,從沒聽說和享受過空調的人們,在吃過晚飯后,不約而同地拿著小板凳,聚集到村頭大樹下乘涼。
那是一塊最聚人氣的乘涼寶地,早去的人們已點燃半濕的艾草當蚊香。更有甚者直接扛把竹躺椅放在迎風處,手搖著蒲扇聆聽蛙歌蟬唱,不經意間蒲扇掉落到地上,響起了有節奏的鼾聲。大伙并沒受其影響,依然聊著家長里短的瑣碎事,直到夜深熱度有所散去才起身回家。
對于這樣的夜晚,我們這群小皮孩是最歡喜不過的,會緊隨大人的腳步,來到村頭打鬧玩耍,不弄出一身汗,都感覺對不起夏天這個名份。
記得玩得最多的是捉迷藏,什么地方偏就往什么地方藏。有次為了不被發現,阿杰爬到一棵高大的梧桐樹上,騎坐在樹杈間躲了起來。也不知是玩累了,還是樹大招風,居然在上面睡著了,即便我們就站在樹下,還一直喊著他的名字,愣是沒有把他吵醒,到第二天小伙伴們聚在一起才知道,他自己也不知道幾時醒來的,隨即下樹回了家。
在玩耍的過程總會有意外的驚喜,令我們興奮的莫過于飛翔著的那一點點熒光。也不知道螢火蟲是在什么時候悄然飛臨我們上空的。那時的我們還沒跨進學堂,自然不知車胤“囊螢夜讀”的故事,有的只是外婆常唱的兒謠:“螢火蟲,夜夜紅,東天牛屎臭,西天草木香,木香棚下種綠蔥,綠蔥開花滿地紅,新打鋤頭拓青草,慢打鐮刀切細蔥……”
捉迷藏的游戲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捉螢火蟲。撲打這些小精靈是非常容易的,我們借來了父母手中的蒲扇,時而跳起,時而蹲下,把一只只螢火蟲捉到手。這時委派回家取空酒瓶的小伙伴也一路奔來,我們把手上捕獲的放進瓶中,隨著螢火蟲慢慢增多,光也亮堂起來。
看到我們一個個渾身是汗,大人們立馬叫了停,還要回了蒲扇。沒了稱手的工具后,我們不再追拍那依然飛舞著的精靈,轉而圍著瓶子好奇地欣賞著,隨之而來的是一連串的問題,螢火蟲為什么能發光?它發光又是為了什么?
問大人,他們也無法說清這些提問,只得搬來老話,說螢火蟲是腐草變來的,發光是為了幫迷失方向的孩子照亮回家的路。還有個大人唱起我們常聽的兒歌:“螢火蟲,掛燈籠,飛到東來飛到西,晚上飛到家門口,寶寶回家它來送。”
知道這些答復不會讓我們太滿意,大人立馬轉移了話題,說螢火蟲能預測未來,還提議讓我們取出一只螢火蟲,把它放到地上,看它留在地上的熒光有多長?問大人能預測什么?說熒光的長度就是秋收時稻谷的長度。聽后我們就來了興趣,想方設法把那熒光拉得長些,巴望著稻谷能夠大豐收??吹轿覀儬幭啾绕矗笕藗円查_心地大笑起來,那是小精靈帶給我們的快樂。
今晚看到久違的螢火蟲,又想起小時候的問題,立馬來了精神,索性不睡了,打開了書櫥,翻起了書本,終于找到了螢火蟲發光的原因。原來螢火蟲的尾腹部有層淡黃色的透明薄膜,下面排列著叫做熒光體的細胞,遇到氧氣就會發生化學作用而發光。至于發光的原因,主要是為了吸引異性繁衍后代。
看到答案的我又一次返回窗前,螢火蟲已沒了蹤影,或許它已踏上找尋伴侶的途中。我像是完成使命般長舒了一口氣,是該休息的時候了,在心中跟小精靈道了聲“晚安”,帶著困意躺倒在床上甜甜入睡。
那晚的夢里,我的身體似螢火蟲般無比輕盈,雙腳輕輕一踮,立馬飛翔起來,來到了故鄉的上空:村頭乘涼的大樹還在,沿村的小河依然清澈,村邊的原野禾苗一片蔥綠……從夢中醒來,感覺一切都是那么真切和自然,真要感謝螢火蟲,把美麗的故鄉和遙遠的童年帶給了我。
(作者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