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上午,第十六期“文廟一課·探尋嘉州文脈·聽大師說”公益講座在樂山文廟博物館如期而至,通過“線上直播+線下課堂”的形式,將樂山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傳遞給眾多市民與網友。
樂山市政協委員、民建樂山市委委員、東巖文化智援導師萬謙擔任本次講座主講人,他以《千年古嘉州 一部東巖史——開明故治的物質遺存及其現實影響》為題,引領聽眾踏上了一場探尋樂山歷史源頭的精彩旅程。
東巖,這座又名圣岡山的文化地標,位于嘉州城東佛峽(今篦子街一帶),見證了樂山三千年的文明演進。"從鱉靈部落到開明故治,從麻浩崖墓到三龜九頂城,從烏尤離堆到千年大佛,從爾雅臺到東山書院,樂山的歷史,繞不開東巖。"
講座中,萬謙老師將古籍文獻的記載與現存的歷史遺跡緊密結合,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讀。他通過“靈秀東巖”、“崖墓畫像”、“佛法西來”三個篇章,用詳實的史料和豐富的圖片資料講述了漢代崖墓群中的文化融合特征、唐宋時期的佛教藝術發展以及現存古建筑對聯背后的故事等在東巖區域留下的深刻印記,生動還原了東巖區域東巖在古蜀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萬謙老師強調,東巖承載的不僅是遠去的故事,更是樂山城市精神的源頭、文化特質孕育的土壤。理解東巖的歷史,對于解讀樂山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底蘊、增強市民文化自信、以及深化文旅融合,都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此次“文廟一課”公益講座,通過萬謙老師系統而富有感染力的講述,成功地將東巖這部厚重的“石頭史書”展現在公眾面前。線上線下的聽眾們不僅增進了對家鄉歷史的認知,更深刻感受到腳下這片土地所承載的千年文脈。
錯過本場講座的朋友也沒關系
查看直播回放
▍內容來源:活動
▍圖文編輯:新樂山(轉載授權請聯系微信:xlsboss)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