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7月26日電(記者吳振東)近期,我國中東部地區持續高溫,帶動避暑降溫消費市場持續升溫。記者走訪發現,食用冰迅速成為夏季消費新寵。
近日,在上海多家連鎖超市和便利店,食用冰產品均盛放在冷凍冷藏區的顯眼位置,并已發展出多種類型:形態方面,有方塊冰、月牙冰、球型冰等,一般單個冰塊體積越大,價格越高;風味方面,除傳統的純水冰塊外,還有水果、焦糖、咖啡等口味,后者價格也更高;包裝方面,主要分為適合居家儲存的“袋冰”和便于戶外即食的“冰杯”。
7月26日,上海連鎖便利店中的食用冰專售冰柜里,有“袋冰”和“冰杯”兩種產品。新華社發(陳瀟雨攝)
平臺數據也反映出食用冰的走俏。盒馬鮮生App顯示,近30天內,750克袋裝食用冰位居上海地區棒冰回購榜第一,并蟬聯榜首6天,回購指數高達98%,月回頭客超1萬人。小象超市數據顯示,800克兩袋的袋裝食用冰持續入選本月冰激凌熱賣榜前十,銷量和銷售額綜合排序在冰品中領先。
上海一家連鎖便利店的店員說,今年店里專門增加了食用冰專用的冰柜,與其他冷飲相區分,“由于去年夏天出現過冰杯還沒來得及補貨就售罄的情況,今年特別加大了供應量和供貨品類。”
另一家便利店的店員表示,附近寫字樓中的年輕白領是消費冰杯的主力。顧客通常會將冰杯搭配酒水、咖啡和果汁等飲料一起購買,直接在店內調配成冰飲帶走飲用。
7月26日,上海某超市中出售的食用冰產品。新華社發(陳瀟雨攝)
“因為是湊單買的,沒有配送費,而且配送速度很快,下單后20分鐘就上門了。塑料袋里放了干冰袋保溫,冰塊一點都沒化。”胡女士是選購外賣袋裝冰塊的常客,她說,此前試過自己制冰,卻發現冰箱制冰耗時太久,凍出的冰塊還有異味;家用制冰機的制冰速度雖快,但清潔機器卻很麻煩。
記者走訪看到,市面上零售食用冰品牌林立,并不斷有新商家入場,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老牌食用冰企業,以往大多面向餐飲企業供貨,近年來向零售端發展;第二類是零售商超,紛紛推出自有品牌的食用冰產品,通過自有渠道銷售。第三類是跨界商家,比如飲料企業、乳制品企業等,陸續推出不同類型的食用冰產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