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裕民縣城以西7公里的江格斯鄉阿克鐵克切村坐落在綿延的巴爾魯克山腳下,緊鄰219國道,是國家AAAA級景區巴爾魯克旅游區的必經之地。這個以哈薩克族居民為主的牧業村,近年通過易地搬遷和鄉村旅游發展,實現了從“居無定所”到“安居樂業”的蛻變,成為自治區鄉村振興示范村。
歡迎儀式。龍坤瀾 攝
生態搬遷:告別游牧,擁抱新生活
“以前放牧逐水草而居,現在住進新房,通了水電,還能在家門口賺錢。”易地搬遷牧民阿賽爾·巴合提感慨道。過去,村民們長期面臨生態保護與生計的矛盾。隨著裕民縣推進生態搬遷工程,阿克鐵克切村218戶牧民全部定居,政府配套建設基礎設施,并引導村民轉型發展。
村支部書記段婷介紹,搬遷后,村里結合哈薩克族文化優勢,探索“村寨體驗+文化欣賞+民族風情觀光園”模式,建成219國道沿線風情驛站和15家農牧家樂,讓牧民“穩得住、能致富”。
書記和村民在烤制塔巴馕。龍坤瀾 攝
民俗旅游:傳統手藝成“致富密碼”
走進村莊,塔巴馕的香氣、刺繡的斑斕色彩和悠揚的冬不拉琴聲,吸引著過往游客。阿賽爾·巴合提是搬遷牧民之一,如今經營著一家哈薩克美食店:“政府組織了餐飲培訓,還幫我們在網上宣傳,旺季時客人坐滿院子”。
村里婦女們手工制作的甜點、刺繡等產品,通過“互聯網+文化+旅游”模式銷售,成為家庭增收新渠道。巴希奶茶館店主感嘆道:“現在真是在家門口就能賺到錢。”2022年,該村獲評“自治區民族團結先進村隊”,2023年又摘下“自治區鄉村振興示范村”稱號。
阿賽爾·巴合提在門店進行銷售。龍坤瀾 攝
綠色發展:生態保護與鄉村振興雙贏
阿克鐵克切村的轉型,始終堅守生態底線。村黨支部通過規范草場管理、推廣清潔能源,確保219國道沿線的“風景”變成村民的“錢景”。“我們既要留住綠水青山,也要讓口袋鼓起來。” 阿克鐵克切村支部書記段婷說。
如今,這個曾經的游牧村落已成為裕民縣鄉村旅游的一張名片。正如牧民所言:“搬出來天地寬,我們的日子比草原上的太陽還亮堂”。
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龍坤瀾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