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性健康領域,乳腺癌始終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大威脅。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張劍教授指出,隨著醫學研究的深入,我們逐漸揭開了HR+/HER2-晚期乳腺癌治療困境的面紗。這類占乳腺癌70%的亞型,正面臨CDK4/6抑制劑治療后耐藥的嚴峻挑戰。令人振奮的是,針對PI3K/AKT/mTOR信號通路的靶向治療取得突破,為患者帶來了新的曙光。
治療困境:HR+/HER2-晚期乳腺癌現狀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作為國內乳腺癌診療的重要中心,高度重視乳腺癌分子分型治療,這有助于最大程度降低復發風險、延長患者生存。在臨床實踐中,采用基因檢測的方式尋找常見的變異位點,這些變異位點可能與內分泌治療耐藥相關。HR+/HER2-晚期乳腺癌作為最常見的乳腺癌亞型,其治療之路充滿坎坷。盡管早期診斷和治療技術的進步使得患者預后顯著改善,但晚期患者的生存狀況仍不容樂觀。這類腫瘤對內分泌治療具有特殊的依賴性,卻也常常在治療過程中產生耐藥性,導致疾病進展。
耐藥挑戰:重視影像學檢查和動態監測
CDK4/6抑制劑的出現曾為治療帶來革命性變化,成為一線標準治療方案。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耐藥問題日益凸顯。耐藥是晚期腫瘤的一個重要特征。當患者對CDK4/6抑制劑產生耐藥后,治療選擇變得極為有限,化療往往成為無奈之選。這種局面不僅影響治療效果,更給患者的身心帶來沉重負擔。
耐藥的主要表現包括:根據影像學標準(如RECIST1.1標準),出現原有腫塊增大或新發病灶;此外,也可能伴隨壓迫癥狀加重、疼痛加劇、骨進展(如骨破壞增加、壓縮性骨折風險)等。解決策略主要是建議患者每6—8周進行一次全面影像學復查,監測病灶變化。對于長期穩定的患者,隨訪間隔可適當延長(如3個月一次)。動態監測至關重要。一旦發現耐藥,醫生會根據耐藥出現的時間判斷是原發性耐藥還是繼發性耐藥。原發性耐藥患者可能需要轉向化療或ADC藥物;繼發性耐藥患者則傾向于繼續使用內分泌聯合靶向治療,具體方案依據臨床經驗和基因檢測結果決定。
機制探索:PAM通路異常與耐藥的內在關聯
深入研究發現,PI3K/AKT/mTOR信號通路的異常激活是導致耐藥的關鍵因素。這條被稱為PAM的信號通路在細胞生長、增殖和存活中扮演著核心角色。在中國患者群體中,超過半數的HR+/HER2-乳腺癌患者存在這條通路的基因變異。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AKT1基因的激活突變會直接導致PAM通路的持續活化,而PTEN基因的缺失或突變則喪失了其應有的抑制作用。這些分子水平的改變不僅促進腫瘤的生長和擴散,更削弱了現有治療藥物的效果。這種分子層面的認識為開發新型靶向藥物提供了重要理論基礎。
精準突破:靶向治療藥物的臨床轉化
基于對PAM通路機制的深入理解,科學家們開發出了針對這一通路的新型靶向藥物。這些創新藥物包括mTOR抑制劑、PI3Kα抑制劑以及最新獲批的AKT抑制劑等。它們通過精確阻斷異常激活的信號通路,恢復腫瘤細胞對治療的敏感性。
這些靶向藥物與傳統內分泌治療的聯合使用,展現出了令人鼓舞的臨床效果。它們不僅能夠克服耐藥問題,延長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更重要的是為已經對CDK4/6抑制劑產生耐藥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這種治療策略的改變,正在重新定義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療模式。
個體化醫療:基因檢測指導下的精準治療
要實現真正的精準治療,基因檢測是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通過先進的檢測技術,醫生可以準確識別患者的基因變異情況,從而制定最適合的個體化治療方案。這種“量體裁衣”式的治療策略,正在改變傳統“一刀切”的治療模式。
張劍教授指出,基于基因檢測結果的靶向治療不僅能提高治療效果,還能減少不必要的藥物毒副作用。隨著檢測技術的普及和成本的降低,越來越多的患者能夠受益于這種精準醫療模式。這不僅提高了治療效果,也顯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未來展望:加速進入乳腺癌治療新階段
PAM通路靶向治療的成功應用,標志著乳腺癌治療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這一突破不僅解決了臨床上面臨的實際問題,更重要的是為未來的研究指明了方向。隨著更多創新藥物的開發和臨床應用,我們有理由相信,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療前景將會越來越光明。
與此同時,多學科協作的綜合治療模式、全程管理的理念以及患者生活質量的關注,都在推動著乳腺癌治療向更人性化、更精準化的方向發展。在這個充滿希望的新時代,每一位患者都能獲得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實現更長久的生存和更好的生活質量。
原標題:《PAM通路靶向治療開啟HR+/HER2-晚期乳腺癌精準治療新階段》
欄目編輯:華心怡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潘嘉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