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市民發現,南京明故宮遺址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等三大殿核心區域被圍擋起來了。圍擋貼出的告示顯示:經國家文物局批準,南京市考古研究院、故宮博物院、南京城墻保護管理中心三家聯合對明故宮遺址核心區域開展主動考古工作。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聯合考古隊將于8月進場考古。之所以和故宮博物院一起,主要是安徽明中都、南京明故宮、北京故宮三者在明初是一脈相承關系。
南京明故宮始建于1366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命精通堪輿的劉基選址設計,以富貴山為靠山,填燕雀湖“改筑新城”,至1393年基本完工。明故宮由面積1.16平方公里宮城和6.53平方公里的皇城構成,是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建筑群,是中國古代都城宮殿建筑的集大成者,開創了皇宮自南而北中軸線與全城軸線重合的模式。
南京明故宮是明清官式建筑的母本,也是北京故宮的藍本。其中,明故宮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分別對應的是現北京故宮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
南京明故宮自上世紀40年代以來,陸續做過多次考古。這次對三大殿核心區域重啟考古工作,旨在摸清三大殿的具體面積范圍、構造等。尤其是華蓋殿,它位于奉天殿和謹身殿的中心,是三大殿的“中樞”,擔銜接性禮制功能,它的面積究竟有多大,是獨立的,還是和另外兩大殿之間有穿廊……這些謎團都有待進一步揭開。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胡玉梅/文 顧煒/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