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你去海邊了嗎?
除了陽光、沙灘、橘子汽水……
關于海洋的記憶
還可以加上這件
琺華孔雀綠釉蓮紋帶蓋梅瓶
一起探尋深藍
01
“蛋糕裱花”技術(shù)
用在陶瓷裝飾上
當你看到這件瓶子的時候
一定會被它的顏色吸引
淺藍釉為底
深藍、黃、白釉描繪的花紋
雅致又不拘一格
自上而下分別有
靈芝紋、云肩紋、蓮紋、仰蓮紋等
葉片與花朵組合起來
也有牡丹的樣子
這些圖案與其他瓷器的裝飾技法又不同
呈現(xiàn)出一種浮雕質(zhì)感
素坯高溫燒制之后
用泥漿勾勒出凸起的紋飾
類似“蛋糕裱花”
把紋飾“擠”到素胎之上
然后再施加黃藍白等釉后
再經(jīng)過中低溫二次燒制
形成立體紋樣與釉色交融的效果
這樣的陶瓷裝飾技法就叫作“琺華”
琺華器自元代創(chuàng)燒
在明代中期達到鼎盛
經(jīng)過檢測
這件梅瓶坯的成分還有景德鎮(zhèn)的“基因”
02
梅瓶蓋上
留下了古代工匠的指紋
這件梅瓶從瓶蓋到瓶身
器形完整,釉色鮮亮
柔美的線條彰顯著中式美學
然而它也有“不完美”的地方
主要體現(xiàn)在兩點
①蓋子上的特殊印跡
在鐘形的蓋子側(cè)面
兩處幾乎對稱的位置
分別有一個橢圓形的印子
這樣的痕跡
在其他琺華器上也有發(fā)現(xiàn)
△其他琺華器上出現(xiàn)指紋位置示意圖
考古人員研究發(fā)現(xiàn)
這應該是工匠拿著這些器物施釉、蘸釉時
留下的手指印
②釉料填涂比較“粗獷”
比如瓶身中部
填涂花蕊花瓣的黃色、白色釉就沒有填滿
而下部凸顯仰蓮紋的藍色
又有一些外溢出界的情況
這種略顯潦草的工藝
其實與這些琺華器的性質(zhì)有關
經(jīng)過對比研究
它們應是外銷瓷
商人和工匠主要追求走量
注重效率
工藝上可能就沒有那么精細
(也能做得更好,但恐怕要加錢)
03
深海1500米 穿越500年
看見“海絲”印跡
我們說這件琺華梅瓶
能帶來海洋的記憶
不僅是在顏色上能呼應
黃色的海岸、白色的海浪、藍色的海洋
它的“海洋氣質(zhì)”穿越了500年
來自1500米深的海底
約16世紀初
琺華器、瓷器、金屬器等各式貨品
裝滿了一艘商船
推測應是從中國南部沿海出發(fā)
不久后遭遇意外沉入海底
△動畫還原商船下沉過程,貨物一路拋撒。
經(jīng)過500年的沉睡
當年的商船受海底環(huán)境和海洋生物的影響
已經(jīng)難覓身影
但在深海低溫低氧環(huán)境中
這些文物“凍齡”500年
2023年
聯(lián)合考古隊對沉船展開考古調(diào)查
“深海勇士”號深潛器助力探秘
其中,大量琺華器的發(fā)現(xiàn)
填補了民間琺華器制作生產(chǎn)
及明代工匠社會生活研究的空白
△圖片來源:總臺紀錄片《重生技》
而南海西北陸坡兩艘沉船的發(fā)現(xiàn)
更為研究古代海上絲綢之路
提供了新的重要線索
夏日探尋一抹藍
它吹過500年前的海風
如今依然光彩奪目
監(jiān)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武慧鋒 文案丨田野 視覺丨丁麗潔 審校丨朱冬梅 統(tǒng)籌丨劉瑩 帥鐘琴 特別鳴謝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 總臺海南總站 中國文物報社 指導單位丨國家文物局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