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不造車。”
劉強東這話這些年說得像口頭禪,聽多了的人都懂,這其實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嘴上說不造,心里布局得比誰都深。
你看著他一臉正經地否認,實際上,每一步都在悄悄接近中國汽車產業的核心。十年時間,一步步下棋,最后落子居然落在了比亞迪。
7月25日,京東汽車官方公眾號發文,官宣與比亞迪達成售后戰略合作。
這一次,京東汽車和比亞迪官宣戰略合作,標志著比亞迪首次在售后領域與頭部電商平臺進行聯合。雙方合力上線“比亞迪售后京東官方旗艦店”,把4S體系、維修體系、零配件體系全都連成一條線。
說白了,用戶只要打開京東App,買配件、修車、換輪胎、洗車美容,全都一站搞定。比亞迪自家的原廠服務,被原封不動地搬到了京東平臺。更有意思的是,比亞迪的“精誠一家”養護服務,不只比亞迪車主能用,其他品牌的車主也能在線上體驗到比亞迪級別的售后。
換句話說,即使你開的是其他品牌,也能借著比亞迪的供應鏈,在京東上走一套4S級的流程。這下,京東養車這四個字,真算是“立住了”。
你要問為啥比亞迪愿意?很簡單:比亞迪需要一個高效、可信、流量充沛的線上平臺,把服務半徑拓展到更大,數字化搞得更順溜。京東要什么?要的就是填補汽車全生命周期的最后一塊拼圖,讓自己的服務閉環跑通到底。比亞迪懂車,京東懂人,一個要渠道下沉,一個要場景閉環,這場合作,怎么看都是互取所需。
其實這局棋早就下開了。2023年,京東和比亞迪就達成了戰略合作,整車銷售、企業采購、營銷創新、用戶運營都在名單上。兩邊老板親自站臺,態度不用多說。
再往前數,2021年,京東物流已深度參與比亞迪供應鏈,電池、備件、零部件運輸全包,幫比亞迪省錢省事。這種合作,早就不是一錘子買賣,而是多年的互相試探、彼此信任。
但你要是以為劉強東只是想做個“汽車服務中介”,那就太小看他了。事實上,跟比亞迪的合作,只是京東在“造車”這件事上,完成的最后一步。
你說京東不造車?但你發現沒有,從買車、配件、保養、維修到換新,京東已經悄悄把用戶全鏈路圈在了自己的生態里。你說他造車?沒有一輛“京東牌”汽車下線,可買車、用車、養車、賣車,全都在他的地盤上。
這一切的關鍵,其實是“等”。劉強東不是不懂汽車行業的機會,他只是一直在等那個真正能讓自己破局的時機。這一等,就是十年。
2015年,京東投資蔚來,公開站在新能源車風口;
2017年起大舉進入汽車后市場;
2018年劉強東放話“電動車時代根本不需要4S店”;
2021年成立京東汽車事業部;
2023年“京東養車”正式獨立,1700家門店+4萬維修合作商,閉環成型;
到今年和比亞迪聯手,電動車售后線上標桿誕生。
每一步都沒親自下場造車,卻每一步都把“造車”這件事逼到了極致。
時機成熟,入場就能直奔主題。京東不用砸錢建工廠,不用自建展廳,不用搞硬件,只靠服務體系、供應鏈、全鏈路的數據閉環,就能“曲線造車”。這才是劉強東的高明之處。他從來不追求第一個“做出來”,而是要第一個把“生態做全”。
你以為比亞迪是終點?其實今天能跑通,明天吉利、奇瑞、甚至蔚來、問界都能進來。只要京東把這條鏈路跑順,每一家車廠都能成為體系里的“插件”,而用戶始終離不開京東。
你別忘了,劉強東的底子就是供應鏈——流通效率決定商業天花板。這套打法在汽車上也一樣。京東這次不僅接住了比亞迪的關鍵拼圖,還在整個產業鏈上排兵布陣。
比如前段時間,京東物流自研的無人輕卡VAN橫空出世,L4級自動駕駛、專為城市配送設計,專注“最后一公里”。這車不是給普通人開的,是給物流體系用的,是送貨的“機器人”。而恰恰,這又補齊了比亞迪車型進入京東體系后,末端用車場景的短板。
你仔細想想:買的車,是比亞迪的;養的車,是在京東;收的快遞,是無人輕卡送來的;下一單可能就在車里下單。
這就是劉強東想要的閉環。表面上他“沒造車”,但實際上已經把從出廠到回收的每一個環節全部串成了一條線。車鏈背后,連接的是人,是每個人的消費習慣、數據、生活方式。
說到這里,其實劉強東的野心,比“造一輛車”要大得多。
他真正想做的,是“人一生的消費閉環”。你買什么車、怎么保養、在哪換輪胎、接下來買什么家電、去哪旅游、吃什么、住哪里、甚至整形醫美……全都能在京東上解決。平臺成了生活的“操作系統”,你不知不覺就會發現,京東早就無聲無息地滲透進了你的每一天。
和比亞迪合作官宣沒幾天,京東又以40億港元收購了香港零售巨頭“佳寶超市”,拿下90家門店,配齊千人零售團隊,“港版京東到家”也要上線。你回頭看,外賣、酒旅、家裝、短劇、AI、醫美……
京東哪個行業不插一腳?別家還在打品類戰,劉強東打的是一場“人心戰”——只要讓你習慣用京東,最后你就再也離不開它。用什么買車、養車、吃飯、購物……你都懶得換別的平臺了。
所以,今天的京東,根本就不是在搶生意,而是在搶“入口”,搶你生活的“操作權”。比亞迪,只是他生態里的一個新板塊。今天上線,明天主流。劉強東沒造車?其實他造的是“新京東”這輛車。我們每個人,早就在這輛車上了。
你以為自己只是買了個輪胎、做了次保養,其實是在見證一場行業巨變。未來的商業,拼的不是誰能最快造一輛車,而是誰能用一套體系把每個人的生活全部包裹進去。劉強東用十年時間,沒把“京東牌”造到馬路上,但已經把“京東式生活”植進了我們的每一天里。這才是他最厲害的地方。
等再過幾年你回頭看,會發現這場“我不造車”的局,早就沒有“造車”與“不造車”的分別。你買車、換車、養車、用車、賣車,都在京東的生態里。你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也都在京東。你以為劉強東只是在造平臺,其實他在造你的生活方式。
這,就是狠人劉強東的終極一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