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第33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期間,朱山坡長篇小說《蛋鎮詩社》新書分享會于重慶國際博覽中心N3館舞臺成功舉辦。本次分享會由花城出版社舉辦,特邀詩人黃禮孩與作者朱山坡圍繞“從俗世中汲取詩意”的主題展開關于新書內容的對談。花城出版社副總編輯、《隨筆》雜志主編陳賓杰出席活動。
《蛋鎮詩社》是朱山坡“蛋鎮三部曲”的終章之作,獲人民藝術家王蒙親筆題寫書名推薦,并入選中國作家協會“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第五期支持名單。小說以20世紀80年代的詩歌熱潮為背景,采用書信、筆錄、便箋、供詞等多文體雜糅的敘事方式,構建出一個充滿野蠻詩意與時代隱喻的南方小鎮生態;通過一個地方詩社的興衰,再現上世紀末南方小鎮青年群體的精神風貌和命運沉浮,呈現大時代背景下的社會變遷和鮮活個體。
在分享會上,朱山坡詳細介紹了《蛋鎮詩社》的創作背景,坦言其靈感和素材來自他青年時期創辦詩社的經歷。“詩意無處不在”,正如書中所述,“滿世界都是詩,橫七豎八、雜亂無章的,就差我們給它們分行”,“只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就能從中提取出詩意來。
朱山坡還重申了“詩歌面前,人人平等”的創作理念,并希望通過這樣一部作品,向所有努力在生活中追求改變并創造詩意的人致敬。
對談嘉賓黃禮孩,則從自己日常的詩歌創作,以及之前創辦詩歌刊物和詩歌節的經歷出發,指出小說中很多荒誕而又生動的情節都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詩歌運動和行為藝術相呼應,甚至具有相當的前瞻性和超越性。在閱讀小說時,仿佛自己就是蛋鎮詩社的一員。
黃禮孩認為,《蛋鎮詩社》不僅是一份生動的南方小鎮文學備忘錄,而且借由詩歌這個載體,讓人們重新思考生活的意義——“人生不是過得多長,而是你記得的日子”。小說中,詩社成員們年輕時的躁動與荒唐,才是如金子般珍貴的東西。因為那些狂熱背后所蘊含的,恰恰是一代人的文學初心。“壯闊征程和偉大事業往往是從‘蛋’開始的。”相信《蛋鎮詩社》將會像一顆種子,在更多人的心中種下詩意與希望的火苗。
文/陳詩泳 邱奇豪
編輯/周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