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方丈釋永信的最后一條微博,日期停留在7月24日。
在此之前,他是一個社交媒體愛好者,每天平均更新1.5條動態。
此后,有不少流言傳出。
而警方也迅速辟謠,稱相關傳言不實,正在“開展工作”。
《鳳凰周刊》聯系少林寺求證,共聯系上三位法師。
第一位法師稱“等官方消息”。
第二位法師表示“在外面學習,不清楚”。
第三位法師一聽到記者說出“網上有傳言釋永信方丈”幾個字后,立即掛斷電話。
6月份時,還有游客在少林寺里拍到方丈。
這也是他目前最后一次公開露面。
這不免讓人有一些猜想,畢竟,釋永信這個人的爭議點很多。
首先,自然是他將少林寺商業化的行為。
自1987年接任少林寺管委會主任以來,釋永信主導了少林寺的現代化轉型:注冊商標、成立公司、開發文創、舉辦商業演出,甚至傳出“少林寺上市”傳聞。盡管他解釋“商業化是為保護少林文化”,但外界質疑其將佛門凈地變成“搖錢樹”。
2022年少林寺斥資4.52億在鄭州買地的新聞,再次引發“佛門是否過度逐利”的爭論。
2015年,網絡曝出釋永信“名下擁有18家公司、百萬豪車、海外存款”,甚至被實名舉報“私生活混亂、侵占少林資產”。盡管官方調查后澄清“舉報不實”,少林寺也聲明其“個人名下無公司”,但公眾對其財富來源的質疑并未完全消散。
此外,他曾向南京云錦研究所提出申請,希望研究所的設計和制作者們能為他復制一件云錦袈裟。這一設想討論了7年,終于在2008年確定了設計方案,隨后南京云錦研究所花費了整整一年的時間,終于為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做出了一件價值16萬余元的云錦袈裟。又曾說自己的月薪只有700元,這之間的差異也讓人將信將疑。
釋永信曾為美國、俄羅斯等國的“洋弟子”主持授戒儀式,被批“販賣少林文化”。更戲劇性的是,2015年一名自稱“釋永信私生女”的網友舉報其“雙重國籍”,后經查證屬謠言,但輿論已發酵成一場“身份羅生門”。
支持釋永信的人,認為他是“佛教改革家”,讓千年古剎煥發新生;反對者則指責其“背離清規戒律”,讓少林寺淪為商業符號。
如今深陷謠言風波的他,究竟是什么情況,我們還是等待官方的最終消息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