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南都N視頻記者了解到,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民法院近期對一起散布大熊貓虛假信息的案件作出一審判決,兩名被告人白某某和徐某先后在短視頻平臺頻繁發布大量涉及大熊貓的謠言視頻,將自己包裝成保護大熊貓的“發聲者”,并通過直播獲取收益3萬余元、向粉絲募款14萬余元,兩人均被判處有期徒刑。
白某某被警方從陜西抓捕歸案。新華社發
據了解,白某某網名“大遼皇后”,是“貓粉”圈內較有影響力的一名“大V”。白某某最初加入各種“貓粉”群,表現十分活躍,待積累了一定知名度后,就在社交媒體平臺上搞起直播。
辦案民警介紹稱,白某某、徐某是夫妻,他們并非真正的“貓粉”,只是看到網上大熊貓相關話題關注度高,為博流量才假扮起“貓粉”。白某某在陜西某地直播時曾私自投喂大熊貓,引來眾多批評之聲,隨后被景區公開通報。還有眼尖的網友發現,“她到處聲稱自己呼吁保護大熊貓三年了,結果連大熊貓都不認識,對著添添使勁喊美香。”
為了博取粉絲信任,白某某在直播間謊稱丈夫徐某是公安民警,并拿出徐某曾經使用過的值勤證件展示。實際上,徐某曾于2020年在某地短暫當過輔警。因為謊稱丈夫是警察,白某某于2024年被陜西咸陽警方行政處罰。
白某某和徐某先后在多個平臺建有十多個群聊,粉絲總人數保持在3000至5000人。他們捕風捉影、添油加醋,頻繁發布大量涉及大熊貓的謠言視頻、開設直播,將自己包裝成保護大熊貓的“發聲者”。
據披露,本案中的兩名被告人曾炮制了諸如“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有地下室,地下室里面的液氮用于電擊取精、抽骨髓、打血洞、活取下丘腦”“出賣熊貓獲利,熊貓專家在海外有豪宅”“某專家已經被抓起來了”等謠言,利用“情緒操控”進行“流量變現”。
法院判決書顯示,白某某、徐某二人捏造、散布某科研單位及其工作人員虐待大熊貓、利用大熊貓謀利等不實信息。二人明知所散布的信息是虛假信息,但為獲取直播流量收益,仍通過社交平臺轉發擴散。據辦案機關介紹,案發后公安機關初步查明,他們通過直播獲取收益3萬余元、向粉絲募款14萬余元,累計牟利17萬余元。
法院審理認為,二人的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構成尋釁滋事罪,依法判決被告人白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被告人徐某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二人當庭表示服判,不再上訴。該判決已于7月12日生效。
采寫:南都N視頻記者 楊苓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