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引江濟淮工程西兆河線的關鍵樞紐工程、位于蕪湖無為市劉渡鎮長江堤防北岸的鳳凰頸泵站首次開機調水,標志著引江濟淮工程“雙線引江”全面實現。此次開機調水,將通過西河、兆河引水,流入巢湖,與菜子湖線抽引的江水在小合分線匯合,經派河口泵站、蜀山泵站逐級提升,流經瓦埠湖,注入淮河干流。
鳳凰頸排灌站原為“八百里皖江第一大站”,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建成以來一直肩負著防洪、排澇、灌溉多重使命。為新增穩定引江功能、為半封閉狀態的巢湖提供源頭活水,2022年10月13日,引江濟淮工程對鳳凰頸泵站進行改造,以實現從防洪、排澇、灌溉等傳統水利向統籌水資源優化配置、水環境改善、水生態修復等現代水利的華麗轉身。
工程總平面布置效果圖
工程開工以來,先后克服了地質條件惡劣、作業空間狹小、防洪風險巨大、工期要求嚴格等一系列困難,攻克了粉細砂層截滲支護體系成孔困難、強透水土層基坑降水困難、大型泵站內部有限空間無損拆改困難等一系列難題,最終趕在2025年汛前全面完成工程建設、設備安裝調試。
工程縱向布置三維剖切圖
7月25日,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對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陽、淮南、滁州市啟動抗旱四級應急響。鳳凰頸樞紐按照省引江濟淮集團統一調度開機調水,逐級調控至設計流量150m3/s。與此同時,雙線引江的另一條線路樅陽泵站按150m3/s 滿負荷引調江水,在江淮分水嶺,蜀山泵站引水流量已達220m3/s,最近10日已抽調1.5 億m3長江水進入淮河流域,有效緩解全省旱情。2025年已先后4次調水3.6億m3長江水進入淮河流域。
信息來源 大江資訊客戶端
特別聲明:本文為轉載,內容以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蕪湖江北網的立場,轉載本文的目的僅用于傳播相關信息,未作任何商業用途。若有侵權,請文末留言聯系我們。—— 蕪湖江北網工作室
承接各類包車業務(19坐39坐55坐)車型等,主要紅白喜事包車,學生用車,單位通勤用車,團體包車,旅游包車,電話:139 6635 4818 閔師傅
01
02
03
公 眾 號 丨蕪湖江北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