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26日,在紐約林肯表演藝術中心,人們談論著同一個名字——上海。從午后至深夜,“城市之夏藝術節·上海日”在室內外不同空間舉行了十余場演出和活動,吸引觀眾約2萬人次。人們排著長隊,等待與上海相遇。
當舞劇《白蛇》在2500多個座位的大衛·寇克劇院上演,當十二生肖和“美猴王”吸引孩子們的目光,當魔都游園會在達姆羅什公園迎接往來的人流,當《明日方舟》游戲音樂奏響,當海派爵士與嘻哈街舞在中央舞池迸發……從午后到深夜,“上海日”濃縮了應接不暇的精彩。
“‘上海日’太受歡迎了,劇場外、街角到處都是排隊的人群,有盛裝打扮的夫婦,有三代同堂的家庭,有不同膚色、各行各業的人,他們對上海,對中國文化都充滿興趣。”林肯表演藝術中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真理子·西爾弗說,“紐約和上海有許多共同點,既有歷史底蘊,又有創新精神,這是這兩座城市充滿活力的原因,我們通過文化與藝術交流和對話。”
林肯表演藝術中心“上海日”現場,到處都在排著長隊 吳桐 攝
13:30 大衛·寇克劇院從劇場到街頭,處處有《白蛇》
午后,林肯表演藝術中心大衛·寇克劇院漸漸被填滿,上海大劇院原創舞劇《白蛇》在紐約的首場演出正式拉開帷幕,兩天三場,輻射4500余名觀眾。
舞劇《白蛇》在紐約的上演備受矚目。無論是時代廣場大屏幕還是地鐵口的廣告牌,隨處可見舞劇《白蛇》的身影。哥倫比亞廣播電視臺(CBS)、紐約本地新聞頻道PIX11電視臺還對該劇進行了直播報道。《白蛇》藝術總監譚元元說:“這是一部帶有上海文化、風格、品位的作品。你可以在一場演出中看到芭蕾、中國古典舞等各種各樣的風格。”
《白蛇》亮相時代廣場大屏
為了更好地向紐約觀眾呈現《白蛇》之美,劇組按大衛·寇克劇院技術要求完成了1:1舞臺復原,并對部分舞段細心打磨,音樂、舞美、服裝同步雕琢。演員們也提前抵達紐約,適應時差,調整身體狀態,只為了將最佳效果呈現給觀眾。
上海大劇院原創《白蛇》演出劇照
上海大劇院總經理張笑丁說:“我們一直致力于引進海外優秀項目,紐約愛樂、紐約城市芭蕾舞團、美國芭蕾舞劇院等都曾在滬演出。此次《白蛇》來到紐約,是一次很好的‘回訪’,希望讓海外觀眾看到當代上海舞臺藝術的風貌與探索?!?/p>
“太美了!”看完《白蛇》首場演出,紐約觀眾本·巴里奧斯說:“雖然之前從未了解過這個傳說,但在一幕幕景致中,在演員們的表演里,我觸摸到中國文化之美?!庇^眾安娜對臺上舞者們身著的戲服印象深刻,古典刺繡與現代剪裁的融合,既傳統又時尚。
觀看《白蛇》的觀眾
16:00 大衛·魯賓斯坦劇場遇見十二生肖和“美猴王”
《白蛇》首演剛結束,與大衛·寇克劇院一街之隔的大衛·魯賓斯坦劇場門口排起了長長的隊,人們為上海民族樂團《國樂中的十二生肖》而來。
演奏家們用民族樂器演繹十二生肖主題曲,大屏幕上,水墨動畫同步“起舞”——憨態可掬的兔子輕撫古琴,機靈的猴子敲鑼撈月,威猛的老虎隨鼓點騰躍。
今年11歲的米萊娜正在學習中文和中國功夫,父母帶著她和弟弟來到音樂會現場。米萊娜的母親說,因為女兒從小學習中國文化,一家人都對中國文化很感興趣。“他們的表兄妹剛從上海旅行回來,期待有一天,我們也能去上海!”
上海民族樂團《國樂中的十二生肖》
音樂會現場,小觀眾們有的詢問著自己的生肖,有的對琵琶、二胡、揚琴等中國樂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6歲男孩戴維斯迷上了嗩吶:“想學這件樂器,太有能量了!”
音樂會進行時,許多未能成功預約的觀眾聞訊而來,在門口有序排隊,希望能進場與“十二生肖”相遇。上海民族樂團的工作人員們給他們送上十二生肖的文創禮品。
得知無法進場聽音樂會,觀眾朱利安仍不愿離開,繼續等待兩個小時后,他終于進入大衛·魯賓斯坦劇場前廳,在當晚19:30觀看了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彩色動畫長片《大鬧天宮》放映?!拔蚁矚g玩游戲《黑神話:悟空》,從此成為‘孫悟空’的粉絲。今天我為‘上海日’而來,不虛此行!”
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彩色動畫長片《大鬧天宮》放映
20:00 達姆羅什公園聽著《明日方舟》,來一場魔都游園會
夜幕降臨,暑氣漸消。綠樹掩映的達姆羅什公園有一座白色貝殼狀露天音樂臺——古根漢音樂臺(Guggenheim Bandshell)。這里可容納2400名觀眾。
20:00,上海企業鷹角網絡的游戲《明日方舟》旋律被奏響,把觀眾們帶到“泰拉大地”。《明日方舟》全球注冊用戶已突破一億,其線下音樂會品牌“音律聯覺”曾榮獲HMMA好萊塢音樂傳播獎。
《明日方舟》音樂會現場 吳桐 攝
《明日方舟》音樂會現場 吳桐 攝
“幾天前,線上預約的1600張票已經被搶光,還有800張票供現場觀眾排隊領取,觀眾中有許多是我們的用戶?!鄙虾z椊蔷W絡黨總支書記董驍說,“《明日方舟》游戲音樂會每次在上海舉辦總能吸引全國甚至全世界的人奔赴,這次走出國門,來到紐約,希望與更多海外粉絲親密接觸?!?/p>
游戲音樂會進行的同時,達姆羅什公園的“魔都游園會”也正熱鬧。從18:00至22:00,游園會吸引了穿梭如織的人群,他們在這里體驗非遺的魅力:制作一枚盤扣,拿起剪刀創作上海剪紙,欣賞老鳳祥琺瑯藝術家現場呈現百年工藝,嘗試書法和篆刻,一個孩子畫上“美猴王”戲妝,一只手撓頭,一只腳彎曲,學得惟妙惟肖。
魔都游園會現場
22:00 中央舞池紐約仲夏夜,與上海共舞
在林肯表演藝術中心中央舞池,噴泉之上,一顆巨型迪斯科球懸掛,在燈光照射下閃爍奪目。從17:00到23:00,“上海日”用街舞表演、海派爵士與靜音迪斯科點燃了紐約的夏夜。
在DJ的舞曲中,來自上海的少年舞者們展現霹靂舞(Breaking)、機械舞(Popping)、嘻哈舞(Hip-hop)等多元風格。爵士音樂會上,有“爵士小號詩人”之稱的李曉川攜樂隊,以原創作品開啟一場東西方音樂交融的旅程。
街舞表演
海派爵士表演現場 吳桐 攝
21:00以后,中央舞池變身“靜音迪斯科”(Silent Disco)現場——觀眾佩戴耳機,在DJ引領下沉浸于多樣化的音樂節奏中,自由舞動。DJ的選曲中,有來自非洲的音樂,也有來自中國的《難忘今宵》。
“靜音迪斯科”現場
林肯表演藝術中心的燈光漸次熄滅,但“上海日”帶來的文化共振仍在延續。藝術的語言無須翻譯,它在足尖的旋轉中、在音樂的旋律里、在游園會的笑談間,悄然連接起人們的心靈。
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總裁李明說:“藝術是人類共通的語言,‘城市之夏藝術節-上海日’不僅展現了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的文化魅力,更見證了兩國藝術家的深情厚誼。”
原標題:《紐約林肯表演藝術中心排起長隊,“上海日”吸引觀眾2萬人次》
欄目主編:施晨露 圖片來源:除標明外,為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提供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吳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