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波蘭電視臺國際頻道在內,多家媒體報道稱,俄軍近日在哈爾科夫地區(qū)首次使用了新型制導炸彈UMPB-5,這種制導炸彈自帶動力,因此也可以被視為一款近程空地導彈,既可以從飛機上投放,也可以作為俄軍“龍卷風”火箭炮的滑翔戰(zhàn)斗部使用,戰(zhàn)斗部重250千克的UMPB-5在從飛機上投放時,最大射程可達160千米,而若是作為火箭彈的滑翔戰(zhàn)斗部室,最大射程則達到了驚人的320千米。
如果媒體報道屬實的話,那么,這意味著俄軍又擁有了一種縱深打擊武器,完全可以在烏克蘭防空網之外打擊烏克蘭縱深地區(qū),而烏克蘭及其盟友缺乏同類武器,事實上,從公開報道中也沒有看到全世界其他國家有類似武器,這就是我之前說的,俄羅斯在這場戰(zhàn)爭中不斷進步,一些新戰(zhàn)術新武器未必十分先進,但卻適合俄羅斯軍隊。
要對付這些廉價的制導炸彈,烏克蘭軍隊目前主要使用電子干擾和防空武器攔截,需要說明的是,俄烏兩軍在防空領域的爭斗一直在不斷升級,雙方不斷使用新戰(zhàn)術新技術,這也推動了俄烏兩國在該領域的進步。
烏克蘭國防部此前就已宣稱,在電子干擾下,俄軍的制導炸彈和自殺式無人機命中率在急劇降低,從烏克蘭方面公布的戰(zhàn)報以及能看到的戰(zhàn)場情況來說,該說法不虛,至少是沒有多少水分,而要對付那些成功抵御了電子干擾的俄軍制導炸彈和自殺式無人機,就得靠攔截進行硬殺傷了。
硬殺傷分兩部分,戰(zhàn)斗機攔截和地面防空火力攔截,目前,烏克蘭空軍的主力已經換成了美制F-16戰(zhàn)斗機,盡管缺乏公開報道,但從一些零散信息中可以推斷出,烏軍的F-16戰(zhàn)斗機平時主要部署在鄰國,只有在需要時才會進入烏克蘭執(zhí)行任務,并在臨時基地降落加油、掛彈等進行再次起飛準備。
烏克蘭“活著回來”基金會介紹了一款專門為F-16戰(zhàn)斗機提供后勤保障的“61號項目”,該項目只有6輛車,卻可以為臨時降落的F-16戰(zhàn)斗機提供加油、掛彈和簡易檢修等服務,諸如以往需要10余名地勤人員來為F-16戰(zhàn)斗機掛彈,而該項目只需要3人。
烏克蘭空軍目前大約有70架F-16戰(zhàn)斗機,因為各種原因損失了4架,支持者們承諾提供補充,而除了戰(zhàn)斗機之外,就是為烏克蘭的F-16提供更多彈藥。不過,從公開報道來看,烏克蘭的F-16戰(zhàn)斗機很少執(zhí)行危險的前線對地攻擊任務,美國等國提供的制導炸彈主要由老式的蘇式戰(zhàn)機投擲,F(xiàn)-16戰(zhàn)斗機則主要掛載空空導彈執(zhí)行防空攔截任務,以及為在前線活動的蘇式戰(zhàn)機護航。
支持者們向烏克蘭提供了不少空空導彈,包括庫存的大量AIM-9L/M“響尾蛇”空空導彈,盡管要比最新型AIM-9X落后,但并不算很過時,對付俄軍的亞音速巡航導彈和自殺式無人機完全沒有問題,甚至可以對付俄軍的各類戰(zhàn)機;
更關鍵的是,除了F-16戰(zhàn)斗機,烏克蘭的蘇-27和米格-29在進行一定修改后也可以掛載,補充蘇式R-73空空導彈數量不足的空白,烏克蘭安全局等更是把這些“響尾蛇”安裝到了無人艇上,專門對付保衛(wèi)克里米亞大橋等目標的俄軍直升機,曾創(chuàng)下?lián)袈涠碥娞K-30SM戰(zhàn)斗機的紀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