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要那么多錢作什么?難道說時代變了,不是出家人要賺錢,而是賺錢的門路是出家?”
你好我是移民觀察員無憂,科普華人移民的博主。
“朝臣帶漏五更寒,鐵甲將軍夜度關。山寺日高僧未起,看來名利不如閑。”
這一首中國古代的定場詩,講的是兩種人生。第一種當了大官,權勢熏天,但是一天到晚忙得很。平時大清早就得去上朝,邊關有了戰事,要連夜行軍趕路,以命相搏。而第二種呢,啥權勢也沒有,就一個住在山里的僧人,可是他卻可以每天睡到日上三竿,別提有多愜意了。
因此得出一個結論——看來名利不如閑。
李鴻章有一副對聯:“享清福不在為官,只要囊有錢,倉有米,腹有詩書,便是山中宰相;祈壽年無須服藥,但愿身無病,心無憂,門無債主,可為地上神仙。”
人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名利忘不了。真正能看破名利的又有幾人?
別說咱們這些蕓蕓眾生,普羅大眾,哪怕是一輩子吃齋念佛,清修持戒的僧人,在名利面前那也是極少有真正看破的。只要上了名利這條船,就算以后頓悟成佛,但是茫茫苦海,豈是你說回頭就能回頭的?
少林寺現任方丈釋永信,就是一位在名利苦海之中執著的僧人。
在俗家眼光看來,釋永信是今日“少林寺”這個文化品牌的締造者,是少林功夫+商業運作的第一人。他是非常成功的“CEO方丈”。
可以說,沒有釋永信幾十年來的運作,少林寺即便是千年古剎,即便有著諸多的光環,也不會有今天享譽世界的美名,當之無愧的中國文化出海第一品牌。
我舉個例子大家就能明白,少林武當,在過去那是中華武林的泰山北斗,不相上下。在崇信道教的年代,武當之名更在少林之上。80年代武俠電影有拍少林的,但拍武當的也不少,兩者享受的是同樣的時代流量,但就是因為武當沒有出一個釋永信這樣的人物,因此武當在國際上的傳播程度和商業價值遠不及少林。
那么釋永信是怎樣把少林寺的商業價值運作起來的呢?
這就要從釋永信的經歷說起。
釋永信,俗名劉應成,1965年出生于中國安徽省潁上縣的一個普通家庭。他的父母希望他走上出家之路,因此在1981年,16歲的他進入河南嵩山少林寺,拜第29代方丈釋行正為師。在少林寺,他接受了嚴格的佛教教育,學習禪宗經典和寺院管理知識。1984年,他在江西普照寺受滿戒,成為了登記在冊的正式佛教僧人。
釋永信年輕時就展現出非凡的學習能力,在中國的各個寺院、佛學院中系統學習了佛教哲學,還是中國首位獲得MBA學位的僧人。
在江西普照寺受滿戒后,釋永信回到了少林寺,他的師傅方丈釋行正也非常器重這位徒弟,覺得他有慧根,能辦事,就讓他協助處理一些日常寺務,對外的接待工作。
當時電影《少林寺》已經播出了,全國都掀起了一股少林熱,來這里拜師學藝、搞合作、想投資的人絡繹不絕,原本清凈的山門變得比紅塵俗世還要熱鬧。
釋永信又是少林寺專門負責對外工作的,在與各種人的接觸中,他越來越變得精明干練,處理起人際關系來是如魚得水,游刃有余。
等到3年之后,1987年釋行正方丈圓寂,釋永信雖然沒有成為正式的方丈,但是寺內外的大小事務都歸他管,當時的職務是少林寺管理委員會主任,并且是方丈的最有力的繼承人選。
既然已經實際管理少林寺了,釋永信就更能大展拳腳,挖掘少林寺的商業價值。
他成立了少林武術隊,也就是后來名揚世界的少林武僧團,到各地進行演出。整理出版少林寺典籍,創辦《禪露》雜志,包括著名的《易筋經》都公開出版了。不少心懷武術夢想的人那是如獲至寶,研究了一通發現,自己沒有打通任督二脈,練就絕世武功,原來《易筋經》不是什么武功秘笈,而是一本養生寶典。
1998年,釋永信正式成為少林寺第30任方丈,商業化的腳步更加迅猛。成了商業集團,其業務橫跨文化、餐飲、藥品、服飾等多個領域,注冊多個公司和商標。
少林寺的業務還走出了國門,一邊傳播少林功夫文化,一邊出海淘金。
釋永信在全球范圍內建立了多個少林寺分寺和文化中心,包括美國(洛杉磯、舊金山)、英國(倫敦)、德國(柏林)等地。2010年,他在維也納創立了泛歐少林聯合會(SEA),總部設在柏林,旨在協調歐洲的少林文化活動。這些機構通過教授少林功夫和禪宗文化,吸引了大量國際學員。
在釋永信的推動下,2010年,少林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一成就不僅為寺院帶來了國際保護和資金支持,也顯著提升了其全球聲譽。
2015年,釋永信親自向新南威爾士州肖爾黑文市市長支付了416.2萬澳元的支票,結清了一塊約1248公頃的土地尾款后,正式啟動了“少林村”房產開發項目。該項目總費用預計在3.6億澳元,其中包含一座少林寺澳洲分寺,一間四星級酒店,一所少林功夫學院以及相關教學配套設施,還有一座有27洞規格的高爾夫球場。
在接受采訪時,釋永信說,這符合國家“走出去”的文化戰略。
可以說,在文化出海這個領域,釋永信也是當之無愧的“武林至尊”。
但爭議也隨之而來。
寺院、出家人,本應該四大皆空,六根清凈,遠離紅塵,靜心修禪。如此商業化的運作讓很多人覺得背離了佛教宗旨,是執著名利苦海。而針對釋永信本人的流言蜚語也從未間斷,比如他曾接受一輛百萬豪車的禮物等等,更有匪夷所思的舉報和謠言。
大家應該也清楚,少林寺已經成為一個商業品牌,多方利益參與其中。打著少林寺品牌的商業活動所賺取的利益,也并非少林寺的僧人們能夠獨享。有時候那些商業擴張也不是釋永信一個人能夠決定的。
但不能否認的是,釋永信是主動將少林寺商業化,并在擴張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自然也收獲了相當的利益。
出家人要那么多錢做什么?難道說時代變了,不是出家人要賺錢,而是賺錢的門路是出家?
如果說今天少林寺商業化所遭受的爭議和釋永信本人的流言是果,那么當初他親手將少林寺商業化就是因。
少林寺成長為一個商業帝國,賺的錢更是天文數字。這對于釋永信來說絕非好事。
錢越多,被人盯上的概率越大。顧慮太多、要妥協的太多、要來分一杯羹的人太多……這些都會將他裹挾向前,深陷苦海,回頭無岸,再念一輩子經,也難成佛。
正所謂: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