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那些智庫總愛搞些兵棋推演,把中國當成潛在對手,圍繞臺灣問題模擬各種沖突。報告里頭說,美海軍航母一上來可能損失慘重,但空軍能靠大批導彈扭轉乾坤。這種論調乍聽挺唬人,可細想下來,里面水分不小。中國防御系統越來越完善,美軍自家麻煩也一大堆。
美智庫推演:航母折戟導彈狂飆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這些年沒少在東亞問題上發力,2023年他們搞了個大項目,叫“下一場戰爭的首戰”,模擬中國對臺灣軍事行動24次。設定在2026年,假設中國發動兩棲登陸,美臺日聯手應對。
結果呢,大多數場景下,中國沒法完全拿下臺灣,美方勉強守住。但代價不小,美海軍航母群開頭幾天就沉了兩三艘,丟了上百架飛機,幾千士兵掛彩。中國損失也重,上百艘艦艇和飛機報銷,登陸部隊推進卡殼。
推演細節里,美海軍一開場就挨打。中國用東風系列反艦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密集攻擊,美航母在東海或菲律賓海扛不住。報告點明,美水面艦艇易中招,因為中國導彈射程遠、精度準。美軍轉而靠空軍主打,從關島或澳洲基地出動B-52和B-1轟炸機,扔幾千枚JASSM-ER聯合空地導彈。
這種導彈射程約1000公里,隱身外形,能躲部分雷達,專打中國登陸艦隊和陸上設施。模擬中,美軍三周內用掉4000多枚JASSM,加上其他型號,總彈藥超5000枚,砸斷中國補給線,基礎設施癱瘓,逼入侵放緩。
其實,這推演不是空穴來風。CSIS借歷史數據建模,像諾曼底登陸和福克蘭戰役,算中國兩棲艦艇運力有限,一次過不了海峽多少兵。美導彈庫存按2026年估,有3600枚JASSM-ER,夠撐幾周。但報告也承認,得靠美空軍快速補給和基地穩當。
如果日本不給基地,美行動就黃了。變體場景中,臺灣扛不住或美軍晚到,中國就占上風。總而言之,美方吹導彈逆轉,可沒算中國反制進步。說到底,這推演更像紙上戰略,變量太多,勝局遠沒那么穩。
進入2025年,CSIS又推新報告,“打破隔離:模擬中國對臺灣封鎖”,基于23次兵棋,分析封鎖實施和反制挑戰。報告定于7月底發布,焦點在運營層面,評估中國封鎖臺灣的難度和美方突破方式。之前核威懾模擬,2024年底出爐,15次推演看中美臺灣沖突中的核動態,指出什么情況最易引發核升級。
這些更新顯示,智庫持續關注,但也暴露美方擔憂中國A2AD(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的增強。美軍想用導彈狂轟濫炸,可現實中,中國防御網越來越密,單純靠空中火力,怕是難如愿。
再看美軍導彈策略。JASSM作為主力,隱身設計加GPS/INS導航,末段用紅外成像鎖定目標。空軍2025財年預算要550枚JASSM-ER,跟2024年持平。洛克希德·馬丁拿下大單,價值3.2億美元,生產900枚給海軍和689枚給空軍。
但庫存有限,總量幾千枚,高強度沖突一用就見底。推演假設飽和攻擊,可實際生產年產幾百,補給鏈易斷。美方還開發AGM-158D變體,加速研發,208百萬美元合同推動。這些細節說明,美軍在導彈上投錢不少,但面對大國對抗,數量和持續性成瓶頸。
中國鐵盾護航:紅旗東風攔截網
中國防空體系這些年進步飛快,紅旗-9(HQ-9)地空導彈是核心,能同時盯上百目標,射程超200公里,對巡航導彈攔截率高。它學俄羅斯S-300,但中國版雷達和機動性升級,演習中屢次證明快速鎖低飛導彈。
東風-21D(DF-21D)反艦彈道導彈,號稱“航母殺手”,速度10馬赫,射程1500公里,專治移動艦艇。2025年國防報告顯示,中國部署多型變體,包括DF-26,覆蓋關島美基地。
這些武器織成多層網。HQ-9布沿海島嶼,配相控陣雷達,早發現來襲。電子戰裝備關鍵,中國干擾系統擾GPS和衛星導引,讓JASSM偏航。過去幾年,電子戰部隊在渤海南海練兵,模擬癱敵通訊。
推演中,美轟炸機靠近,中國殲-20和蘇-35從遠攔截,PL-15空空導彈射程超200公里。美B-52升級后隱身仍差,易被雷達抓。
導彈飽和攻擊?中國反導不弱。HQ-19高空攔截彈道威脅,射程更遠。報告承認,中國防空密度高,美導彈命中率可能掉50%以下。實際中,中國用無人機衛星偵察,提前預警。國防預算顯示,導彈部隊2024年擴編,2025年新增旅。比美紙上兵,中國實戰從邊境演習積累,體系成熟。這鐵盾護航,確保本土穩固。
2025更新看,HQ-9B出口伊朗和埃及,伊朗油換導彈,埃及用它軌隱身戰機。中國核力量2025年擴,DF-21D升級,空射版KF-21成核三叉戟唯一空能力。策略覆蓋南海,第一島鏈拒止強。中國解放軍現代化焦點在A2AD,海軍報告指出,中國海軍現代化頂尖國防規劃。 這些進步,讓美導彈威脅減弱,中國主權防衛更有底氣。
美軍內憂外患:老舊庫存預算緊
美軍推演表面風光,內部毛病一大堆。B-52轟炸機主力,平均機齡超60年,改新引擎雷達,但對中國先進防空,吃力。F-22和F-35有限,2025預算重點無人系統,載彈轟炸機庫存少。
導彈呢,JASSM生產慢,年幾百枚,2026庫存幾千。CSIS模擬用5000枚,美補給跟不上。中東五年耗11.6萬精確彈,低烈度都這樣,對華高強度更難。
預算壓力大。2025財年國防8500億,導彈采購小部分。國會報告缺口大,每枚JASSM超100萬,10000枚百億,加維護運費,負擔重。經濟赤字,美優先核威懾歐洲,印太投資少。供應鏈問題,芯片稀土靠進口,戰時易斷。中國自產高,導彈線成熟。
全球部署分散精力。2025預算多域作戰,訓練側反恐遺留。推演忽略盟友,日本基地反對大。B-52升級延遲,雷達到2030,引擎進風口問題推審到明年。成本超支,三年前計劃,2025模擬器開發26.2百萬。美單挑解放軍,底氣不足。庫存盡,怎么續?這些隱憂,讓推演像宣傳,非現實。
話說回來,這類推演提醒,和平不易。中國主張和平統一,軍事備捍主權。美若真挑釁,結局不會樂觀。導彈多,但是繞不開中國防御的短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