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姜文是個天才導演,,從不理解到被電影的內容所吸引,無疑不是一大亮點,但今年《你行!你上!》,非但沒成爆款,反成了圈內熱議的“笑話”。
這部標榜勵志喜劇的電影,到底哪里出了問題?觀眾吐槽集中在三點,刀刀見血!首先這是部勵志喜劇,主人公原型來源朗朗,那么這還是一部勵志劇嗎?
姜文瞄準郎朗這位國際鋼琴巨星的成長史,出發點或許可能是好的,從高處出發
但問題在于,郎朗的成功堪稱“天時地利人和”的極端案例:萬里挑一的藝術天賦,加上“狼爸”郎國仁(片中角色名直接映射)近乎嚴苛的精英教育模式。
這種模式在當今強調因材施教、關注孩子身心健康的大環境下,本身就極具爭議且缺乏普遍參考價值。
普通家庭的孩子,有幾個能承受這種高壓?又有幾個能擁有郎朗那樣的頂級天賦?電影想樹榜樣,可這榜樣門檻太高,觀眾只能“仰望”,無法“共情”。想想《中國合伙人》的成功,恰恰在于它抓住了普通人奮斗的共性,而藝術天才的養成記?離柴米油鹽太遠了。
姜文式表達失靈,只剩“咋呼”?
姜文電影素以風格化、隱喻深刻著稱。但《你行!你上!》卻讓不少觀眾直呼“看不懂”、“太亂套”!影片仿佛成了“白話文流水賬”:男孩被關在琴房日復一日苦練,沒有朋友,沒有童年樂趣,只有一個不斷咆哮“你行!你上!”的父親(姜文飾演)。
姜文本人的表演風格一如既往地“姜文”,但放在這個略顯單薄的故事里,夸張的演繹顯得突兀又不夠好笑,甚至被批“出戲”。整部片子敘事節奏失控,缺乏有效的戲劇沖突和情感遞進,觀眾看得云里霧里,自然難以買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