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假活佛,為何能十年間在全國發展弟子三千余名,并非法斂財近兩億元?這個傳奇故事的主角叫王興夫,自從先后在四川省甘孜州石渠縣的蒙格寺、俄若寺等四座寺廟坐床成佛,拜當地老僧人為師后,偽造出藏族身份的王興夫便對外以洛桑丹真活佛自稱,并開始行騙生涯。
不僅斂財高達數億元,這位洛桑丹真活佛還通過精神控制以及歪曲后的邪教理論對至少十名女弟子實施性侵。雖然如今故事主人公王興夫已經被以非法經營罪、強奸罪、猥褻婦女等數罪并罰判處二十五年,但能夠有信徒在十余年始終對假活佛堅信不疑,只能說現在一部分普通人真好騙。
其實對于此類借助宗教名義的騙子,絕大多數人能一眼看出問題所在,做到不輕信也不迷信。但恰恰是極少數人的沉迷,讓他們在被洗腦徹底成為工具人,從而讓這些得逞的宗教騙子賺得盆滿缽滿!歸根到底,宗教從誕生至今,從來不是一面的。
古今任何一個宗教的發展,中間都是有積極推動宗教發展的得道者,也有因為自身行為從而使宗教污名化的邪徒!以佛教為例,既然有得道高僧,那就也會有邪僧!如王興夫這樣的事,從古到今總在發生。只要風險還沒有遠遠高過收益,只要宗教信仰帶有利益因素,那一切便不會結束!
熟悉佛教的朋友,想必對魔王波旬和佛陀之間的對話自然是耳熟能詳!釋迦牟尼在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應得度者皆得度。而魔王波旬看到釋迦牟尼佛度人眾多后,心里很不舒服,便來見他請佛趕快涅磐:
“你度了那么多人了,可以涅磐了?!?/p>
佛祖覺察到自己與娑婆眾生的緣分已到,就答應波旬的請求。魔王波旬說:“你涅磐后,我一定要破壞你的佛法?!狈鹫f:“佛法是正法,沒有任何力量能破壞。”
但魔王波旬卻說:“呵呵,正義永存,邪惡也不會消失。你在世時也不是人人都信仰你,我的徒子徒孫不也很多嗎?人性本惡,學壞容易學好難。你入滅后信仰你的人會越來越少,信仰我的會越來越多。”
佛說:“你破壞我的佛法對你沒好處。佛光是普照之光,照耀著善良的人,也照耀著邪惡如你之人。如果正法時代一旦結束,你的福報也就完了,等待你的就是無間地獄,你會在地獄中受無量種種苦?!?/p>
魔王波旬:“我知道佛祖是不說謊的,但是,佛祖你也知道命由心造。我會設法避免地獄之苦的?!狈鹫f:“多行不義必自斃,哪里能避免得了!
魔王波旬:“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波旬亦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在順應百姓方面,佛祖你是比不上我的。你戒律森嚴,極力強調貪欲的危害,教人遠離貪欲。而我順應百姓的欲望,滿足百姓的欲望。眾生沒有貪欲那里有我波旬?”
對于上部分對話,并沒有太多想講述的,因為我想說的重點主要在下部分——佛說:“我有佛經留世?!蹦醪ㄑ骸敖浀涫撬牢淖?,要教化眾生還是需要人?!狈鹫f:“我有僧寶留世。”魔王波旬:“你要教化眾生引進新人。你不會拒絕我弟子接受你教誨吧。”佛說:“不會。”
此時魔王波旬又說:“到你末法時期,我叫我的徒子徒孫混入你的僧寶內,穿你的袈裟,破壞你的佛法。他們曲解你的經典,破壞你的戒律,以達到我今天武力不能達到的目的……”而佛祖聽完魔王話后久久無語,不一會兩行熱淚緩緩流下。魔王波旬見此情況,便率眾狂笑而去。
雖不能說一定是人性本惡,但如今層出不窮的偽活佛之類,不正與末法時代頗為相似,與魔王波旬所說頗為相似?魔王的徒子徒孫,混入僧寶內,穿袈裟,破佛法,甚至曲解佛教經典,破壞佛教戒律。佛教信仰本身是沒有利益的,但當佛教信仰被人成為工具用來斂財行騙時,那佛教的衍生物就是極具危害性與利益性的!
如果觀察我們周圍,難免會發現一些特立獨行的宗教信徒!而他們跟其他信佛者還不同,他們主張自成一套的信佛方式,祭拜方式和飲食方式。比如飲食方面忌葷,這是我們大多數人熟悉的,也是無可厚非的,畢竟佛教主張不殺生。而祭拜方式則是在家里會專門騰出房間用來念經頌佛。
盡管油燈不滅,香燭不熄,早晚誦經念佛,但他們本質卻是希望付出要有回報。說到底,大多數普通人信佛只是一味希望所謂的“佛”能帶給他們帶來好處。那一部分念經頌佛者希望得到什么好處呢?對于祈求闔家安康自然是無可厚非,可偏偏有一些人的要求是能夠超脫生死。
佛教主要分為漢傳佛教、藏傳佛教以及南傳佛教,三者也是各有特色。雖然其中的南傳佛教以及藏傳佛教比漢傳佛教頗具神秘感,但他們和漢傳佛教一樣,更應該是作為一種哲學而不是信仰的存在!
此次事情的主角王興夫,因為藏傳佛教中其獨特的活佛轉世制度,所以才得以憑借一個偽活佛的身份在數十年里大肆斂財行騙。但其實活佛俗稱最早出現于明朝時的中原,并且藏傳活佛是長期為正統政權所管理,算是一個不折不扣內地制造。而擁有身份的活佛,應該是擁有宗教與民俗上的身份,而不是金錢利益上的身份。
正如部分教徒信仰佛教只為通過自己付出得到回報。既然信佛目的是保佑他們遠離病痛,平安幸福,那自己愿望不能實現,一定是因為自己光吃齋誦佛不夠誠意。既然如此,那就一定要有投入,而信徒越是這樣,一些被利益纏身的真偽佛教代言人自然會讓你變本加厲地“添香油錢”!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所以在這種畸形宗教關系下,一定要大手筆,至少一萬兩萬地投,哪怕把家底投進去也不怕。時間一長,這種帶利益關系的信仰就漸漸演變成自成一套的信佛方式。
當自己生病發燒時,吃一顆拜過佛的水果希冀能夠果到病除;而當自己去過外地回到家時,更要先跪在佛前懺悔,不然佛是不會庇佑你的。長此以久,畸形的佛緣關系最終讓有些人“走火入魔”,甚至妻離子散,家破人滅,斷送自己的生命。有時想想也著實可笑,弘揚佛法,大慈大悲的佛教,竟被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當做賺錢的工具,毀滅的法輪。佛還是佛,而人卻用所謂的“佛”,為自己的迷信披上外皮。
有沒有覺得里面的人或者內容荒唐至極?然而事實確是如此。面對如今物欲橫流的世界,宗教信仰的畸形必然會帶來一系列不可控制的問題。而使宗教畸形的,可能不是別人,有時就是我們熟悉的身邊人。王興夫假活佛事件,本質上就是人們為滿足自己的私欲,而用佛來做借口,而佛則在這一過程中淪為人們迷信的外皮。
雖然說王興夫即所謂的“洛桑丹真活佛”是個騙子,但他也曾講過一些頗有道理的話,比如王興夫曾說過類似的話:
人只能自救,佛救不了你,因為佛也是人而不是神,佛就是覺悟了的人。人人都能成佛,也就是人人都能成為一個個覺悟了的人,我們拜佛不是求他保佑我們,而是去把覺悟的人當作自己的偶像向他學習。
為什么拜佛?自問自己的內心是否能夠做到佛一般的身語意,這才是拜佛的本意。
學佛或者說信仰佛教,我覺得我們更應該把它當作一種哲學!我們更需要學習的是佛教所倡導智慧與慈悲,聽法是聽內心,而不僅僅是看名頭就跟著信仰追捧!我們固然不能不要因為少數騙子的存在就對整個佛教群體產生偏見,但假活佛之所以能夠利用信眾的宗教需求,從普通人搖身一變變為萬眾矚目的大師,其背后的重要緣由之一就是大眾對信仰的誤解與空虛。
什么是信仰呢?現代管理學的奠基人——
彼得?德魯克曾說:“信仰不是非理性的、傷感的、情緒化的、自主自發的。信仰是經歷嚴肅的思考和學習、嚴格的訓練、完全清醒和節制、謙卑、將自我服從于一個更高的絕對意愿的結果?!?br/>
信仰既然是經歷嚴肅的思考和學習的,那就不應該是迷信和盲從。即使是藏傳佛教本身,也會注重教理和邏輯,擁有大信仰者也是經過無數修行的,而不是單純的妄圖想用錢或者幾個磕頭就能得到的。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一遛!面對那些層出不窮的打著宗教名義的騙子們,或許他們可以用花言巧語來哄騙人心,但佛法義理的真實含義,又有幾人懂得呢!
從網上瀏覽一些王興夫的視頻后,不得不說雖然王興夫本人口音很重,但口才卻十分了得。他能夠滔滔不絕地講個不停,這很容易讓人以為他有點東西。雖然王興夫的講述不乏佛教哲學部分,但他更多時候只是在宗教洗腦,無限強調上師重要性,強調轉世或者來世之類的東西!而這些虛幻的東西,或許只會值得我們商榷!
人類為什么會有宗教需求,會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因為這是許多人在面對愈發空虛的世界時,對抗死亡和虛無的一種武器。
人類未開化前,需要有精神信仰的寄托,因為通過它可以給我們以心理暗示,讓我們能夠獲得更加強大的自信與力量;而放到現代世界,雖然我們的科技越來越發達,思想也越來越開化,但越來越利益至上的世界,不免也會使人在面對一些問題時感到空虛,從而妄圖尋找新的寄托,而宗教信仰,就應運而生地為信徒所知!
不可否認,宗教信仰是正常的,也是被允許的。但當宗教信仰利益化時,便會有少數人鋌而走險,對正在空虛地尋找信仰寄托者加以攻略,企圖通過謊言騙取利益。巨艦只緣因利往,扁舟亦是為名來。面對世界的千變萬化,努力多些學習和思考的能力,往往比什么都重要!縱使物欲橫流的社會愈發使人覺得空虛,但對待信仰生活的態度,永遠不應該以名利論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