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了社會,更加體會到了知識的寶貴和重要。特別是在外地做生意的時候,我最羨慕的不是大城市的繁華,也不是大都市人豐富的生活,每當腳蹬三輪車出去送貨,經過學校門口時,最羨慕那些在中小學和大中專院校讀書上學的孩子們,當時我就想,咱農村什么時候能有城市這么好的學校、這么好的讀書條件?”仇兆兵在回憶起自己的上學經歷時這樣說。
幫教助學 最是熱衷
因為年少時深刻地體會到曾經被迫中斷學業的痛苦,所以個人致富后,仇兆兵自己先后捐助了超百萬巨款用于社會和村莊的光彩公益事業,其中幫教助學是他最熱衷的公益活動。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他就主動聯系當地教育部門,資助家庭困難的學生,把他們從小學到大學的上學費用給予“全部報銷”。
2007年,那時候的國撥教學經費不像現在這樣充足。他到當地的通濟中學走訪,從校長口中得知,因經費問題,買不起急需的鋼琴,仇兆兵默記心中,回家后,自掏腰包,從上海訂購了一架近2萬元的品牌鋼琴,不到一周,安排車輛人員,將鋼琴送到了學校音樂室。至今,這架鋼琴仍在發出最美的樂符,培養了一屆又一屆學子升入了理想的藝術學校。
后來,他先后擔任村莊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仇家社區黨委副書記兼村莊黨總支書記,他心中的追學夢始終未泯,經常到轄區內的云橋小學走訪,對學校提出的辦學事情是有求必應,全力滿足。為改善云橋小學硬、軟辦學條件,仇家溝岔村前后投資了220多萬元。
仇兆兵(右二)和上級領導一起走訪云橋小學
2008年,仇家溝岔村正處在發展的關鍵時期,村莊經濟建設的資金需求量大,可村民和外來務工子女入園難的問題也擺在眼前,當時有人主張應當先抓村莊經濟建設、提高村民福利待遇,可身為村莊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的仇兆兵,卻在“兩委”會上斬釘截鐵地說:“寧可別的項目放一放,緩一緩,也要擠出資金,先把村幼兒園建好!”
于是,當年村莊投入500萬元、全即墨市農村首家智能化幼兒園—“由和幼兒園”便拔地而起,建筑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多媒體教學系統、網上辦公管理系統和直播系統等一次性配備到位,一年后,被評為“山東省城區示范幼兒園”。2020年,村莊又投資200多萬元對該幼兒園進行了內外裝修、添加高檔教育教學設施,村里的娃娃們得到了比城市孩子都優越的學前教育。
幫教助學,惠及百姓。仇兆兵期望通過教育改變一代人命運的努力并沒有止步于此。2012年,仇兆兵決定創辦一所寄宿制中小學學校期望為社會發展培養人才,滿足人民群眾的教育需求。新學校的創辦得到上級部門批準,校名為“青島通濟實驗學校”。
按照董事長仇兆兵的辦學初心,學校秉承“讓每一名學生都健康快樂成長”辦學理念,始終堅持質量立校、優質發展的辦學目標。八年奮進,教育教學成果豐碩奪目。先后有1000余名學生在各級各類比賽中獲獎。
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等各大國家權威媒體多次報道了學校的辦學特色和輝煌成果。
“志當存高遠,心當存澄潔!”翱翔的風箏,永遠和牽線連在一起;美麗的夢想,永遠和追逐融在一道。每每看到這些辦學成就,仇兆兵最是自豪,最是滿足,因為,自己少年時期撈不著繼續上學讀書——這個積壓在自己心中多年的遺憾終于釋懷了,辦好品牌名校,讓千千萬萬個孩子受到優質的教育,自己少年時期的追學夢,終于在孩子們身上——圓了!(來源:人民政協網 通訊員:陳坤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