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現在的人很少有處在溫飽線以下的,古代里卻動不動會凍死餓死很多人。和普通老百姓相比,皇帝的生活可謂是極其奢華,山珍海味、炊金饌玉。若是和現在相比,皇帝吃得好還是現在的普通人吃得好?對于這個問題,很多人可能還會認為是皇帝吃得好,我個人會認為現在的普通人大多數要比古代的皇帝吃得好。
先看一下上圖中的西瓜,這是17世紀時期意大利畫家Giovanni Stanchi描繪出的西瓜形象,這樣的西瓜若是放在今天只有扔進垃圾堆的份。可即使是這樣的西瓜,中國古代的皇帝還不一定能夠吃得到,因為西瓜大約是在宋朝時期傳到中國來的。至于現在非常常見的蘋果,古代的皇帝更是吃不到,蘋果在中國的種植只有大約200年,而且口感不如現在品種的好。
現在的人吃的蔬菜、水果、糧食、肉類等等和古時候的人吃的很難找出同一品種的,人類用不同的育種方法使農作物、牲畜的更好性狀得以保留并集中。今天的桃子品種各式各樣,個大肉多;今天的小麥畝產量更高;今天的玉米要顏值有顏值,要口感有口感。也許還有極個別的農作物和千百年前的品種一樣,但是現在有更加科學的種植管理方法,有更強的能力去應對洪澇、干旱、蟲災等等。現在的農產品營養水平整體上要比古時候高一大截。
也許有人會說古代的皇帝可以人參、燕窩、鮑魚、海參等等不斷,現在也沒有多少人能夠天天吃人參、燕窩。就算皇帝天天吃,可是皇帝天天吃就能代表那是好的嗎?好不好不是以價格衡量的。人參、燕窩、鮑魚、海參等是中國古代文化背景下萌發出的山珍海味,產量少、不容易采獲、長得像人等原因使它們被賦予了一些神奇。中國古代文化里認為人參是上等補品,西方國家文化、其他國家文化中卻沒有這樣的傳說,甚至西方人為了賺取中國人的錢,花大力氣去尋找長得和人參相似的植物,于是就有了西洋參。在現代科學面前,人參沒有任何神奇,人參吃多了會流鼻血只不過是因為人參中含有抗凝血的人參皂苷而已。人參皂苷被認為是人參中的活性成分,而人參皂苷含量高的地方卻是在人參的葉子。至于吃燕窩,說白了只不過是在吃金絲燕的口水而已,它們的口水并沒有什么神奇之處。那天價的海參,其營養成分是蛋白質,而且是劣質蛋白質。論營養價值,天價的海參比不過廉價的雞蛋、牛奶。古時候的皇帝即使吃黃金也不如現在普通人吃雞蛋有營養。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古代的炊具材質非常差。宋朝之前普遍使用青銅鼎,銅在高溫下氧化后很容易進入人體,并且很難從體內排出。用青銅鼎盛放酒、醋及其他食品時也很容易被銅和其他重金屬污染。宋代之后鐵鍋開始逐步得到應用,但那個時期的冶鐵工藝無法和現代相比,用現代的標準看,那時候鐵鍋中的有害成分會嚴重超標。更何況那時候的人也不懂微生物學,不懂得消毒,衛生狀況令人堪憂。即使是在御膳房里,御廚也不懂得怎樣才能將手和案板洗干凈,甚至根本不具備將手洗干凈的條件。
至于有人宣稱的純天然、無污染,那是商家概念。純天然?即使是古時候的人吃的蔬菜、糧食、水果也是人類選育出來的。無污染?古代的人連手都洗不干凈,造的鍋也是重金屬嚴重超標,還談什么無污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