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原以為是下火的七月天氣。而實際上,“流”代表的是移動,也意味著火熱的天氣漸行漸遠,天氣慢慢轉涼。看似依然很熱的七月天,內里卻也蘊藏了變化。
而七月的車市,似乎也成了一些車企、車型的轉折點,傳統淡季疊加新能源和缺芯變量,呈現于銷量端上,震動幅度有點大。根據乘聯會公布的數據,2021年7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50萬輛,同比2020年7月下降6.2%,環比6月下降4.9%,但與歷年的平均月度環比增速來看是正常的,剔除異常因素后是較好的。
總體銷量特點呈現出,自主品牌依然持續走強,缺芯對德系品牌的影響較大,而新能源細分市場,比亞迪逐漸發力,超級混動與純電雙條腿走路后愈發穩健,特斯拉銷量稍顯頹勢。
7月,或成下半年走勢的轉折點,甚至對未來一段時間的行業發展有著風向標的意義。
購車迎來“國貨時代”
在消費品市場,阿迪與耐克銷量占比的大幅下滑和李寧為代表的國貨品牌銷量的上升形成鮮明對比。表面看是民族文化自信的增強,但實質是中國品牌質量的日益提升。包括汽車行業,中國品牌在歷經十余年產品打磨之后,品質的成熟也促進了銷量的提升。
根據乘聯會公布的7月份廠商排行榜顯示,銷量排名前十五位的車企中,吉利汽車、長安汽車、上汽通用五菱、長城汽車、比亞迪及奇瑞都躋身其中。
吉利品牌,作為自主品牌的一哥,得益于其與沃爾沃的技術聯姻,CMA平臺成為車企的技術殺手锏,在此平臺之下孵化出的星越L(參數丨圖片)、星瑞等產品,實際駕駛感受與合資車無異,甚至在產品綜合性能方面要優于合資產品。再者最直接受益者就是領克品牌,操控、個性的品牌張力在年輕人心中也根深蒂固,產品溢價能力較強。所以,無論是品牌還是車型方面,吉利都建立了自己較深的護城河。
長安作為自主品牌三強之一,7月份銷量位居第五,自主品牌第二,但是前七個月累積銷量表現異常亮眼,以58.4%的增幅居于車企榜第二位,僅次于一汽大眾,這應該算得上是歷史性的一刻。長安汽車自2020年推出CS75PLUS車型之后,銷量徹底發生了翻轉,其一度成為與哈弗H6爭奪冠軍位置的潛在實力車型,難能可貴的是,長安品牌在SUV及轎車領域沒有短板,長安逸動在用戶群中有著非常好的口碑基礎。而在這兩款車型之上,長安汽車趁勢追擊,又推出了高端的UNI系列車型,同樣一炮而紅。另外近期上市的長安CS55PLUS,同樣是充滿戰斗力,將實現品牌從入門到中級到沖刺高端的完整布局。
長城汽車毋庸贅述,得益于其在SUV領域的深耕,同時其越野文化營銷也比較成功,長城坦克300甚至出現了一車難求的現象。而長城炮皮卡系列,在其細分市場銷量也遙遙領先,成為絕對的老大。純電領域,則通過個性化小車歐拉貓的打造來搶占年輕女性細分市場,表現頗為搶眼。
再者就是今年一直處于絕對C位的比亞迪,在資本市場如魚得水,在技術方面同樣也迎來了收獲期。7月份,其銷量增幅達到93.5%,向6萬輛發起沖擊。
綜上,我們也不難發現,在深耕市場十多年之后,自主品牌終于迎來了屬于自己的春天,品牌從模仿,到堆砌配置再到有了自己的核心技術和產品特色,所以,他們成功躋身排行榜,也不是偶然,算是實至名歸。
轎車市場來了個“年輕人”
7月的轎車市場變化較大,五菱宏光MINI賣的好不稀奇,但是能躋身第二位還是有點猝不及防。僅次于軒逸,超過了朗逸,卡羅拉,突破3萬大關,價格低是爆火的前提,萌萌少女系的路線則是引爆銷量的直接導火索。當然所有結果都離不開一個大前提,那就是新能源市場整體的高速增長。
此外,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德系B級車在銷量榜單中消失了,我們暫且不提帕薩特,而以邁騰的號召力,實在是不應該。甚至一直熱銷的速騰,也未出現在前15的榜單中,是車型本身出了問題?顯然不是,主要是芯片卡了脖子。目前邁騰、速騰、寶來、途觀L等熱銷車型,很多4S店都出現了無車可賣、加價賣車的情形,有些訂車客戶排單甚至已經延到了10月,可見短期還沒有緩解跡象。
而最大受益的,則是競品凱美瑞、天籟等車型,特別是凱美瑞,優惠不但沒有收緊,反倒比之前力度更大,很簡單,這是難得擴大市場份額的好機會,7月份凱美瑞同比22%的增幅表現也較為亮眼。
而SUV市場,亮點較少,沒有懸念,依然是哈弗H6占據著第一榜首的位置,長安CS75這個月表現有點弱,降至第三位,但也屬于正常市場波動范圍,畢竟其UNI系列產品也在一直分割其市場份額。而唯一的亮點,應該算是比亞迪宋,銷量來到了第四位,增幅19.7%,是金子總會發光。
比亞迪成新能源絕對“王者”
盡管7月整體市場有點淡,但是新能源依然穿越了這個淡季,一如既往的保持了快速增長的態勢。
如果按新能源車企的銷量排行來看,比亞迪是絕對的第一位,實現了342.6%的同比增長,銷量突破了4萬臺。緊接著是上汽通用五菱,31592臺,排在第三位的是廣汽埃安,10665臺。但是如果前三名按實力而言,通用五菱是憑借著單一車型宏光MINI入圍,一是存在著銷量的不確定性,而且技術護城河不深,產品溢價較低。跟另外兩個以技術和深耕產品為主的品牌還不是一個量級。
另外根據乘聯會的7月份新能源車型銷量排行來看,有幾個亮點值得詳細說下。一個就是比亞迪的超級混動DM-i得到了市場的認可,這與其推出之初業界的預判幾乎一致,其在技術上確實相當強悍,而且還將價格降到了燃油車的水平,銷量放量預計還將持續。再者比亞迪宋DM表現也可圈可點,實際上,整個宋系列車型,憑借著優秀的產品基礎,在各個細分領域,7月份表現都相當不俗。
再者,在造車新勢力中,理想ONE本月增幅明顯,來到了第四位,銷量8589臺。而蔚來車型7月份則無緣前十五榜單。加之最近兩起車主車禍事故,未來對其銷量也是負面沖擊。
另外,特斯拉7月份的銷量幾乎腰斬,創下了自去年5月份以來的最低值,一方面與其不斷的降價策略、導致保值率差不無關系。再者,各家車企蜂擁而至新能源賽道,可選車型越來越多,分化了一部分銷量。還有就是特斯拉在7月8日對外宣布,Model Y標續版價格27.6萬,相當于在之前入門基礎上再降7萬多,很多購車者也在翹首以待持幣待購中。
寫在最后
車市來到了2021年的下半場,7月頗有些承先啟后的意味,雖然過去的時間里,車市走得也并非一帆風順,但好在,我們有龐大的消費基數,這也決定了這個市場在不平坦中依然有著足夠的韌性,且在這一份份榜單中,又孕育了新的希望。
(文中數據來源于乘聯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