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將被收購的消息,將處在手機市場邊緣的魅族重新拉回大眾視野。
1月21日,有媒體報道稱,魅族正與吉利集團旗下手機公司星紀時代接觸洽談收購事宜,交易還在進行中,正在做盡職調查。由于交易尚未結束,收購價格并未明確。
魅族被傳收購消息背后,是近幾年它在國內激烈的手機市場競爭中已逐漸掉隊。
根據魅族公開數據,2015年到2017年,它的手機出貨量還在2000萬臺左右。
如今,據BCI公布的數據,2020年12月28日至2021年1月31日, 魅族的市場份額僅剩0.1%。 去年底,魅族官方社區還公告稱,Flyme的手機云備份即將停運。
很難想象,這家一度被美譽為南慕容北喬峰,比肩小米的國產手機廠商魅族,竟也走到了如此蕭索的境地。
“國產機皇”的巔峰隕落
很多人不知道,魅族曾經引領過一個時代。
早在2009年,魅族就推出了國內第一部智能手機,魅族M8。那時的華為還在做貼牌山寨機,小米創始人雷軍還在琢磨該從哪一行入局創業,OPPO還在做電視還是做手機的選擇中艱難掙扎,那時候的vivo還孕育在步步高的子宮中。
魅族作為手機領域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入場早,經歷的辛酸苦楚最多,收獲的成就也很高。
魅族手機蟄伏三年,才成功推出首款智能手機。M8首發后就獲得了市場的認可,短短5個月,銷售額破5億,在那個年代,可謂是銷售奇跡。
在山寨機橫行的年代,精致而優雅的魅族手機絕對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符合當時市場環境的定價更是贏得了不少粉絲。
2015年,魅族手機走到了巔峰時期,推出國產機皇魅族pro5,搭載在目前看來依舊領先的hifi技術,贏得了音樂發燒友的熱烈追捧,全年銷售量超2000萬臺,讓一眾國產手機望塵莫及。
魅族一直走一年只發一款手機的小而美精品路線,不盲目跟風,擁有很多獨創設計,比如現在的夜間模式,小窗口模式,都是魅族率先應用的。
然而這一切,都在2017年以后,隨著魅族自身以及外部競爭的劇烈變化,開始急轉直下,不過幾年光景,魅族就從鼎盛走向衰敗,從“珠海之光”淪為“珠海小廠”。
在這場事關國產手機崛起的中場戰事中,魅族,終究還是銷聲匿跡了。
那么,魅族衰落的這幾年,他到底是敗在了哪里?
敗給芯片?
提到芯片,那可真是戳中了魅族的心窩子,最早遭遇美國企業封殺的國產手機品牌,其實是魅族。魅族因為和高通的官司,有長達數年的時間,沒有使用高通芯片,拋棄谷歌應用。這些并沒有讓魅族業務下滑,最根本的原因是聯發科的恨鐵不成鋼。
業內有句俗語,“魅族專注打磨”、“聯發科專注插刀”。
因為和高通的官司,魅族那幾年無論什么價位的手機都使用聯發科的芯片。
2015年,魅族將聯發科的X10芯片搭載于自家旗艦機上,對標小米的旗艦手機。這是高端手機之間的對決,這一戰對魅族非常重要。
然而,聯發科卻悄悄地將X10芯片賣給小米,小米將其用到了價格低廉的紅米上。一連幾個機型都是如此操作,聯發科不僅成了低端芯片的代名詞,連帶魅族都變成廉價商品,這個打擊是致命的。
盡管2016年底,高通 與魅族達成和解,但是魅族已經難以恢復往日輝煌。
敗給資本?
在很長一段時間,黃章對資本是排斥的。這與他過往的經歷有很大的關系。他早年在愛琴公司當總經理時,曾因為理念不合被迫離開,使得他在2003年創立魅族后對于控股權非常在意,掌控欲極其強烈。
當年,雷軍做手機前,請教拜訪過黃章,一度希望以投資的方式與黃章合作,魅族作價10億元,雷軍占股30%,并做董事長。但最終都沒能達成統一,甚至雷軍還將谷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林斌介紹給黃章,希望黃能拿出5%的股份吸引林加盟,黃章也沒有同意。最后的結局是,雷軍帶著一幫人做了小米,與魅族成了“世仇”。
小米能崛起,除了雷軍“極致性價比”的互聯網打法,也與雷軍強大的融資能力密切相關。
黃章意識到資本的重要性是在2014年。他在發給魅族全員的郵件中曾表示,“我完全意識到,在智能手機競爭很激烈的今天,靠有限的利潤分配,企業和員工都是輸家。”
很快,魅族于2015年獲得阿里巴巴的5.9億美元的投資。在此后的幾年里,魅族將獲得的巨額投資用在了“機海”戰術上,僅在2016年,魅族就發布了14款手機,2015年至2017年間,魅族及旗下魅藍品牌共計發布了25款手機。憑借“機海”戰術,魅族在國內的銷量和市場份額迎來“回血”。2017年,魅族的出貨量達到了2200萬臺。
不過,阿里與魅族的合作并不愉快。魅族的系統則在一次升級中,全部把阿里的YunOS更換成了Android。但魅族給出的很多承諾并未如實兌現。
后來,魅族只是在幾款低端的魅藍機型上采用了阿里的系統,其他主力機型仍是推廣自家的Flyme OS。此外,魅族后續與京東展開合作,多款機型選擇在京東首發,而非天貓。
一系列舉動徹底惹怒了阿里,雙方的合作并不愉快,阿里認為魅族“背信棄義”。
2017年,阿里已經徹底跟魅族決裂,并在魅族董事會上提出要撤資。
不能說錯失阿里導致了魅族如今的處境,但魅族確實因此失去了關鍵的一次借助資本乘風破浪的機會。特別是在手機,這樣一個“一步錯步步錯”的市場,魅族排斥資本,但可能最終還是不得不屈服于資本。
敗給自己?
敵人再多詭計,也抵不過自己出的昏招。魅族自身的問題很多, 總結下來少不了決策、領導、管理方方面面的毛病。
1.決策失誤
仔細梳理魅族問題頻出的關鍵節點,可以清楚發現其中總少不了小米的身影,而一段與黃章的恩怨糾葛恰恰是打 亂魅族步伐的起點。
2012年,憑借小米2S的優秀表現,小米手機開始獲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青睞,小米的互聯網模式也成為手機品牌爭相學習的對象。
也許是出于對小米的敵意,魅族發起了對小米的挑戰。
2014年9月,在小米4發布了兩個月后,魅族MX4也如約發布。不過,有意思的是,魅族這款定價1799元的新手機,足足比小米還便宜了200塊錢。要知道,魅族的上一代手機MX3的定價,還高達2499元。
不過, 盡管魅族死磕小米,但卻未能從小米手上搶過“性價比”的品牌標簽;相反,由于深陷低價的泥潭中,導致產品品質、品牌美譽度雙雙崩塌。
2015年資本介入,魅族開始調整發展方向,做了定位更低端的魅藍,為保證完成與阿里的對賭協議并搶占市場,2015年魅族銷量沖到2000萬臺,同比增長350%,其銷量的70%由魅藍完成。
但2016年智能手機普及紅利已消失,友商品牌早已在把握機會,向中高端機領域沖擊,贏得更多市場份額,魅族卻繼續深耕低端市場銷量,錯過了沖擊高端市場的最好時機。更關鍵的是, 魅族的精品路線被打亂,采取了“連連發”的暴走模式 ,月月有新機,周周有發布會!魅藍Note 3、魅藍3、魅藍3S、MX6、魅藍E、魅藍U10、魅藍U20、魅藍Max、魅藍5等等有11款之多, 導致自家產品線混亂。
在2018年以后,魅族就轉入到小而美的發機路線上,不僅砍掉了魅藍產品線,Pro系列也正式改為了數字旗艦系列,魅族徹底改變了自己的發機策略,2015年的盛況也是難以復刻。
2.偏執的掌門人
魅族創始人黃章是個完美主義者,一直專注于產品的品質研發,魅族手機的很多模板都是黃章親自打磨的,才有了外界調侃的“魅族專注打磨一萬年。”
黃章想做的手機一直是小而美的精致優雅路線,雖然魅族幾經沉浮,現在又走了回去,堅持小眾。
這種偏執的性格也淋漓盡致地體現在他在產品和商業的認知上。
多數手機廠商都更重視突破技術上的短板,在硬件上猛下功夫,所謂“打磨”。
華為,堅信手機是通迅技術的延伸,因此著力發展自身的技術優勢,通過布局麒麟芯片和鴻蒙系統,使自己躍上了全球頂尖玩家的行列。
OPPO和vivo,兩個曾經被稱為“廠妹機”的主打三線市場的品牌,也深知隨著智能時代的發展,硬技術才是關鍵,進而加強芯片等核心技術的研發,以求在市場上竭力掘進。
但對比其他國產手機廠商,黃章則過分重視“軟實力”,將魅族手機視為工藝品,強調視覺效果的呈現和舒適的觸感, 在很多時候,他會將供應鏈所提供的標品視為“垃圾”,認為用戶需要的是一款“定制化產品”。
更為令人費解的是,當所有手機廠商都仰賴高通,而魅族手上又沒有穩定的高端芯片來源之時,它卻武斷地向其發難,轉投向了聯發科的懷抱。
結果呢?“傲氣”的魅族就此浪費了數年光景,在產業黃金發展階段主動后撤,將市場拱手相讓。
3.黃家人惹得禍
魅族的這首涼涼,不是黃章一個人演奏的,而是整個家族的杰作。親姐姐、親弟弟、表弟、各種各樣的親戚,一個也沒落下,魅族是黃家人的魅族。
據天眼查公開的信息,魅族科技12名董事中,董事黃質潘是黃章的親弟弟,總經理黃柏濤是黃章的表弟,在公司內部任采購總監。
在魅族 2017 年底最新的架構調整中,黃質潘還擔任高級副總裁,負責關鍵的供應鏈中心。
而在魅族科技的關聯公司魅族通訊中,黃章的親姐姐黃小琴也在列,她同時在魅族擔任商務部副總裁。
魅族通訊法人變更記錄顯示,有一個叫黃柏青的人,擔任魅族后勤副總裁,他也是黃章表弟。
2016年是魅族最輝煌的一年,出的亂子卻不少。有前魅族高管稱,黃家人從郭萬喜手中接管了供應鏈,出了亂子,當時頻發的充電器起火事件就是一個例證。
黃家人不懂供應鏈,更換了充電器供應商,導致了安全問題。不僅僅是更換供應鏈的問題,黃家人滲透在公司的行政后勤等多個部門。
有工作人員表示,自己所在的一個小組,正好有一個黃章的親戚,不干活,影響工作氛圍,毒瘤一般的存在。
魅族走到今天的局面,有很多的因素,但是一旦魅族倒閉,這個悲劇便是家族企業的悲劇。
結語
魅族當下面臨的窘境可謂一言難盡,也急需“橄欖枝”。人事震蕩、品牌分家、戰略搖擺、營銷失誤,讓曾經火爆一時的魅族手機逐漸被邊緣化,或 許被收購是最好的歸宿。只是,五六年前,魅族的估值還有一百多億元。但現在,出貨量在手機市場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魅族,已經不值錢了。
黃章曾親自動手寫過一段話,作為魅族的介紹放在官網數年之久,其中一句是:“人只有不變的熱愛才能排除復雜的干擾,始終如一的為追求不變的熱愛而付出,創造更大價值帶來更多的財富。那不變的熱愛就是夢想。”
如今,“那不變的熱愛”最終要敗給現實了。
—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