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 年毫無疑問是周杰倫最火,《暗號》又著實是當年周杰倫八度空間中最火的歌,雖然現在看來不是了,不過還是用這首開始今天的“請回答 2002”系列吧
全世界的流行音樂史每次回頭看,總會有一些當下經歷時沒覺得,但回頭看特別有趣的現象。
比如已經距離現在有 20 年之久的 2002 年樂壇。
2002 年的三石我剛從初中升入高中,16歲上下的年紀,正是對流行音樂求賢若渴的階段,所以對于當時聽過的專輯,到現在仍記憶猶新,尤其華語區的內容;所以,一個冷知識是:《2002 年的第一場雪》并不在 2002 年發行,而是 2004 年。
放眼整個流行樂壇來看,咱們倒數來說吧,2015 年是內地數字音樂正版化的重要元年,同時也是 Apple Music 正式投入使用的年份;
2008 年 Spotify 在瑞典正式成立,令數字音樂和歌單這件事大面積被滲透推廣;
再往前的 2005 年,內地選秀大火徹底改變市場格局,同時 2005 年 Apple 在 iPhone 推出之前先推出了專供聽歌使用的 iPod Nano 第一代,這兩天被熱議要停產的 Apple 專供音樂生產線的 iPod touch 就比較像是 iPod Nano 和后來 iPhone 的升級版。
再往前說,2004 年我在之前寫過的一篇《 》中提及,這一年雖然全球的實體唱片總市場銷售份額下降,但中國內地音樂市場是 CD 銷售最多的一年,隨后也逐漸走低。
基于此,再往前倒推到 2002 年,自然也是實體占據市場主話語權的一年,那會兒數字音樂沒有正版化,有數字音樂就都是從 CD 里 Copy 出來的音源,被判定盜版。
換一個角度看,2002 年雖然音樂技術和載體都還是傳統內容的那一套,但是這一年的華語音樂市場卻正式完成了新一代與舊一代市場王者的正式“交接”與“替換”,并且這一代新“王者”,一稱霸就霸到了現在。
至少你無法否認,周杰倫、S.H.E. 仍是當今男歌手和女團的天花板,2002 恰就是奠定了他們天花板地位的元年,同理還有在 2001 年已經拿到女歌手銷售年冠的孫燕姿。
我們先來看一個 2002 年在中國臺灣當地的實體專輯銷售排行榜:
看得出,銷售前十名的專輯中,除了第十名唱閩南語的黃乙玲和第八名游鴻明在當時算市場“前輩”以外,周杰倫、S.H.E、孫燕姿、陶喆、蕭亞軒、梁靜茹這幾個名字,都是當時市場上新鮮“潛力股”;
更有 S.H.E、孫燕姿和蕭亞軒這樣的勞模,一年發行兩張完整專輯并都賣進了前 20 名之內。
本榜沒統計到的中國香港的新生勢力,陳奕迅和容祖兒在 2002 年各自都有發行一張國語和一張粵語專輯,2003 年《十年》的廣東版《明年今日》就是在 2002 年夏天發行的。
同時,陶喆、周杰倫在 2002 發行的都是各自的第三張專輯,幾乎成了二人最具影響力的專輯 Top 3; 對了,最近翻紅的劉畊宏第一次給周杰倫填詞,就是在《八度空間》中的《回到過去》,并同時出演了《最后的戰役》MV。
銷售排名在 11 - 19 之間的專輯,更有不少是當時市場上的黑馬,周渝民、阿杜、許慧欣、Energy 進榜的都是他們第一張個人專輯,許慧欣次年還得到了金曲獎的“最佳新人獎”。
這幾個名字,可能周渝民大家還熟一點,畢竟有徐熙媛這樣一個前女友,只要每一次有情感新聞出現,仔仔多少都會被帶到提一提;
阿杜其實當年很厲害的,《天黑》、《堅持到底》、《他一定很愛你》代表作一首接著一首,并因為比林俊杰出道早一年,阿杜最初還“奶”過林俊杰一陣子,總會帶著小師弟 JJ 跑通告,給他更多的曝光機會;
許慧欣家境好,所以對演藝圈沒太大野心,發幾張唱片后,其實市場反應都不錯,但還是漸漸隱退了;
許慧欣這首歌每年七月七日不管陰晴雨雪還是劈你的雷正在路上,會很容易就看到人分享
Energy 是當時很殺的一個唱跳男團,現在仍在活躍的大概是前團員葉乃文了,但他的活躍身份是作為郭采潔的經紀人而存在的。
2002 年當年很耀眼的新人,除了銷售成績榜上有名的幾位,還有吳建豪( 個人專輯的音樂層面 )、信樂團、范逸臣都是在 2002 年正式出道的,都有過各自傳唱一時的代表作。
美國那邊更是在 2002 出了個橫掃格萊美、又再橫掃全球的 Norah Jones,首張專輯《Come Away with Me》到現在聽都還有滿滿的感動和令人著迷的細節。
現如今,韓流的入侵從《冬季戀歌 電視原聲帶》入榜就看得出當年韓劇的影響力了,2002 還有另一部火爆全亞洲的韓國電影《我的野蠻女友》。
榜上剩下還有劉德華、鄭秀文這一對經典的“銀幕情侶”,在當時國語專輯的主戰場臺灣也有很好的銷售數字。
劉德華在 2002 年產出的一首經典歌叫做《練習》,收錄有《練習》的《美麗的一天》專輯中另一首大家熟悉的歌《黑蝙蝠中隊》——其實也是這些年通過“跑男”等戶外真人秀的 BGM 形態被人熟悉的,大家點開聽前奏就恍然大悟了。
《黑蝙蝠中隊》是翻唱自韓國 JTL 的《A Better Day》,MV 用了當時看來很有趣的黏土動畫來制作,女主角不知道這些年有沒有人找到答案到底是誰的原型,但當時在我看來,像極了我前一篇推文主角——梁詠琪的樣子。
有趣的是,劉德華在《美麗的一天》專輯里也有收錄了一首名為《A Better Day》的歌,而這張專輯英文名字未嘗又不是《A Better Day》?
《黑蝙蝠中隊》在 2002 年沒能收錄在《美麗的一天》專輯內地版當中,我當時以為是 zz 意識形態的原因,歌中提及的臺灣空軍等等故事,畢竟敏感,現在想來,更有可能是版權方面的限制,可能 JTL 只是授權給了劉德華和音樂公司在中國香港和臺灣地區發行,沒授權到內地范圍——畢竟多一個區域授權,會加多很多很多錢。
順著 JTL 多講幾句,這個由張佑赫、安勝浩、李在元組成的三人男子組合,前身是再加上 Kang Ta、文熙俊五人成團的 H.O.T, 是 K-Pop 屆無可爭議的第一代男團開山鼻祖之人,不僅受到諸多歌迷的熱烈追捧,歌曲也多次被華語歌手翻唱。
劉德華的《黑蝙蝠中隊》是其一,JTL 首專的另一首《From Fan》后來也被蕭亞軒翻唱成《靜靜地看你》,收錄在《第五大道》專輯;
更早到 H.O.T 時代的第一張專輯《We Hate all Kinds of Violence》中一首《?? Fast ?? Slow》還曾被莫文蔚翻唱為《實況轉播》,足見 H.O.T 的影響力非凡。
還有不得不提卻沒在榜上出現的幾位:
蔡依林 2002 年當時正在和前經紀公司打官司,所以 2002 沒有專輯發,只是推出了一本寫真,搭配了一首周杰倫創作的《騎士精神》作為和寫真配套銷售的單曲;
“龍的傳人”王先生經歷前一年《唯一》的爆火之后,這一年和 Sony Music 續約,推出了一張精選輯,發行時間靠近年底,所以也沒能入榜;
五月天在 2001 年發行完《人生海海》專輯全體入伍了,2002 年無專輯產出。
陳奕迅發行《Special Thanks to…》專輯沒賣入前十是我所不能理解的,畢竟這張專輯誕生出《你的背包》、《謝謝儂》這樣的傳世好歌,次年還拿下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和“最佳國語專輯”;可能當時市場還沒及時消化陳奕迅這樣的好歌和好嗓吧。
至少在我個人的喜好中,《Special Thanks to…》是三石我曾決定要帶入墳墓的那種喜歡,專輯拿到金曲獎之前,我當時做夢都能夢到 Eason 領獎的情景,結果次年遇到 SARS, 陳奕迅沒能出席金曲獎……
不過在 2019 年第 30 屆臺灣金曲獎現場,我居然在場目睹了陳奕迅又再把這張舊專輯中三段《Special Thanks to…》小插曲連唱的表演設計,我真的圓滿了!
此處再推薦這張專輯里三石我個人的最愛單曲《想哭》,這首歌的作曲者徐偉賢后來也給鄭秀文寫過《美麗的誤會》,一個很會旋律創作的音樂人,居然漸漸漸漸卻不見了。
2019 金曲獎上我的另一個圓滿是,和陳奕迅《Special Thanks to…》同屆拿到“最佳重唱組合獎”的 S.H.E. 在當年因為 Ella 摔傷而沒能三人合體領獎,二缺一來了任家萱和田馥甄二人,但我卻在 30 屆金曲獎上居然看到了這三人合體的表演,讓我老淚縱橫的不行。
2002 年的精彩,當然不只銷售榜上的這些。
莫文蔚發行了《i》專輯,成功橫跨個人品味和大眾流行度,拿下人生第一座臺灣金曲獎歌后,也成為第一位在臺灣金曲獎上封后的香港女歌手,單曲《愛》還得到“最佳作曲人獎 ( 陳曉娟 ) ”和“最佳作詞人獎 ( 李焯雄 ) ”,如果當年金曲獎有增設“年度最佳單曲獎”的話,十有八九也是要給《愛》的。
戴佩妮的 2002 年發行了《Just Sing it》專輯,最被人熟知的歌是延續《你要的愛》OST 體質的《街角的祝福》;但三石更想給大家推薦的是《一九九九》這首歌,Penny 如何在成為一名職業舞者和一名職業唱作人之間的糾結和抉擇,都寫在這首歌里了,很私人,也很催淚。
順子發行的《Dear Shunza》專輯依然賣的不好,但品質仍舊高筑,只是尷尬的是,這張專輯最被人熟知的歌是翻唱玉置浩二的《Dear Friend》而非順子任何的一首原創,但專輯中因為有蕭亞軒的加入,《And I Know》的順子舞了起來,這是一首日式感十足的 House 舞曲,大家可以聽聽。
最后,放上三石我個人在 2002 年最喜歡的專輯九張,好音樂無分國度和語言,大家看封面應該都挺熟悉的,如果有沒聽過的,不妨查漏補缺;但三石最愛哪一張,排面已經很明顯了吧!
2002 年你最難忘的歌手、單曲、專輯是哪些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