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5月29日上午)舉行的上海疫情防控發布會宣布,6月1日起,進入公共場所和搭乘公共交通要有72小時內的核酸陰性證明。我來算一下,上海全面鋪開72小時的核酸“保鮮”要求,需要多少人力投入?
核酸采樣分“采、送、檢、報”等多個環節。據官方數據,在上海各個角落,15分鐘核酸檢測服務圈正在加緊布點,目前已經完成的已經有1萬多個采樣點,后端日檢測能力已經達到800多萬管(考慮到可以5人混管,10人混管,所以實際采樣數可以大大超過800萬)。經過2個多月的持續改進,上海核酸采樣已經做到平均11小時出結果。我們計算的前提條件有了。
我們先來分析最前端的“采樣”環節中的產能:
- 條件1:一般采樣點都是雙人配備,一個管掃碼,一個管采樣,差不多1小時可以為120人采樣(多的可以到150-200人,這里以120人來計算),也就是1個工作人員1小時可以采樣60人,;
- 條件2 :我們實施的8小時工作制,相當于平均每天5.7小時。實際情況還有工作人員需要通勤到核酸點;還需要穿脫防護服;還需要喝水上衛生。這樣實際工作時間為5小時。
- 綜合條件1和條件2,每個前端工作人員每天的產能是60*5=300人。
我們再來分析72小時“保鮮”所需要的檢測量:
- 條件3:上海2500萬人口,有些老人和嬰幼兒并不需要出門,也沒必要一直測。刨除這些,需要“保鮮”的算2000萬;
- 條件4:上海要求是72小時“保鮮”。但我們必須記住,核酸檢測出結果要11小時,此外,還有夜晚一般人也不會游蕩街頭去做核酸,再有,總得有些冗余量做保險吧,所以實際“保質期”為48小時左右,2天一次。
- 綜合條件3和條件4,上海每天對核酸檢測的需求量為2000萬除以2=1000萬。
好了,現在有了產能和需求量,我們得出的結論是上海僅前端檢測工作人員就需1000萬除以300=3.3萬人。
這個3.3萬的數字加上后面的“送、檢、報”,最終還要再增加許多,這里沒有數據,也無法做出分析。
眼下,上海正在各個單位、居委培養核酸檢測前端人員,還要通過線上考試。
同時,許多檢測單位也在招聘專職和兼職人員,月收入6千到1萬,有興趣的可以去招聘網站上搜搜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