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
湖北孝感95歲老人談鐵勇離世
子女們在整理他的遺物時才發現
當了一輩子電工的父親
曾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立過軍功
而他卻把這些功名深藏了66年
老人的遺物中
有一個塑料文件夾
邊緣被老人用針線縫著
里面珍藏著中朝兩國頒發的
立功受獎證書、獎章
和一些戰場紀念品
談鐵勇的兒子們說
他們只知道父親參加過抗美援朝
但父親從來沒有跟他們提過
他參加過上甘嶺戰役
還立了這么多功
檔案顯示
1949年
談鐵勇在安徽廣德入伍
隨后一直駐浙江嘉興
半年后就榮立一次四等功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后
談鐵勇主動請戰入朝
期間立三等功一次、四等功二次
部隊評語:該戰士表現勇敢機智、熱情肯干
在朝鮮的一次戰斗中
談鐵勇和戰友
組成的31人小分隊前出偵察
不幸被美軍發現
遭遇炮擊
只有他一人幸存返回
他右耳被炮火炸聾失聰
在病床上躺了20多天
老伴徐為玲說
談鐵勇是一名孤兒
退伍后的他
原本分配在北京地質部門
他為了報答黨恩
多次主動向組織要求
分配到艱苦的地方去
“沒有黨,哪有我這個孤兒的今天?”
隨后他投身地質事業
將承載著榮譽的獎狀、獎章
都仔細封藏起來
那些刻骨銘心的戰斗經歷
也從未向人提起
他在普通電工的崗位上
一直工作到退休
淡泊名利的精神
在老前輩們的身上
彰顯得淋漓盡致
離世22年
家人才知他是抗美援朝英雄
前段時間
浙江省縉云縣85歲老人朱桂月
在家里收拾東西時
發現一疊證書和幾枚勛章
不識字的她叫來兒子一看
發現這些竟是
已經去世22年的老伴周炳上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
獲得的勛章和立功證書
1950年10月
周炳上應征入伍
加入中國人民志愿軍某輜重連
成為一名后勤運輸兵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
周炳上表現出色
所在輜重連
在上甘嶺戰役中被榮記集體一等功
在金城阻擊戰中被榮記集體二等功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后
他又因在工作中功績突出
榮立3次三等功
周炳上退役后回到家鄉
收起了他的軍功章
隱去了在戰場中立下的功與名
別人問起他在部隊中的生活
他總是輕描淡寫地回復幾句
兒子周甫明透露
父親一生為人低調
村里人和母親只知道父親當過兵
沒人知道他曾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
更不知道
他還在上甘嶺戰役中立過功
看到這些勛章和證書
周甫明眼含熱淚地說:
“這是父親留給兒女們最后的念想。”
英雄不提功名
現在他的墓前常擺滿陌生人獻的花
今年春節
電影《狙擊手》廣受好評
而作為原型之一的神槍手鄒習祥
他的故事比電影更傳奇
鄒習祥畫像
在朝鮮戰場上
鄒習祥冷槍狙擊
英勇作戰
先后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兩次
70年前的上甘嶺
他78發子彈殲敵39人
他所在的537.7高地北山
被驚恐的美國兵稱之為“狙擊兵嶺”
寫進美軍的作戰報告
載入他們的軍史里
新華社戰地記者王玉章鏡頭里的鄒習祥
鄒習祥是經歷過
上甘嶺戰役全過程的英雄
彈盡糧絕時
身手最好的他出去找救兵
為了分散敵人注意力
鄒習祥故意扔出一個空罐頭盒子
用響聲吸引敵人
自己跑出洞口
為了躲避敵人的探照燈
他鉆進成堆的尸體下面
過程驚險重重
找到部隊時的他已極度虛弱
鄒習祥(中)向戰友介紹冷槍戰的經驗。(務川縣檔案館供圖)
鄒習祥的孫子說:
“小時候,村里放上甘嶺電影,他看到戰士扔空罐頭盒子吸引敵人的鏡頭,還說‘是我扔的’。”
1954年
鄒習祥回國
隨后轉業回到家鄉
但他從不在外人面前
提及自己在戰場上的功勞
只偶爾與小孩聊天
淡淡地說一句:
“打槍?我準得很呢。”
鄒習祥晚年照片(務川縣檔案館供圖)
20世紀80年代
縣里多次來村里
了解鄒習祥的情況
給他送慰問品
村里人才知道這個
“性格剛強、脾氣耿直、愛幫助人”的退伍軍人
曾是朝鮮戰場上的神槍手
也第一次有機會
見到他眾多的勛章
他曾對自己的孫子說:
“要說英雄,犧牲的那些戰友才算是英雄,我們活著的人不算。”
著名狙擊手鄒習祥(務川縣檔案館供圖)
1993年3月26日
上甘嶺狙擊英雄鄒習祥溘然長逝
享年71歲
現在
他的墓前經常擺滿陌生人獻的花
戰場上他們出生入死
功成時他們將往事封塵
不求功名
只留一腔報國熱血
致敬
深藏功與名的英雄們
來 源:解放軍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