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留守兒童的生活嗎?
前段時間我看了個“留守女孩幫100位農村孩子記錄童年”的新聞,發現在她鏡頭下的孩子們都是單純而快樂的樣子。
曾經我們大多數人了解留守兒童的渠道都是媒體報道,而在那些報道中的留守兒童,他們的生活似乎只有一個主題:想念父母。
但其實,在如今的短視頻平臺上,有很多人在分享留守兒童的日常,而他們的真實生活中也并不只有眼淚和思念。
也就是說,留守兒童并不是他們唯一的形象標簽。
短視頻平臺上的留守少年們,大概分兩類。
一類是自己有手機,可以主動分享日常生活。
他們的日子很簡單,基本都是和老人生活在一起,要時不時上山砍柴,還要和爺爺奶奶一起做農活。
他們大多有自己的愛好,唱歌,跳舞。會錄視頻發到網上,背景就是自己的家,或者是村子里。他們沒接受過專業訓練,憑借的都是個人對文藝的熱愛,和城市才藝主播相比,更接地氣,也得到了許多網友的喜歡。
有個留守的小女孩,喜歡在鏡頭前跳舞。她的視頻背景,有時在村里的爺爺奶奶身邊,有時在村里的其他小伙伴面前,視頻的技術含量為零,最吸引人的就是孩子開心的笑容。
還有一類是留守兒童的校園生活。這類通常是老師拍的,在這些老師的鏡頭里,你能看到留守孩子們上學時的樣子。
她們當然會想念自己的親人,會在節日時借助視頻傳遞對親人的思念。但在這些短視頻中你會發現,她們表達想念的方式不只有流淚、痛苦,對家長的愛才是她們最想訴說的感情。
沒錯,小孩子的情緒其實很簡單,難過就哭,開心就笑,留守兒童也一樣。
他們的校園生活,普通的不能再普通。老師會帶著孩子們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廢物利用做創意十足的手工。
開學典禮發獎狀,桌子上的桌布是用床單鋪的,卻一點也不影響孩子們開心的心情。
甚至孩子們也會有外出教學,他們的活動項目是上山砍筍。
這個選擇并不會出現在娛樂生活豐富的大城市,卻是鄉村孩子生活的日常。
這些留守鄉村的孩子,雖然沒有光鮮的外表,沒有豐富的娛樂生活,卻仍然感受著屬于自己的快樂幸福。
這種幸福雖然與我們想象不同,但同樣珍貴。
在我看到的留守兒童的視頻介紹中,出現的最多的詞是“記錄”。
其實早年也有很多“記錄”留守兒童生活的節目、視頻,但它們記錄的無一不是留守兒童的困境和苦難。那些紀錄片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喚起人們的同理心,讓人們幫助更多的孩子。
但如今,短視頻平臺的“記錄”,卻為我們展現了留守兒童的另一面。
在這些日常生活的記錄中,孩子們不只有留守兒童的身份,他們是學生,是伙伴,是被爺爺奶奶照顧的寶貝。
在這些鏡頭下,他們只是孩子。
之前很多人說,留守孩子的眼淚最珍貴。但其實留守孩子的笑容,更有感染人的情緒。
它會讓你真實感受到孩子的童真,而這種童真,值得我們為之努力。
其實即使在短視頻中也能看出,鄉村的生活資源確實是相對匱乏的。
比如有些孩子的鞋壞了都不敢換,會用膠帶粘起來。
比如學校里,孩子們看的書本依舊是城市捐贈的。
不過好處是,設備上的不足是可以彌補的。
在很多鄉村教師的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如今的鄉村教室里也會有高科技的設備,學校里還會有望遠鏡,讓孩子能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其實相對于城市的孩子,鄉村孩子更依賴科技設備。因為城市交通便利,經濟更發達,文化設施的基礎建設也都配備到位。
而對于鄉村孩子來說,科技,幾乎是她們能看到外面世界的唯一渠道。
但這兩年也有人發現,這種見聞式的知識輸入對孩子來說是不夠的。
一個有趣的現象,這兩年有很多公益組織會安排鄉村孩子去城鎮看電影。其實電影在鄉村通過多媒體設備也可以看,但實際上,志愿組織要做的不是讓孩子“看上”電影,而是讓孩子們走入電影院,去“感受”電影。
沒錯,對于如今的留守兒童來說,他們并不缺見聞,缺少的是體驗。互聯網、科技可以輔助他們看到世界,唯一無法完成他們對真實世界的體驗和感受。
體驗,對于鄉村兒童來說,同樣是教育重要的一課。體驗可以被分享,感受卻是每個人獨一無二的。
鄉村的孩子家庭和社會教育有限,過去人們的捐獻只能滿足物質上的升級,如今有更多人在關注留守兒童精神的“升級”。
特別是激發孩子對知識的理解和好奇。
回想下小時候學校組織我們去博物館、天文館,當那些只能在書本上看到的東西出現在你眼前時,知識才真正作為記憶的一部分被保留下來。
“原來真實的世界是這樣的”。
這句話從來都不是一句單純的感嘆,而是朝向好奇之門的通關口令。
讓更多鄉村孩子也能走進博物館,體驗真實世界,如今也成為了公益的新方向,而你我都能參與其中。
今年是99公益日第八年,99公益日力求打造全民公益新樣本,創新推出了“一花一夢想”新主題,場庫作為自媒體合伙人參與其中,為“帶1000名鄉村兒童去看博物館”的公益夢想征集小紅花。
我們發起“場庫小紅花夢想戰隊” 將認領10000朵小紅花,用來關注鄉村兒童博物館看世界活動。
我們相信,對孩子的體驗教育,是任何科技輔助都替代不了的。
用小紅花,一塊做好事。捐錢、答題、捐步等行為公益都能獲得小紅花,大大降低了公益參與門檻,日常生活中,每一次做好事都能被小紅花愛心賬戶記錄。
公益夢想由騰訊公益平臺公開征集而來,最終將在大家的小紅花助力下讓愛心夢想成真,捐花到一定數量后,夢想可以實現,落地為具體的項目,并接受公眾監督。這些過程中每個普通人,人人可以參與,這是一次公益共創新嘗試。
此次“種花行動”并不需要捐錢,需要的只是我們的善意。
活動步驟分兩步:
一是獲得小紅花,你可以通過多種行為公益(如答題/步數兌換/捐贈等)在騰訊多個產品場景中獲得小紅花。
二是捐出小紅花,只要點擊下面的活動,捐出你的小紅花,就可以和場庫一起參與“種花行動”,幫助孩子們完成夢想。
我們相信,對于鄉村孩子們來說,天文館、博物館的意義不只是文化本身,它是知識以一種直觀的方式呈現出來,這些地方對孩子們的影響,遠比我們想象得要大。
我們發起的是一次“種花行動”,在孩子們心中埋下的是知識的種子。
請與我們一起,為鄉村的孩子種下這顆種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