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女兒開家長會,跟數學,英語和物理3位老教師聊了不少 ,也深受啟發 ,這里也總結分享給其他的初中生家長們 ,相信大家都能夠從中獲益 。
心態眼界
一句話總結:到了初中,孩子的眼光不能夠僅僅放在自己所在的班級 ,也不僅僅是自己學校這個級部 ,而應是全區到全市。
因為中考是全市幾個區統一選拔,幾所高中也是各區一起選拔的 。
(其實,這一點我們從初一的時候就跟大女兒強調,但她一直不以為意,眼光只盯著自己班的同學。外在表現就是:不論在哪個班,周邊同學怎么樣,她在班里的名次基本就是在那幾名徘徊。)
就像這一次,我家大女兒進入初三這個班級時學號是5號 。之前因為去方倉和居家隔離,一共5天的時間沒能去學校 ,月考也只考了3門 ,雖然她利用課間去找老師就不懂的問題也問了,但這次期中考試,我和爸爸就比較擔心 。
當班級排名出來的時候 ,大寶得了第3名 ,她自認為比學號進步了 ,回家的時候就挺沾沾自喜的 。
后來,年級排名出來了,拿了第42名 ,比初二時退步了 ,大寶才意識到原來真不能只看自己班的情況。原本以為居家隔離的幾天沒有什么影響 ,你看在班級似乎還進步了,但看來自己還是錯誤估計了 。
我相信,這一次的事情對大寶應該也是一次很好的啟發,以后不能再做班里的井底之蛙 。
數學
一句話總結:數學到初三還丟基礎分的,最重要的就是重視程度不夠 。
這一次數學題,大寶只拿到了111分 ,而班里的前兩名都是120分滿分。而且,大寶丟的都是基礎運算分,非常可惜 。
其實,大寶經常丟基礎分,而大題難題卻能夠做對 ,這些問題從小學一年級就已經展現出來 。
以前我對這些問題的分析主要是兩方面,一個是專注力不好 ,比如經常看串行 ,抄錯數字等等。另一個是基礎功不扎實,練習度不夠,這也是能力上的一種欠缺 。
但這一次跟老師的交流讓我有了一個新的認知 :到了初三,簡單的乘除運算,像三八二十四這樣的還會算錯,肯定不是不會和不懂的問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態度上不重視 ,不重視基礎分,不重視細節。
老師說自己以前也是一個經常馬虎大意的人 ,但自從做了數學老師 ,一想到不能夠在學生面前出丑,就會很注意過程當中的細心 。
老師的一句話也點醒了我!
確實,我家大寶自認為在理科上還有些小頭腦,能夠攻克一些難題。但是往往不重視基礎分和整個計算過程的規范 。這導致孩子會丟一些非常可惜的分。
看來幫助孩子調整態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物理
一句話總結:物理學科也要重視基礎知識的背誦記憶,然后才是適當刷題 。
初三剛剛接觸物理學科,很多孩子都覺得有難度 ,比如說最近接觸的棱鏡,孩子就不太理解。
我家大寶也有類似的感覺 ,上課覺得都聽懂了 ,但是考試也只拿到了八十幾分。
按照我以前對物理的認知 ,那是一定要能夠吃透,明白原理才行的 ,物理學好了,不應該跟數學一樣,要拿到很高的分數才行。
但物理老師所講的話也讓我發現了自己的誤區。
物理老師是研究生畢業,專業學物理的 , 她說自己到大學的時候,很多物理原理都還沒搞得明白 。是在工作教學并有了更多的生活經驗,反復研究之后才真正的清楚了其中的原理。
所以,她認為:孩子在初中階段不能夠明白物理當中的一些原理是非常正常的!想把物理學得非常好,這可能只是極少數人擁有天賦時才能夠做到的。
所以,普通孩子想要在物理上取得一定的成績,要做的首先就是基礎的記憶背誦,一些專業符號最起碼不能錯 。尤其是初三的第一個學期 ,整體內容都沒有什么難度 ,有點偏文科性質 ,到第二年學習,物理上差距才會越來越明顯。
第二,就是適當的刷題 , 尤其是要重視自己的錯題集。不追求題的數量,而要追求質量。
第三,物理跟數學有一定的關系 ,也有一些運算,所以這個數學基礎還是要牢固。
這里其實又一次提到了數學的重要性 ,在初中階段 ,數學可以說是決定孩子能不能去高中 ,去什么層次的高中的決定性因素。(這是英語老師總結的話)
英語
一句話總結:對于99%不在大城市學習的孩子,英語是錦上添花,先要把課本吃透記憶到位, 至于泛讀原著,一對一輔導這種事沒有太大意義。
今年,我家爸爸曾經帶著大寶兒讀了1個月的英文原著 ,是泛讀的形式 ,主要是理解和翻譯。但是到這次期中考試,大寶只拿到了班級第4的成績,只有口語扣了一分(依然屬于她的強項) ,以前英語基本都是前2名,也就是說,爸爸的“專項訓練”后,感覺孩子的成績還不如之前。
就這個問題 ,我們也請教了英語老師 ,這是一位有30多年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
老師說:在一線城市,孩子在小學階段就廣泛地讀原版書,分級閱讀,練習口語,這都是挺好的 。小學階段或者初中低年級就已經把英語搞到很高的水平了, 對后面也是一種減輕壓力,可能騰出更多時間學習難度高的數學物理這些。
但是,在我們這種二線城市,而且到了初中階段 ,再去搞這些原著閱讀和口語,對于提高分數可能沒有直接的幫助 。普通學生就應該把課本兒的知識扎扎實實學到位 ,想去好一點的高中,最起碼要拿到105分以上 。
如果孩子在課本掌握后還學有余力的 ,拓展時也要做精讀,以豐富詞匯為主 。
聽了英語老師的分析,我們才明白之前的努力為什么不見效了。
這幾位教師都是在一線工作多年,有豐富經驗,比較實戰派的老師,給我們的建議也都是接地氣、能操作的。
個人覺得:這些建議雖然不能夠說適合每一個地方每一位學生,但對于大多數孩子而言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寫下這篇文章 ,是我作為媽媽的一個記錄和反思,尤其是在清理自己以前的一些誤區。
分享給大家, 也是想聽聽大家對初中孩子學習的一些見解,歡迎大家多多評論,在碰撞的火花當中撥清迷霧,讓我們家長在陪伴教育孩子的路上找到正確的方向 。
我是豆媽,一位心理咨詢師二胎媽媽。關注我,一起學習更多家庭教育好方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