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顏小二述哲文
農村有這么一句口口相傳的俗語,“三十不走三路,四十不碰三事”,直接來說,這句俗語是告訴人們,人到三十歲,“歪路、懶路、極端的路”不要走,人到四十“對伴侶不忠、傷身、害人”的事情不要做。
對于俗語“三十不走三路,四十不碰三事”,僅僅只是將其看成一種叮囑,未免有些可惜,結合孔子思想,我們或許有意不到的驚喜。
孔子曾說“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結合孔子的感悟,顏小二認為,“三十不走三路,四十不碰三事”,這句俗語,在告訴我們,一個人的成熟,在于開始懂得權衡自己走的路、明白自己不能做的事情。這種時候,當我們在三十、四十時,我們的人生閱歷和智慧積淀到一定成都時候,真正的成熟,在于我們可以基于過去的經驗,開始懂得權衡,并且明白自律的重要性。
下面,顏小二將首先和大家談一談俗語的內涵與智慧,再結合孔子思想和大家探討一下其中蘊含的人生感悟,希望可以給各位一些幫助。
1、俗語“三十不走三路“的人生智慧:權衡
首先,我們來理解一下俗語的上半句“三十不走三路”的邏輯合理性。
關于人到三十,不能走的三種路,我們的老祖宗這里說的是“極端的路”、“懶惰的路”、“歪路”。這其實是老祖宗在告訴我們,三十歲的時候,我們容易遇到一些誘惑,會遇到一些負面情緒,而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克服的東西。
首先是,三十歲,我們容易陷入“極端”,繼而選擇一條“極端的路”。三十歲,我們閱歷不能說豐富,也不能說沒有,正是漸漸褪去青春年少、趨于成熟穩重的年紀。這種時候,我們因為已經有一些經驗,而積累了一些自信,但是,這個世界依舊還需要我們持續學習,如果在三十歲,還是年輕時那種“不可一世”的心態,沒有一顆謙遜、冷靜的心去權衡利弊、思考問題,就容易誤入“極端”的死胡同。
然后再來說說“不能走懶惰的路”。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這樣,顏小二一直以來的努力,是為了時機成熟之后,可以更好地休息、享受人生。所以,在顏小二視角下,我們忙碌,其實是為了更好地休息。但是,如果我們在該忙碌的時候停下腳步、貪圖享受,這將會讓我們后面的路舉步維艱。比如,本文提到的俗語中老祖宗提醒,三十不可走懶惰的路。
三十歲,正是干事創業的年紀,在這個年紀停下腳步,那么當我們年老力竭的時候,生活之辛苦,可以預見。所以,面對舒適區,三十歲的人應該懂得權衡,當前的舒坦,是不是可以讓自己沒有后顧之憂。
最后,我們再來講講本文俗語中,老祖宗告誡我們的不能走的“歪路”。社會秩序的穩定,需要大家和諧共處、遵守“規則”,而所謂的歪路,就是走“損人利己”、不遵守規則的路。三十歲,說大也不大,說小也不小,在該懂事、該知道什么事情不該做的年紀,還去損人利己,走歪路牟利,最后只會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毀了自己的前程,所以,在牟利之前,要懂得“權衡”自己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否值得。
2、俗語“四十不做三事”的人生道理:自律
下面,我們再來理解一下俗語中“四十做三事”的人生道理。老祖宗這里講的不能做的“三件事”,分別是,不能背叛自己的愛人,不能做傷身體的事情,不能做犯罪的事情。
四十歲,大多數人的生活漸漸穩定,這個時候做犯罪的事情,代價可不僅僅只是接受懲罰這么簡單,因為這種時候,人已經沒有時間可以重新再來,所以,在這個年紀,懂得自律、遵紀守法是基本。
其次,四十歲的人,大多數已經和自己的伴侶相伴了一段時間,可能愛情的激情、新鮮感早已褪去,這種時候,可能會被別的異性吸引。這種時候,一定要懂得“自律”、控制自己的感情,因為兩個人能走到一起、相伴數年,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錯過了,可能就再也找不到這樣一位和你風雨與共的枕邊人了。
最后,四十歲的人因為身體漸漸在走下坡路,在健康方面一定要多加注意,避免養成一些傷身的壞習慣,這樣可以給年老的自己避免許多麻煩。
3、孔子“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與俗語智慧
千百年前,孔子對自己的一生做了一個簡單的評述,他說自己在十五歲時立志求學,三十歲的時候基本懂得規矩,做事能夠在權衡之下有自己的把握,四十歲的時候,可以掌握許多知識,內心不再糊涂,五十歲的時候知道天命,六十歲的時候基本可以辨別他人說話真假,七十歲的時候,可以從心所欲但有不違背規矩。
我們可以看到,孔子三十歲和四十歲,是為后面“七十歲”做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所奠基的。也就是說,而孔子的“三十而立”,做事能夠有把握,實際上與俗語“三十不做三事”不謀而合,到了這個年紀,面對一些誘惑,就要知道如何抉擇,懂得權衡,繼而做事有把握,把控自己的人生。
孔子說的“四十不惑”,人在四十的時候經驗知識豐富、心里不犯糊涂,源于自己可以在“自律”中保持清醒,與俗語“四十時不做三事”的內涵不謀而合,以“自律”自我涵養,保持身心健康。
綜上所述,俗語“三十不走三路,四十不碰三事”,字面上是告訴我們,三十歲不走極端路、不走歪路、不走懶惰路,四十歲不能對伴侶不忠、不能犯罪、不能做傷身事情,實際上都是在告誡我們,三十歲我們的心性將穩未穩,這種時候要學會冷靜思考、權衡,四十歲的時候我們面對誘惑,要懂得“自律”,常保身心健康。
以上就是本次分享,希望可以給您帶來一些啟發。
【本文為顏小二述哲文原創且獨家發布,搬運、抄襲等任何侵權行為,發現必究】
注:文中圖片來自網絡,部分素材來自網絡,侵刪(兩周內),喜歡請點贊收藏哦。想持續了解更多蘊含哲理的國學知識,想持續從各類文化,如影視、文學作品、歷史中體察更多人性的高尚與悲俗,可關注@顏小二述哲文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