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Mark
出品:紅色星際(ID:redplanx)
頭圖:激光雷達效果圖片
現在大家是賣一臺激光雷達,虧一臺激光雷達,這可咋辦呢?一臺激光雷達BOM成本在500-600美金左右,現在賣給主機廠價格也就高一點點,如果加上研發費用,基本都是虧損。
大家之前做機械式激光雷達,多少還能盈虧平衡,甚至盈利,現在做車規級固態激光雷達,1-2年內都別想盈利。
一位激光雷達行業人士講道。
但是和國外的激光雷達公司相比,國內的公司無論從商業落地,營業收入還是公司發展方面,都遠遠超過了國外公司。
2022年激光雷達市場的格局是,在激光雷達技術儲備方面,國外的公司還是占據領先;但是在市場化方面,中國的公司顯然走得很靠前。
另一位激光雷達人士如此地總結現在的激光雷達市場。
回想過去,可以看出,2016年到2021年是機械式激光雷達發展的黃金5年,而2021年到2025年則被稱為車規級激光雷達的黃金發展期。
但如果你從2016年就聽投資人的,全力投入固態激光雷達,估計這幾年過得一定很困難。用行業人士的話說,在2016年,只要說你是做固態激光雷達的,基本都能拿到融資,如果一聽說你是做機械式的,投資人轉頭就走了,都沒有功夫聽你講自己的公司規劃。
但是事實證明,先做機械激光雷達,再做固態激光雷達是最優的選擇。
特別是像行業的明星公司禾賽科技和速騰聚創,真的是有如神助,2次都踩對了時間點,2021年前,這2個兄弟在機械激光雷達行業做得呼風喚雨。到了2022年,他們2個兄弟在車規級固態激光雷達行業依然風華正茂。
但是像圖達通,一徑科技,探維科技這些從一開始就選擇固態激光雷達的創業公司,確實都經歷過幾次的生死,但是好在大家都熬過來了,終于在2020年的下半年看到了曙光,也都拿到了融資。
雖然現在固態激光雷達開始成為行業香餑餑,但大家都知道,表面雖然看著光鮮亮麗,實際的情況可能每家都有各自的憂愁。
激光雷達人士憂愁地講道。
1. 各家公司的策略
特別是面對主機廠對激光雷達的預期越高,各家激光雷達公司反而更謹慎,因為車這東西,不像別的,如果真的因為激光雷達出事,那可不是笑著玩的。
目前階段,在生產制造和激光雷達軟件算法方面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特別是產品良率,還面臨很大問題。制造工程儼然已經變成了每家公司最頭條的一道坎,除了產品的穩定性外,算法層面也沒有幾家能真正做好的,一方面和現在激光雷達的性能有關,另一方面也和產品的穩定性有關。
所以現在大家最好的策略是找一家軟件能力強的,銷量大的,先服務一家,等把一家的問題都解決了,再做第二家就會駕輕就熟,而且會輕松很多。
如果一上來就鋪好多家,勢必會分散公司的人力和精力,更可怕的是,各家的問題還都不一樣,如果既有商用車,又有乘用車,既有SUV,又有轎車,那問題可就更五花八門了。
想必長時間的這樣消耗,最終會打擊整個公司團隊的士氣,這位激光雷達人士總結道。
看看現在的激光雷達上車情況,可以發現2022年禾賽的出貨量預計會是最多的,預計能達到10萬臺左右,圖達通排第二,預計能達到7萬臺左右。而這2家公司都是緊緊地抱住一家強悍的主機廠。
(激光雷達效果圖片)
圖達通緊緊抱死了蔚來,當然也會有人說,那是因為圖達通找不到其它的定點公司了,但是目前階段,如果能把蔚來服務好了,就已經很優秀了,打造一個標桿產品,把產品和算法打磨的更成熟,要遠遠重要于多找一些定點公司。
加上蔚來作為造車新勢力,本身研發能力和基因就很適合創業公司,所以蔚來和圖達通的合作,對于目前階段的圖達通而言,受益匪淺。蔚來這么照顧圖達通,一方面是因為蔚來是圖達通的股東,從2018年開始蔚來就投資了圖達通,另一方面也是因為2個老板都是北大的校友有關。
禾賽則抱緊了理想。不得不說禾賽這家公司真是神相助,之前理想本來是打算用其它家激光雷達的,但是最后因為各種問題,陰差陽錯最后定點了禾賽。
禾賽瞬間就像插上了翅膀一樣,無論從制造水平,還是市場聲量方面,完全重現了在機械激光雷達行業的輝煌。不得不說,禾賽團隊確實很厲害。
從固態激光雷達發布,到量產,再在大規模上車,只用了一年時間,相信禾賽團隊過去1年應該很拼命。禾賽自公司成立以來,在質量管控方面應該說是行業數一數二的,這可能也是理想看上禾賽科技的原因。
速騰聚創作為固態激光雷達最早推出的公司,本應該在2022年遙遙領先,但是在量產上車方面卻并不理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這些合作的主機廠,大多都選擇選配,而不是像理想和蔚來一樣,上來就是標配。
標配的話,不管激光雷達最終性能怎么樣,吹出去的牛總要兌現,車企只能先上車,后期再通過OTA算法更新升級。也有很多人戲稱,現在有了軟件升級,大家都可以把沒有做完的半成品賣給消費者了,美其名曰,后續可以通過OTA升級。
作為造車新勢力之一的小鵬,本身就特別喜歡選配,速騰聚創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小鵬,因為G9發布會的失誤和遲遲沒有早點上市,導致2022年速騰聚創激光雷達上車量并沒有達到預期。
當然這也和激光雷達的價格有關,從最初小鵬P5選擇大疆覽沃,再到G9選擇速騰聚創,小鵬可能優先考慮的是價格。畢竟圖達通的光纖1550nm的激光雷達比市場價要高個1000塊錢,而禾賽的芯片128通道也比MEMS價格貴。
加上合作的上汽智己和廣汽埃安都是選配,或者說后續可以加裝激光雷達,這樣就導致一旦激光雷達有點小瑕疵,大家就會猶豫要不要上,和標配硬著頭皮上,完全不一樣。
未來1年,速騰聚創的出貨量可能和小鵬是緊綁定關系。因為目前市場上,能上車激光雷達的車型價格大都在30萬元以上,而在30萬元以上能有大銷量的國產車型,本身就不多。蔚來,理想,小鵬三家是最有可能破萬的高端車公司。
一徑科技雖然現在還沒有拿到定點,但是像小鵬,百度,上汽,東風等都投資了這家創業公司,而且與其定點傳聞更多的廣汽也是其潛在的定點客戶。
但是對于一徑科技而言,還是要慎重地選擇定點公司。選擇的公司首先要自研能力強,像傳統主機廠而言,他們在與激光雷達公司合作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肯定比新勢力多。因為對于新勢力而言,他們更激進,更大膽,特別是在高端車方面,也最能讓消費者認可。
一徑科技在行業里有小速騰之稱,公司確實和速騰有很多相似之處,從投資人團隊,就可以看出,都喜歡建立自己的產業鏈生態。
而像禾賽和圖達通,則并沒有太多的主機廠投資,也就沒有自己的龐大的生態,這就要求他們只能用產品說話。但是不得不說,對于復雜的汽車圈,生態還是很重要的,至少大家是穿在一條褲子里的人。
2. 越來越卷
國內的公司雖然很卷,但至少還可以拿很多訂單,可以積累工程制造能力,雖然每臺激光雷達有虧損,但是可以通過融資,或者其它業務進行彌補,這樣保證了公司有足夠的現金流來養活龐大的公司團隊。
但是對于國外公司而言,大家現在卷的不是價格,而是沒有定點公司,即使有定點公司,產品也還沒有到完全定型SOP的階段。
而依靠融資的那幾億美金,完全裹不住,大家的現金儲備越來越少,但是定點量產還差2-3年,根本沒有辦法給投資者交代。所以大家紛紛選擇了合并,退市,連上戰場的機會都沒有了,更別說在戰場上拼殺。
國內外冰火兩重天,國內的公司大家都在搶定點,大家都在擴產線,增產能,都在忙于搞交付。
國外的公司大家可能更多還是停留在實驗室,辦公室里面研發產品,別說建產線,定點都還沒拿幾個,大家都在思考著激光雷達產品性能如何更穩定,設計尺寸更小,性能平衡性更好。
兩種完全不同的焦慮,兩種完全不同的市場節奏和研發進度。
雖然國外的激光雷達公司,也看到了國內智能汽車的發展,紛紛選擇在國內設立子公司,但是基本都沒有拿到多少市場份額。
究其原因,還是中國的市場競爭太激烈了,從給主機廠的報價,就可以看出中國的激光雷達公司太彪悍。國外的公司在看到報價時,只能自己講道,我們的價格很合理,希望大家保持理性。
而且國內的主機廠更傾向于扶持自己的本土供應商,像蔚來投資了圖達通,百度投資了禾賽,一大堆主機廠投資了速騰聚創和一徑科技,國外的公司更多是在美國上市,和國內的主機廠基本沒有什么交集。
(速騰聚創激光雷達效果)
所以對于中國的主機廠而言,在國內外技術水平都差不多的情況下,肯定會率先扶持和支持本土的供應商,同時再投資一點,也享受一下資本帶來的回報。
回顧本輪全球的電動化和智能化浪潮中,中國企業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這和中國的政策,企業的銳進有很大關系,與之對應的產業鏈也都風生水起。國外的自動駕駛公司和激光雷達公司則是一臉懵,完全適應不了中國公司的節奏。
無論是在高級輔助駕駛方面,還是在智能硬件方面,都感覺和中國的公司不是生活在同一個市場中。由此導致像激光雷達公司Ibeo破產,Ouster和Velodyne合并,Quanergy退市,Argo AI被分拆等等。
毋庸置疑,未來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全球公司,在中國設立與智能駕駛相關的子公司,來跟上中國智能駕駛發展的軟硬件迭代速度。
回到最開始的那個問題,對于激光雷達行業而言,雖然大家都在虧損,但可以通過其它板塊的激光雷達營收來相互彌補。而且現在行業還處于初級階段,與主機廠的合作也可以促進激光雷達公司的產品設計能力和生產制造能力。
通過和中國主機廠的合作,打造全球的競爭力,國內產品可以部分虧錢,然后通過出口到國外的產品來實現盈利。從目前中國公司的落地和產能能力而言,未來一定會像新能源汽車一樣,大規模地出口到國外去,風靡全球。
《2022年中國激光雷達行業報告》是一份專業而深入的中國激光雷達行業報告,通過這份報告,您將了解到激光雷達行業的全貌,這份報告的數據量占整份報告80%的內容,又可以稱之為中國激光雷達行業數據報告。
報告首先介紹了激光雷達行業基本信息,包括激光雷達行業定義分類應用和產業鏈概況;然后深入分析了中國激光雷達行業的落地情況,融資情況,以及公司詳細的數據情況,商業合作情況等。
最后,報告介紹了中國激光雷達行業的未來發展情況。
總之,這是一份關于中國激光雷達行業的深度數據研究報告。并感謝中國激光雷達行業相關專家給予的支持和幫助。
報告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紹行業概況;第二部分主要介紹了主要參與者的詳細信息;第三部分介紹了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和總結。
目錄
第一部分 6
第一章 行業概述 6
1.1 激光雷達定義 6
圖:激光雷達方案 6
1.2 激光雷達分類 6
表:機械式激光雷達市場分析 6
圖:機械式激光雷達市場份額分析 7
表:半固態激光雷達市場分析 7
圖:半固態激光雷達市場份額分析 8
表:半固態激光雷達上市車型分析 8
表:半固態激光雷達上市車型銷量分析 8
1.3 激光雷達產業鏈 9
圖:激光雷達產業鏈分析 9
表:激光雷達產業鏈公司分析 9
表:激光雷達公司技術分析 10
第二章 行業數據綜述 10
2.1 激光雷達市場分析 10
表:中國汽車市場分析 10
圖:中國汽車市場銷量分析 11
表:中國中高端車市場分析 11
圖:中國中高端車市場份額分析 11
2.2 激光雷達公司數據分析 12
表:激光雷達公司團隊市場分析 12
表:激光雷達公司團隊市場份額分析 12
表:激光雷達公司融資市場分析 12
表:激光雷達公司融資市場份額分析 13
表:激光雷達公司估值市場分析 13
表:激光雷達公司營業收入市場分析 13
表:激光雷達公司營業收入市場份額分析 13
表:激光雷達公司總成本市場分析 14
表:激光雷達公司總成本市場份額分析 14
表:激光雷達公司非乘用車市場分析 14
表:激光雷達公司非乘用車市場份額分析 14
表:激光雷達公司乘用車前裝量產市場分析 15
表:激光雷達公司乘用車前裝量產市場份額分析 15
表:激光雷達公司乘用車前裝量產能產市場分析 15
第二部分 16
第三章 激光雷達主要公司分析 16
3.1 禾賽科技 16
3.1.1 公司簡介 16
表:管理團隊介紹 16
3.1.2 產品簡介 16
表:機械式激光雷達產品 16
表:車規級半固態激光雷達產品 17
3.1.3 商業合作簡介 17
表:主機廠公司企業 17
表:公司融資歷程 18
3.1.4 公司數據分析 18
表:公司營收數據分析 18
表:公司商業數據分析 19
3.2 速騰聚創 19
3.2.1 公司簡介 19
表:管理團隊介紹 19
3.2.2 產品簡介 20
表:機械式激光雷達產品 20
表:車規級激光雷達技術產品 20
3.2.3 商業合作簡介 21
表:主機廠合作企業 21
表:公司融資歷程 21
3.2.4 公司數據分析 22
表:公司營收數據分析 22
表:公司商業數據分析 22
3.3 圖達通 22
3.3.1 公司簡介 22
表:管理團隊介紹 23
3.3.2 產品簡介 23
表:車規級產品 23
表:車路協同產品 23
3.3.3 商業合作簡介 24
表:主機廠合作企業 24
表:公司融資歷程 24
3.3.4 公司數據分析 24
表:公司營收數據分析 24
表:公司商業數據分析 25
3.4 一徑科技 25
3.4.1 公司簡介 25
表:管理團隊介紹 25
3.4.2 產品簡介 26
表:主要產品介紹 26
3.4.3 商業合作簡介 26
表:商業合作企業 26
表:公司融資歷程 27
3.4.4 公司數據分析 27
表:公司營收數據分析 27
表:公司商業數據分析 27
3.5 探維科技 28
3.5.1 公司簡介 28
表:管理團隊介紹 28
3.5.2 產品簡介 28
表:主要產品介紹 28
3.5.3 商業合作簡介 29
表:商業合作企業 29
表:公司融資歷程 29
3.5.4 公司數據分析 30
表:公司營收數據分析 30
表:公司商業數據分析 30
第三部分 30
第四章 激光雷達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30
免責聲明 31
購買聯系人: 思思
普通會員價格:1199元
VIP會員價格:699元
英文版價格:199美元
《2022年中國激光雷達行業報告》歡迎大家踴躍咨詢和購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