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里,白色的泰姬陵、藍色的博拉博拉島海水、紫色的普羅旺斯薰衣草、彩色的荷蘭郁金香……
這些美麗的色彩,會讓我們停下匆匆的腳步,駐足靜靜欣賞,并在我們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很久很久以后,我們還能記得當初看到的那片色彩鮮艷的迷人景觀。
這是因為,人類更擅長回憶帶有色彩的畫面,因為色彩會喚醒我們的感官,在事物和我們負責存儲、觸發記憶的大腦區域之間,建立起更強的聯系。
而且,在兒童早期啟蒙環節,對顏色的認知和學習,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心理學家認為,在孩子最初認識世界的時候,顏色總是最吸引他們注意力的。換句話說,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藝術感,都來自對色彩的感知。
因此,父母及早對孩子進行顏色教育,不僅有利于發展寶寶的辨別力、欣賞力、想象力,也有助于寶寶養成對藝術和美的感受力,通過辨認不同顏色,還能讓寶寶更容易養成良好的觀察的能力和習慣。
不過,市面上關于顏色認知的書籍并不多見,而且質量往往也差強人意。那么,有哪些適合父母和孩子一起進行親子閱讀的顏色認知書呢?
由英國費頓出版社與世界知名花藝工作室聯合出品的漸變色彩啟蒙佳作——《顏色之間:用花朵捕捉彩虹的色彩》,就是一本極具創意、質量上乘的顏色認識書。
這本書巧妙地將花藝作品和色彩教育結合在一起,用大自然中真實花朵的顏色,還原出彩虹中那些微妙的漸變色。
書中先介紹一組基礎色的花朵,比如紅、黃、藍、橙、紫,然后再提示孩子打開折頁,引導他們發現基礎顏色之間的色彩范圍,從而起到豐富孩子色彩認知的作用。
另外,為了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愛上閱讀,書中還設計了非常有趣的互動游戲,讓孩子在細節豐富的花藝作品中盡情探索。
學齡前兒童最喜歡的游戲,就是從一大堆東西里面,找出家長指定的某樣東西,也就是“找一找”。
而這本書就把找一找的互動游戲,融入到顏色的過渡中,讓孩子從細節豐富的花藝作品中,尋找水果、昆蟲,以及生活中的小物件兒,既引導孩子學會細致觀察,也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而且,市面上其他的顏色書籍,介紹的都是單一色彩,紅就是紅,黃就是黃,而這本書則聰明地引入漸變色的概念,是孩子成長路上的第一本漸變色書籍。
這本《顏色之間》跳出了傳統的色彩認知,開創性地用花朵顏色的過渡,自然而巧妙地展示顏色的漸變,從而讓孩子意識到,顏色之間還有很多顏色。
這種認知思維是很可貴的。要知道,很多人在成長中養成了一種不好的思維習慣,也就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
“非黑即白、非此即彼”是一種絕對化的思維模式,其特點是,一說什么東西好就全是優點,一說什么東西不好就全是問題。
比方說,大人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時常將“好人壞人”掛在嘴邊。而小孩子看小人書、看電影的時候,總會愛問大人:“這是好人還是壞人呢?”
在孩子的意識中,這個世界上的人,如果是好人,就是可以接近或信任的人;如果是壞人,就是堅決不能理睬的人。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這個世界上就不存在不好不壞的人。
然而,在真實世界中,很少有絕對的“非此即彼”。沒有一件事情是絕對完美或絕對糟糕,也沒有一個人是絕對優秀或絕對愚蠢。
如果一個人總是用“非此即彼”的思維看待人和事,那就是典型的學生思維,早晚要吃大虧的。
而這本《顏色之間》,就能讓孩子明白,世界上并不是僅僅有紅、黃、藍、綠這幾種基本色彩,在不同顏色之間,還有無數漸變和過渡的色彩,所有這些色彩,共同構成了我們生活的大千世界。如果少了哪一種,世界都會因此黯然失色。
由此可見,這本《顏色之間》不僅僅是一本顏色認知書,而且還是一本很好的思維認知書,能讓孩子從小就避開“非黑即白”這個說來簡單,但很多人深陷其中的思維誤區,養成正確看待世界的思維方式。
從這個角度上說,這本書絕對是爸爸媽媽送給寶貝們的最好禮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