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新的一年,立個flag,才有勇往直前的沖勁!
惠州會不會如同一匹“黑馬”,火力值MAX!在粵港澳大灣區中成功“兔”出重圍!
2023年,讓我們看看惠州這座城市實現flag的腳步!
Flag 1:聚工業
在惠州,項目就是生命!
一年春作首,萬事行為先。
就在1月28日,惠州新聞發布廳舉行《惠州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
到2025年,惠州工業總產值突破2萬億元;力爭到2025年,年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70%以上用于工業項目及其配套建設......
這一決心,這一舉動宣示著惠州2023年在工業上所向披靡!
惠州聚力工業、搶抓大項目flag明確了!
此前,廣東省2023年重點項目建設計劃里,惠州就占省重點項目數量共計178個,位列全省第三,僅次于廣州、佛山;
總投資高達6772億元,位列全省第四,僅次于廣州、深圳、佛山;
年度計劃投資約1082.5億元,位列全省第三,僅次于廣州、深圳。
惠州大項目有這些!
2018年,惠州引進總投資100億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
2019年,引進總投資415億元的廣東太平嶺核電項目一期;
2020年,引進總投資150億元的恒力PTA項目……
這些上億級的項目,是惠州的“新未來”,為惠州新一輪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
隨著這些項目的不斷落地,惠州將以更好地姿態迎接“雙區驅動”所帶來的巨大機遇。
目前,投資約100億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進入裝置安裝階段,投資150億元的恒力(惠州)PTA項目正在沖刺投產……
大亞灣石化區凝聚了中海油、埃克森美孚、殼牌、恒力石化等13家世界500強企業,大亞灣開發區連續4年蟬聯全國化工園區30強第一。
除此之外,惠州還將繼續推進3個國家級園區和7個縣區的千億級園區的打造,計劃2023年GDP計劃增長7%以上!
據悉,2022年惠州地區生產總值(GDP)實現5401.24億元,同比增長4.2%,分別高于全省、全國2.3和1.2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一。
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2424.82億元,同比增長6.3%,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相信,在走出疫情的2023年,惠州工業發展將更上一層樓。
解讀
當前,經濟大環境逐漸向好,經濟加速回暖,就能提高城市人口的就業率,促進城市經濟發展,同時促進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
惠州積極主動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緊密對接深圳、東莞、廣州、香港等地區發展,在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更大作為,努力在新目標上展現新的魅力。
在集聚大項目、好項目、做大產業集群上,惠州將下更大功夫,鍥而不舍鞏固工業向上向好增長態勢,乘勢而上做大經濟總量。提高老百姓的經濟收入,提升市民生活質量。
新的flag,你對惠州的經濟發展有信心嗎?
Flag 2:暢交通
城市發展,道路先行
交通的發展讓這座城市在不斷的變大,大到融合了世界萬物,以前2小時都到不了的“遠方”,現在半小時就能到達。
惠州交通今年的flag通高鐵、動城際,完善高速路、城軌、快速路等!
2023年,惠州會有3條高鐵路線,9座高鐵站!
據南方+報道,惠州人最期待的第三條廣汕高鐵或于今年5月試運行,6 月通車。
惠州段總投資189.15億元,在惠州設4個高鐵站——羅浮山站、博羅站、惠城南站、惠東南站。
屆時從惠州坐高鐵到廣州或者汕尾,只需30分鐘左右。
此外,深惠君根據網絡問政官方了解到,深惠城際鐵路坪地至瀝林北段預計2023年動工建設,惠州境內設置2個站,分別是新圩站和瀝林北站。
深惠城際惠州段路線規劃圖
而在此前動工的莞惠城際小金口至惠州北站段、深莞惠紅色干線、南山快速路、鵝城大橋等城建工程也將在2023年持續加快建設。
不止如此,惠州的機場、港口也為惠州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更好地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深圳都市圈建設當中。
惠州機場已開通37條航線,通航36個省會及重點城市,同步規劃建設千萬級新干線機場;惠州港總吞吐量過億噸,遠洋運輸可達世界各地。
多條航線的開通、港口的大吞吐量都讓惠州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迎接著世界。
惠州正一步一步的顯示自己的優勢,自己的flag!
解讀
身處廣深莞經濟圈地理中心的惠州,正在加快內外大聯通,在惠州市區“兩環八射”快速進出城體系基礎上,構建惠州網格型骨干快速路支撐體系,建設半小時通達廣深港特大城市的快速通道。
9個高鐵站的建成意味著從惠州出發,預計30分鐘即可抵達廣州、深圳、香港、東莞、河源、汕尾6個城市。
新flag,你對惠州的交通期待嗎?
Flag 3:旺旅游
人從眾回歸,旅游需求增加
人頭攢動,煙火氣回歸,今年1月的消費熱情高漲!開啟了2023年的新春序曲。
根據文化和旅游部發布數據顯示,1月27日,今年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3.08億人次,同比增長23.1%,國內出游3.08億人次。
其中,云南大理因為劉亦菲主演《去有風的地方》的電視劇爆火,帶火了云南旅游業,出現人擠人的現象。
圖:云南大理
惠州春節旅游市場同樣火熱。
據統計,春節假期,惠州全市40家A級景區總共接待游客102.68萬人次,西湖(含紅花湖)、羅浮山、巽寮國際濱海旅游度假區、南昆山生態旅游區成為熱門景點,西湖在大年初一接待游客突破10萬人次。
圖:惠州西湖
惠州坐擁自然保護區28個、森林公園47個、濕地公園9個,保護區面積8.76萬公頃,濕地面積45.62千公頃;擁有國家5A級旅游景區2個、4A級旅游景區11個,5A級景區、省級旅游度假區數量居廣東省第一。
面對出行需求的增加,惠州對于旅游flag更多的是著力發展擁有特色景點的打卡點。
圖:33號青年文化街區
其中,已擁有特色的水東街、祝屋巷夜攤經濟、夜色酒吧,東江游等娛樂,巽寮灣、雙月灣、大亞灣、小徑灣等濱海之旅,33號青年街、野島文化社區舊工廠重新打造成為網紅打卡地,這使得惠州在旅游方面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游客心儀的旅游和休閑場所。
解讀
惠州對于旅游需繼續挖掘特色,豐富節日活動供給,滿足市民和游客多元化旅游需求。
新flag,你會來惠州打卡哪些景點?
Flag 4:吸人才
真心引才,實意留才
據惠州市教育局公布《2021~2022學年初惠州市教育統計基本情況》可知。惠州共有幼兒園850所、小學學校576所、初級中學93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61所、完全中學17所,高級中學15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4所、中職學校24所、技工學校9所。
普通高校只有5所,且只有1所本科院校!
圖:惠州學院
通過數據可以看到,惠州高端院校所吸入的人才并不多,惠州需要通過人才的落戶、補貼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吸收人才進來。
隨著廣州、深圳等地城市發展空間越來越小,對人才的吸引力也逐漸減弱。
惠州更需要一個新的平臺來吸引更多人才和項目落戶,特別是一些高新技術產業類項目。
據了解,在引進人才方面,2023年惠州深化制造業人才引進平臺打造,開展制造業招聘活動,對人才的需求進行了擴大。
同時,釋放人才政策紅利,給予戰略科學家和團隊1億元的支持,科技人才和團隊最高500萬元安家補貼和3000萬元工作經費扶持,國家、省級重大人才計劃入選者1:1配套支持,青年人才最高30萬元安家補貼和1萬元落戶補貼等。
圖源:網絡
此前,惠州市發布《關于加快新時代人才強市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實施高端人才引育、制造業人才培育、青年人才托舉等人才計劃,搭建起支撐惠州高質量發展的人才梯隊。
到2025年,全市人才總量超過180萬,專業技術人才達到30萬,技能勞動者突破100萬!
對于人才方面的需求,惠州擴大“校企合作、協同育才”規模,推動更多企業與技工院校建立長期穩定合作關系。
圖:網絡
同時,還會加大力度推進卓越工程師、鵝城工匠等全鏈條技能人才培養,鼓勵支持企業人才積極提升技能等級和專業技術職稱,相應給予晉升補貼,讓技能人才在惠州更有獲得感和成就感。
解讀
有人的地方就有經濟,有了經濟,才有實力。
人才是城市未來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惠州出臺各項政策吸引人才,有了新增人口,才可能有新增的勞動力和消費能力,這座城市才可能創造新的價值。
人才是城市創新發展的原動力。現在經濟環境變化迅速,資本、原料、一般勞動力等因素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正在慢慢地減弱,相對的,對于人才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凸顯。
新flag,惠州需要人才,你會來這座城市發展嗎?
最后總結
隨著惠州全面加速發展,這個城市的演變宛如一幅宏偉巨制的畫卷,在不斷擴張完善的過程中,碰撞出新的火花和視角。
新的flag啟動,惠州必須有新的作為才能使城市發展的更加豐富、高質、快速。
惠州立的flag已經有了一定的憧憬,那么,2023年你立的flag是什么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作者:深惠君
參考資料來源:南方+、惠州網、惠州發布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