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本智和年少成名,出道至今已有十個年頭。這十年,他在世界乒壇摸爬滾打,屢敗屢戰,屢戰屢勝。未滿二十便穩居世界前十,從水谷前輩手中接過了中興日本乒乓的大旗。
張本智和戰勝過很多優秀的一流選手,國乒選手除許昕外皆曾被他斬于拍下。當然他也輸過很多選手,甚至是名不見經傳的選手。新加坡大滿貫賽上被阿魯納暴力弧圈沖死的場面還歷歷在目。
張本智和的技術特點是以反手彈擊和快壓為核心的防守反擊,通常靠反手的壓迫和變線來得分,以前正手只擅長擋和拍。
張本智和的兩大絕招正是這金鐘罩和獅子吼。獅子吼的功力想必已是威名遠揚。
隨著年歲漸長,張本智和身上也發生著一些不可避免的變化,總體來說就在于身體和心理。
1、身體
如今的張本已不再是那個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胳膊腿成長得相當粗壯,直逼大胖梁靖崑,頭臉立體起來甚至超過大頭王楚欽。
身體變得健壯有利也有弊。
好的方面是在強化正手的過程中,正手的質量得到了加強,現在可以看到張本退臺后的對拉,有時候還可以起板一擊爆殺。
不好的方面是削弱了他原來的速度體系,具體表現在反手的銜接速度和正反轉換速度下降了,很難再堅持近臺解決所有的戰斗。
原來的長處受到限制,短板得到補償,實際上也是朝著全面均衡的路子發展,理論上應該是兩面開弓。然而,這樣的打法只在成都世乒賽上曇花一現。
2、心理
那時候張本還小,什么都小,只能壓在近臺快速攻防,借力打力。現在卻不一樣了。
張本智和沒有打出他目前該有的技術體系,主要存在兩個心理問題。
第一,對于新技術體系的選擇和猶豫。繼續沿用擅長的反手施壓,還是敢于多用正手對拉去與對手對抗,這是他面臨的選擇。因為他已經遇到了困境,金鐘罩已經被大力弧圈球破防,反手壓迫不夠,節奏不好,如若正手再不發力,則沒有取勝的希望。
許昕,梁靖崑,雨果和達科,哪一個不是大力弧圈球啊!
第二,想贏怕輸的保守。以前的張本智和,年齡小,排名低,初生牛犢不怕虎,奮力追趕前輩們的步伐。現在的張本智和,實力與排位眾所周知,成績也算小有所得。以前是他沖擊別人,現在是別人沖擊他了。
再者,張本智和遇到中國選手,就像見到仇人,兩眼沖紅往死里干。當然,國乒選手也絲毫不留情面,不服就干。總之,與國乒選手和其他選手的對戰似乎心態不一樣,可能國乒太過強大了吧。
于是我們看到的是,張本智和正反手貼貼防防,支支捂捂。
另外一個有趣的事情是,張本選手的團體責任感未必比個人榮譽感弱,比如剛結束的日本T聯賽,好不容易奪冠的張本激動得像個,像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