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的殺傷力是毋庸置疑的。
一枚僅2萬噸當量的核彈,如果投放到人口密集的城鎮,就可以輕松收割數十萬人口,犁平大部分建筑物。
“大伊萬”爆炸畫面
而科學家已經證明,熱核炸彈的理論當量幾乎沒有上限。瘋狂的蘇聯人曾打算制造一億噸當量的超級氫彈,最后該當量被削減為5000萬噸,便有了“大伊萬”。
當年“大伊萬”在新地島試爆,產生了將近40公里寬、64公里高的蕈狀云,巨大的火球在上千公里外都能看見。發出的電磁脈沖導致全球無線電通訊中斷1小時。
如此恐怖的武器,如果投放到人類世界,造成的后果無疑是災難性的。
盡管隨著《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等公約的簽訂,人類核活動被限制,遏制了核武器的無序增長和擴張。不過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統計的數據顯示,過去的2022年,全球依然擁有多達12705枚核彈頭,盡管這比2021年少了375枚,但由于俄烏沖突等因素導致國際形勢突變,人類保有的核彈頭數量在未來10年預計會不降反增。
那么,把這1.3萬枚核彈頭同時引爆,地球會面臨怎樣的后果?
可以確定的是,即使數百枚足夠當量的核彈頭在工業、經濟區同時引爆,掀起的放射性塵埃就會籠罩大氣,并隨著大氣循環擴散到全球,導致太陽光照大幅減少,進而造成農作物減產、植被死亡、食物鏈斷裂。人類作為大自然的一分子,自難幸存。
那么,地球呢?
我們先粗略計算下所有核彈頭的總當量。
目前全世界主要擁核國家的核彈頭,絕大部分被部署在陸基洲際導彈、潛射彈道導彈上。而一枚洲際導彈的最大荷載,基本可分為:1枚百萬噸級彈頭;8~10枚10萬噸級分導式彈頭。
冷戰時期的超級核彈,比如美軍1500萬噸當量的“喝彩城堡”,蘇聯5000萬噸當量的“大伊萬”,因為受限于投放載具(主要是彈道導彈)的荷載上限,已不再生產。
因此,我們假設全人類1.3萬枚核彈,平均當量為50萬噸TNT。那么總當量就是65億噸。
看上去這是一個非??植赖臄底郑沁@股能量對地球會造成哪種程度的傷害呢?
舉例來說: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大約釋放了100萬億噸TNT,是人類核彈總當量的1.5萬倍。相當于500萬枚“大伊萬”;
1960年在智利發生的9.5級超級大地震,引發了20世紀最大的一次海嘯。根據估算,在3分鐘的強震中,總共釋放了相當于350億噸TNT爆炸當量。是人類核彈總當量的5.3倍。
這兩次事件中,前者造成了物種大滅絕事件。后者造成2萬人死亡。
但對于地球本身來說:前者僅僅砸出一個直徑100多公里的大坑;后者也只是在地表撕開幾道裂縫。
事實上,在我們目光不可及的地殼內部,幾乎每時每刻都在發生成千上萬次劇烈運動,每一次產生的能量都要以億噸TNT當量計算。個別無法被巖層抵消的龐大能量,就會通過海嘯、地震、火山噴發等形式呈現出來。
所以說,人類即便爆發全面核戰爭,對地球來說也只是“隔靴撓癢”。那只會破壞地表生態,導致人類自我滅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