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已經注意到,身邊的親朋好友今年以來已有越來越多的人換上了華為 P60系列新機?精致典雅的外形和卓然超群的影像實力讓P60系列在上線之初就賣到斷貨。
實際上了解華為手機的人并不會感到意外。華為P系列向來以絕美外觀和頂級影像著稱,而P60系列又在前作基礎上實現了躍遷式的提升,再一次大幅拉高了行業上限。其在移動影像領域搭載的開創式的超聚光XMAGE影像系統引起了業內的極大關注和討論,兩個月內獨造400余萬條搜索結果,可見其火爆程度。
如此光芒四射自然受到了市場的追捧,根據Canalys數據顯示,2023年Q1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延續下行,銷量同比下降13%,但同期華為在中國區的出貨量逆勢增長41%,市場份額攀升至9.2%。P60系列和Mate X3雙星同期閃耀,一時之間風頭無兩。
數到眼花的“首創” 華為 P60 Pro:要有光
近年來,影像能力一直是國產手機廠商技術競爭的主戰場,各類新技術層出不窮。但像華為P系列這樣,每次能夠從底層邏輯上進行顛覆與創新的產品序列仍然屈指可數。華為結合多項首創技術,嘗試改變光被匯聚的方式,這讓華為 P60 Pro在輕薄機身的基礎上,仍然大幅提升了暗光和長焦方面的獨到優勢。
超聚光夜視長焦是一個融合了技術方案、組裝方案和測試方案的整體技術實現系統,這亦符合移動影像技術進步的大趨勢:攝影技術不能靠單一領域的發展,而是要看全系統的提升。獨創的超聚光夜視長焦攝像頭實現了進光量的大幅提升,進而帶來了更加出色的畫質;優秀的長焦讓華為P60 Pro拍攝出的照片細節極度清晰,拍攝微距或者運動場景能夠明顯感知到華為業界最大長焦光圈(F2.1)的價值;首創的傳感器橫置雙棱鏡光學系統架構則讓這一切能夠在確保機身輕薄的基礎上得以實現,使大進光和薄機身得以兼容;同屬首創的三軸傳感器位移防抖,通過傳感器的動態運動補償代替了鏡頭的動態補償,帶來光學防抖性能大幅的提升,降低像旋,從中心到四角防抖一致性提升58%……
可以看到,無論是拍微距還是拍夜景,想要提升影像效果,進光量是關鍵所在。簡言之,拍好片,要有光。華為的解決方案看似簡單:他們在第一片棱鏡上增加聚光鏡,實現光線匯聚,進而得到更大的進光量和更小的模組尺寸。然而實際上,這是一個幾乎沒有人做得出來的技術,從創意到實現,華為用了三年。
一系列的“首創”交疊在一起,才締造了目前為止最輕薄的影像旗艦、被各界譽為“最佳拍照手機”的華為P60 Pro。
移動影像即將抵達“下一站”
市場印證,在中國手機市場,影像仍然是最受重視的功能點。宏軟科技數據顯示,2016 年-2020年,各大廠商手機發布會影像部分的時間占比均有提升,最高占比達到 36%;中關村在線數據顯示,從手機的不同功能對用戶的影響來看,相機功能影響最大,占33%。
像素的量級,光圈的尺寸,算法的迭代,傳感器的調試……各家廠商多年以來在各自擅長的方向上都實現了不少技術突破,如今在移動影像領域,無論是拍人像,拍夜景,拍動效,還是微距或者遠景,與以往相比都有了大幅的提升。
有很多專業人士認為,極致的硬件堆料從物理原理上將光學性能壓榨到了極限,尤其是在傳感器方面,成像更出色的大底成為主流,各廠商已在大底傳感器上下足了功夫。如果未來只是簡單地繼續增大,則會導致攝像頭體積和結構變大,由此增加手機的厚度和重量。
那么,移動影像的下一站在哪里?大底傳感器上是否還有發展成長的空間?
也許在今年之前,答案還是晦暗不明的,但華為P60系列、尤其是Pro和Art的影像能力,則幾乎把答案寫在了臉上:
成像的原點是光,想要走向移動影響的下一站,核心是在確保整機外觀的基礎上,使進光量最大化。華為 P60系列的超聚光主攝是目前業界最大的、也是進光量最大的攝像頭模組。8.3mm 的機身厚度下,實現可變光圈結構,同時又讓進光量行業最大,這種組合堪稱神奇。
“對于移動影像來說,最復雜的是匯聚光的技術,如何匯聚更多光線是移動影像最重要的突破點。“華為終端BG CTO 李小龍在近期舉辦的華為手機創新科技媒體溝通會上向記者介紹。
這同時也就解答了第二個問題:盡管從單一硬件來看,傳感器、鏡片等組件的價值幾乎已經被各大廠商榨干,但從整合效果來看,現有硬件依然有極大成長空間。華為并未將注意力都集中到傳感器上,糾結于大底到底要多“大”的問題,他們的解法是,從更系統的層面上,協同調動硬件資源,進而達成“既要又要也要”的結果。
從堆料到技術攻堅,華為在用自己的方式將移動影像帶向發展的下一站。
事實上P60系列的賣點不僅于移動影像,P系列的這一代新機身上所體現的技術創新是多方面的。
比如智能平衡功耗與效率的真120Hz高刷,比如同色異譜逐臺校色技術的準確色彩呈現,再比如關鍵時刻能救命的雙向北斗衛星消息……華為P系列主打外觀和影像,卻從來不止外觀和影像而已。華為手機在每一款新品身上都在呈現一種基于創新科技的實戰精神。
這種往往被輕描淡寫的實戰精神其實遠不是看起來那般簡單。加一個聚光鏡在花三年,搞研發一年花掉240 億美金,這才是技術創新的常態。綜合來說,一家廠商必須要同時具備技術基礎、用戶思維以及無窮無盡的創造力這三個要素,才能真正具備以科技持續引領創新的能力。
華為P60系列和Mate X3新機的創新型和體驗感,印證了華為這種能力。正是持之以恒的創新能力,讓華為每每都能在極高的期望中仍然驚艷眾人,也讓人們相信,華為手機的新品,總會是值得信賴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