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侵擾,讓無數人的身體經受了重重考驗,中醫藥在抗疫中的作用與療效逐漸凸顯,展現出了我國千年文化底蘊的獨特優勢,更是中國抗疫方案中頗具特色的一筆。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中醫的受益者,疫情帶給中醫藥行業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
宏觀上來看,中醫藥行業目前在輿論、政策以及定位等方面,所處的位置都是極好的,留有的發展上升空間很大;但從微觀上來看,目前大眾的中醫藥整體消費水平居于中等偏下,在一些偏遠地區的中醫藥消費能力持續低走。中醫藥行情的改變,也在重新定義著一個新的開始,無論是個體中醫診所,還是大中型中醫醫館,都已經進入到了發展拐點期,只有加快變革醫療運營管理模式,實現全新突破,守正創新,才可以成就中醫藥行業新發展。
抗疫期間的白衣使者段文娟
濟南立和中醫院院長段文娟,同時也是和正咨詢、明和書院以及和友書會的創始人,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本科,山東大學企業管理碩士。結合多年醫療機構操盤經驗,段文娟從醫館的常用營銷方式、共享模式與異業合作、企業文化與團隊建設、醫館標準化運營體系四大方面深入剖析了醫館的運營管理,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醫館管理運營體系,搭建了標準化的專科建設、客服體系。
01
與時俱進守正創新,提高中醫館經營組織管理能力
段文娟長期從事醫療管理工作,擁有豐富的醫療行業運營經驗。她在醫療行業的奮斗歷程中,始終認為中醫應該回歸本身,應堅守中醫千年傳承下來的精華內涵,秉持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注重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關注建設企業組織能力,致力于青年中醫成長和專科建設。
立和中醫院
一直以來,段文娟在醫療行業的實踐中,堅守著傳承、建設、發揚中醫的初心和使命,在她給予指導和幫助的企業中,她也時刻傳輸“與時俱進、守正創新、發揚光大、互利共贏”的建設理念與企業價值觀念。
很多人認為有些中醫館的規模較小,不用組織管理,其實不然,再小的醫館都要組織管理。正如段文娟自己總結的那般:“一個偉大的制度成就一個偉大的企業,一個偉大的文化最核心的就是分配文化,一個優秀的系統總能激發人性核心需求。”
段院表示,在中醫行業當中,尤其要關注一些優秀的運營人才,像是運營職業經理、創始人等等,他是整個機構當中的靈魂人物,是組織建設者、命令下達者,更是戰略方向制定者,一旦戰略定歪了,戰術就歪了,但凡戰術歪了,戰略也執行不到位,企業未來的發展就會陷入迷茫。
如今的段文娟,除了是濟南立和中醫院執行院長外,更是運營院長和輔導院長。成立和正咨詢工作室后,她輔導了多家企業,獲得了圈內一致認可。作為一名既懂醫療,又懂營銷的人才,在圈內很是少見。她自己也希望可以用學過的知識以及實操經驗,去幫助更多企業走出困境,從而使得中醫有更美好的發展前景。
她著重強調,中醫診所以及相關機構要注重營銷戰略的搭建,營銷是為醫生插上了翅膀,“酒香也怕巷子深”正是這個道理。一個好醫生,技藝是基礎,而推廣和營銷則是助推和加持,讓醫生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為他搭建更廣闊的平臺,可以施展更多的才華與可能。
段文娟院長在給來賓講解立和中醫文化
段院深刻認識到醫療機構搭建要與時俱進,醫療服務需要換位思考,醫療技術需要傳承和創新,企業組織要有應對市場和環境變化的能力。對內她不斷推行組織內部管理創新,注重培訓學習,打造高效服務型團隊;對外鏈接同行異業機構資源,賦予企業新的動能。
此外,多年的咨詢幫助與幫扶經歷,讓段文娟更加看到專科發展的潛力所在。專科能力是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專科建設應有獨立的品牌和運營體系,全科和專科之間應當保持平衡。并且,客服體系建設是平臺賦能的重要環節,客服的回訪很重要,電話或是微信回訪方式是最方便、經濟、有效的回訪方式。
02
好中醫為療效負責,堅持名醫好藥良心
養生保健最好的理念就是治未病,中醫就是讓這一理念切實落到實處。作為濟南立和中醫院的院長,段文娟要求醫院一切服務皆應以中醫為前提,體現到治療中的像是簡便驗廉、外治技術,開設醫養結合中心、婦幼保健中心、養老康復中心、治未病中心等等。
冬至在醫院喂患者吃餃子
尤其是在養老方面,段文娟認為在診療的前提下,應加入中醫的特色照護,像把艾灸、刮痧、拔罐、針灸、中藥貼敷融入到臨床當中,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評。尤其是在居家護理方面,上門服務時,可以把推拿艾灸帶到患者家里去,這也收獲了患者的高度贊揚和好評,體驗感極佳。
在婦幼保健方面,段文娟要求采取的是純中醫小兒外治技術,極大減輕了孩子對醫療的恐懼。像是做推拿的時候,醫院會采取與以往不同的介質,不用喝中藥,醫生會將湯劑或者是粉劑研磨在孩子的穴位上,或貼敷于他的穴位,直達孩子的病灶,以一種更易讓孩子接受的方式治療疾病,這種理療理念得到了患者的一致認可。
此外,中醫治未病是非常具有優勢的,不論是在預防保健方面,還是中醫體檢方面,都可以在疾病未發生之前,起到預防、治療和保健的作用,從而讓身體的正氣浮起來,抵抗力上升,降低患病可能。
中醫治病,需要醫藥相互配合,段文娟對于醫院內“藥”的把控更是做得精益求精。因為藥品品質直接影響療效,段文娟團隊對所有藥品的供貨商嚴格把關,溯源到源頭,醫院內每一味藥都可以通過掃二維碼獲取到詳細信息。當藥進到醫療機構里時,需要經過四道工序驗藥,首先是老藥工對第一道工序驗藥,藥房主管對第二道工序驗藥,第三道工序是全體藥房員工對藥物進行把關,最后的第四道工序由醫院專家組和醫生親自抽檢藥斗,檢驗藥物是否符合臨床標準。
段文娟對自己輔導的機構也是如此,照她自己所說,“我工作時,對每一個細節的把控都要做到精益求精,不得馬虎,就算人家不理解,我也要這么做,我就是希望可以在每一個細節上都做到完美,也許因為我是處女座吧!”段文娟幽默道。
“藥”的質量問題保障以后,就需要對煎藥過程做到嚴格把關,段文娟表示醫院內所有煎出的藥物均為純手工煎制。由于機器煎藥很難實現先煎后下文火無火,而純手工煎藥則可以完美保證,并且避免了藥物煎不透的情況發生。此外,醫院堅持用泉水熬藥,講究的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所有的丸散、高丹都由醫院自己加工。
通過段文娟院長的介紹,筆者更加感受到了那份專業與責任,與對待病人和工作的耐心和熱忱。就像是段院長說道的那樣:“一名好中醫是要為自己的療效負責的,一切應以患者的最終感受和效果為評價結果,要堅持名醫好、藥良心!”
03
建設老中青三代中醫梯隊,用心用情傳承中醫文化
中醫就是教育,做中醫就是做教育。在日常診療工作當中,段文娟也把對中醫的教育、對患者的教育、對健康的教育放在了診療和培訓的前面,并在醫院的每個角落都能感受到中醫文化和中醫養生的認知。
立和中醫院中藥房區
段文娟帶領醫院不斷加強老中青三代的中醫梯隊建設,如今中醫老大夫是非常稀缺的資源,當下需要著力培養年輕中醫,注重青年醫師團隊的搭建,讓老中醫在臨床當中多加培養幫助年輕中醫成長,傳承中醫文化,發揚中醫技術,這是中醫的命根所在,更是中醫未來的發展方向。
為了加強青少年兒童的中醫認同感,從小培養他們學習中醫文化知識的主動性,段文娟每周都會協同醫院舉辦“小小中醫”的研學活動,希望孩子用自己的中醫智慧來引領家庭的成長。小朋友們來到中醫院,可以參觀學習中醫文化,了解中醫發源,然后參與到稱藥、辨藥、識藥,做丸散膏丹等活動中。孩子們可以對中醫有更深刻的認識,懂得如何正確養生,并自覺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還能學會觀察舌苔、觀察二便,辨別何時會積食,何時會肺熱等等,形成保健意識,這樣的活動讓更多家庭形成帶有中醫智慧的生活方式。
此外,為讓更多人切實感受到中醫文化的魅力,段文娟與團隊在中醫院開設了很多有意思的項目,像是做茶道、花道、做艾條等等,讓更多中老年朋友參與其中,搭建機會讓人們參與到中醫文化與中醫活動當中,為進一步傳承發揚中醫文化做出努力。
中藥化石陳列館一角
在歷史的長河當中,幾千年以來,中華民族經歷了無數次的瘟疫和戰亂,延綿至今,中醫一定是功不可沒的,正因為中醫的默默守護,我們中華民族才能日益繁榮昌盛。中醫不止治已病,更治未病,未來如何把中醫的治未病在我國的健康戰略里邊體現出來,是每一位基層中醫最主要的使命和信念。
希望未來有更多像段院一樣的人可以加入到建設中醫、發揚中醫的隊伍當中,并懂得用現代化、智能化的手段實現醫療運營管理新突破,讓更多人看到治未病的重要性,選擇先看中醫,或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來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更加健康、活力滿滿!
本文為醫家頭條總編望帆原創
轉載請注明來源醫家頭條,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