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團結帶領廣大青年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2023年7月17日至21日,西安明德理工學院“秦韻行者”社會實踐調研隊赴西演·三意社開展了為期五天的社會實踐活動。
本次活動旨在深入了解秦腔這一傳統戲曲形式,拓展學生的藝術視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并通過學生的專業學習,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在指導老師張喜慧的帶領下,隊員們前往曲江西安演藝集團進行調研,并與三意社多位著名秦腔藝術家進行了交流。
剛到達的三意社的時候,屈蘇紅老師熱情地向學生們生動地介紹了《陜北往事》的故事情節以及每個角色的人物性格特點。她比較了改良版《陜北往事》與原版的精華之處,并且強調了它們在內容完整性、人物形象刻畫、故事結構和文字表達等方面的進步。最后,她鼓勵同學們通過演繹這部作品來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體驗陜北抗日斗爭的歷史壯麗以及人民英雄的偉大事跡。
在秦腔的舞臺上,伴奏也是必不可少的。各種樂器相互配合,共同營造出濃郁的音樂氛圍,為秦腔表演增添了許多情感和藝術魅力。秦腔音樂藝術家何耀軒老師向學生們介紹了秦腔音樂,強調秦腔是一門綜合藝術和虛擬藝術,秦腔的配樂能根據個人的心境帶來無盡遐想。此外,何老師還帶領學生們實際上手體驗了各種樂器,這些樂器的演奏相互配合,營造出濃郁的音樂氛圍,為秦腔表演增添了許多情感和藝術魅力。
在與戲劇藝術家王戰毅老師的交流中,他強調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重要性,倡導尊重各地方的特色和文化。他告誡學生們要善于明辨是非和好壞,培養正確的價值觀。此外,他也強調藝術要有獨特的特色,每個角色都不可或缺。最后,他勸解學生們要努力,因為沒有任何事情是一蹴而就的,一切都需要積累和努力。
學生們趁著演員休息的時候,與備受贊譽的戲劇藝術家馬路路老師進行了交流。馬路路老師通過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向學生們傳達了對秦腔戲曲的深刻理解。他分享了自己面對不同年齡段粉絲時的態度和經驗,幫助學生們領悟到了許多生活的哲理。在現場,馬老師還現場演唱了秦腔的經典唱詞,使學生們對秦腔藝術有了更加具體和深刻的認識與體驗。
演員排練結束后,劉總監邀請了戲劇藝術家羅芳華老師給學生進行行為藝術上的指導。羅芳華老師向同學們傳授了關于行為藝術的知識和技巧,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角色表演中的細節和精髓。他告訴同學們要發揮想象力,通過動作和姿態來表達角色的情感,這樣才能讓觀眾能深刻地感受到角色內心的變化。他還教導同學們如何利用肢體語言來展現角色的性格特征,他給同學們展示了在《啞女告狀》的片段,并對同學們動作進行了指點。通過羅芳華老師的指導,同學們對行為藝術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和理解。
學生們在接受了羅芳華老師的指導,都投入了練習中。一旁充滿熱情的戲劇藝術家宮廷豪老師看到后,對同學們的動作進行了細致的指導,并向他們展示了更多精彩的行為藝術技巧。例如耍花槍、花旦的羞澀表現等等,讓同學們大開眼界,深切感受到了行為藝術的魅力。宮廷豪老師還耐心地教導同學們如何展現出優雅動人的姿態,如何通過動作來表達開門關門的場景,如何生動地表演喜怒哀樂的情感,以及如何展現花槍大刀的起勢等等。這樣的指導使同學們真正體驗到了虛擬藝術的精髓,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學生有幸與戲劇藝術家梁玉老師進行了短暫的交流,她向同學們分享了自己在戲曲界的經歷和心路歷程。梁玉老師還與同學們討論、交流了各種戲曲表演技巧和知識。這次交流活動不僅讓同學們更加了解了梁玉老師的戲曲之路,也讓他們對不同旦角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同學們從中獲得了寶貴的戲曲知識和體驗,為日后的學習和欣賞提供了更多的參考和啟發。
在學生的熱情邀請下,戲劇藝術家鞏嬌澆老師不僅與學生進行了交流,還對同學們進行了特技教學。鞏嬌澆老師與大家分享了他從一開始踏上舞臺到現在的心路歷程。他表示,現在上臺的壓力很大,因為網絡的力量很強大,怕出錯。然而,這種壓力也督促他不斷前進,努力做得更好,以使自己感到滿意,并對得起喜歡她的人。這次交流使同學們更深入地了解了鞏嬌澆老師的藝術心路,也讓他們對戲曲進校園的活動有了更多的期待和興趣。
在王戰毅老師的幫助下,實踐團還邀請到戲劇藝術家薛廣民老師與康亞嬋老師進行交流。薛廣民老師認為,丑陋之處其實蘊含著美到了極致,丑角是多變性的,通過丑角所傳達的往往是真善美,批判虛偽和丑惡。他告訴同學們要牢記應該記住的事情,忘記應該忘記的事情,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接受無法改變的事情。薛廣民老師通過班長救兵的故事向同學們傳達了"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觀點,即幫助別人就是在幫助自己。他表示,一個人的生活取決于他的心態,心態良好,狀態也就會好,形態也會更好。當一個人心情愉快時,他所做的事情成功的可能性高達78%左右。
康亞嬋老師與同學們分享了對于戲曲人物的感悟和角色的感知,并詳細介紹了上臺后與角色的高度融合的過程。康亞嬋老師表示,自己能夠取得成功,首先是因為在職業道路上明確了自己的方向,并得到了一位優秀的老師的指導,這使她清楚地認識到了自己的目標。其次,她強調了勤奮的重要性,通過對戲曲知識的不斷積累和個人技藝的磨礪,不斷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最后,康亞嬋老師強調了廣納眾長的重要性,吸取不同人的表演風格和技巧,形成自己獨特的演藝風格。
楊升娟老師不同于傳統的交流方式,她采用了現場教學的方式與同學們進行互動。她教導同學們唱《三滴血》中家喻戶曉的幾句臺詞,使同學們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戲曲的魅力和表達方式。
最后,同學們與百年三意社 “掌門人”,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著名秦腔藝術家侯紅琴老師交談并合影留念,侯老師親切和藹的叮囑同學們一定要學好專業知識,并且希望越來越多的青年人能夠了解并喜歡秦腔藝術。
通過課程教學、實地走訪、沉浸式體驗和調研等形式,本次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們深刻領悟到了中國傳統戲曲秦腔的獨特魅力。學生們通過專業的指導和實踐培訓,獲得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他們親身參與了秦腔的表演和特技訓練,學習了舞臺表演的技巧和要求,深入了解了秦腔的歷史、文化背景和藝術特點。
活動結束后,學生們表示希望能積極參與更多類似的活動,并將所學所感應用于實踐中,不斷拓展自己的藝術素養和人生閱歷。他們立志在青春的舞臺上,展現自己的才華與夢想,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做出自己的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