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旭東,舒蘭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吉林省有個吉林市,舒蘭市由吉林市代管,屬于縣級市。
近期,全國多地突降暴雨,洪水肆虐,北京、河北、黑龍江、吉林尤甚。這又是一場人與災害的搏斗,但終歸是一場人與大自然的現實哲學問題:
到底是人定勝天而逆天稱雄,還是人敬上天而順勢而為?
作為滄海一粟的普通人,為了生存的尊嚴,要直面氣候帶來的兇險,是值得敬重的勇氣。8月4日,駱旭東帶人奔赴舒蘭市開原鎮、金馬鎮一線抗洪搶險,隨后失聯。
8月6日,搜尋隊將其找到,人已因公殉職。
根據官方信息,駱旭東生于1972年。據我了解,他在任職副市長之前,一直在紀檢部門工作,曾任吉林市紀委宣傳部部長、舒蘭市紀委書記。
吉林市紀委宣傳部的一位朋友告訴我,老駱是一個做事非常嚴謹、講原則的人。
生前,他與同事布置抗洪事項時,微信聊天記錄下了他最后一段語音:
“你不用問誰,氣象局副局長給咱的提示是,形成山洪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所以說,你所有經過的村必須全部轉移,不要抱僥幸心理,堅決不。”
我們好好看看這段話。
首先,尊重專業人士的意見,將氣象局所給的提示當成科學依據。
其次,并沒有說冠冕堂皇的一個字,沒有說什么“政治任務”等等,全都是實實在在的話語。我做了十多年記者,采訪過或者接觸過很多政府官員,當他們開口時,我仿佛能看到政論考試里那一串串標準化大而上的詞匯噴薄而出,在空中形成韻律干癟的音符,噪而無用。因此,駱旭東這段話,顯得那么空靈。
西奧多阿多諾說,在虛假的社會里,笑聲是一種疾病,它不僅與幸福作對,而且還把幸福變成了毫無價值的總體性。
可最扭轉虛假社會的還是笑聲。
在一個套話空話成癖的群體里,實在話就是一種異端,它很可能遭到嘲弄和圍毆。可是,在時間長河里,最終被歷史正面評定、被作為歷史主人的群眾接納的正是這些實在話。
除了上面兩點,更為重要的是,將百姓生命真真正正放在第一位。
雖然,我們對他的了解也是皮毛,不能形成一個立體的評價,也無法說他在職務內如何如何好或者壞。但是,他最后這段話我們是能親耳聽到的,是能夠用心感受的。就憑這一點,我們就有理由說:
敬你最后那一刻是條堂堂正正的漢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