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對于一座城市而言,既是一個人才庫,也是經濟發展的發動機,新大學的建成,吸引了數以萬計的年輕群體,給惠州增添新的活力。
今年9月,備受矚目的惠州博羅首家本科院校——廣州理工學院惠州校區迎來6000名新生。
據不完全統計,惠州已有高等學校6所。其中,本科層次學校2所,高職(專科)學校4所。
要知道,惠州高校數量屈指可數,人才緊張,本科院校不足,只能靠專科、職業院校撐起主力。
這對于“萬億工業大市”的惠州來說,廣州理工學院的建成,使得高校數量不斷增加,惠州的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水平也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那么,這所本科新校園,師資、配置、專業特色情況如何?一起來看看!
01
博羅首個本科院校廣州理工學院
廣州理工學院惠州校區位于博羅縣龍華鎮,學校占地面積512畝,共設有78間教室、14間公共機房與24個不同功能的實驗室。
據悉,該項目于2016年正式啟動。目前完工的一、二期校園占地512畝,總建筑面積共有47萬平方米,預計在校生規模達15000人,教師隊伍1000人。
截至目前,學校共投入建設資金9.83億元,主要包括行政樓、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體育場地、教工宿舍、學生宿舍,食堂及其他生活配套設施等,辦學條件達到教育部規定設立校區設置標準。
專業特色:廣州理工學院惠州校區設有45個本科專業,涵蓋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藝術學、教育學等六大學科門類。其中,工科專業23個,包含電子信息工程、光電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聯網工程、智能車輛工程等。
其中,新工科、電子信息等專業是廣州理工學院的特色專業,與博羅縣電子信息、新材料、電動車等支柱產業的發展需求是相契合的。
該校區將重點發展產教融合產學研結合緊密的工科專業,建立服務惠州地方經濟建設和產業發展需要的產業園區、高科技校辦企業,成為服務地方產業行業發展的人才庫和科技創新基地。
根據規劃,該校走產教深度融合校企協同育人,應用型人才培養道路,廣州理工學院將與博羅縣的四大支柱產業電子信息、新材料、電動車和生命健康緊密對接。
未來3-5年內,這所本科院校會結合惠州市戰略性支柱和新型產業發展需要。
那么,除了新添加的這一所本科院校外,惠州還有哪些大學,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02
惠州5所全日制高等院校
NO.1
惠州學院(公辦本科)
惠州學院位于惠州市惠城區演達大道46號,學校前身為1946年創辦的廣東省立惠州師范學校,1978年升格為惠陽師范專科學校,2000年升格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學校占地近2500畝,館藏圖書(含電子文獻)達446.61萬冊(件),面向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全日制在校生逾1.9萬。
現有專任教師1175名,其中教授107名、副教授274名;博士545名,博士占比46.38%;特聘院士2名;全國優秀教師、省“教學名師”等拔尖人才28名,省優秀教學團隊、高校創新團隊13個。
學校同美、日、俄等13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近50所高校建立合作關系。
專業特色:學校目前設有17個二級學院,開設58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專業18個,通過教育部師范類專業二級認證專業4個,通過IEET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業4個。
近5年與142家企事業單位簽訂產學研戰略合作協議;承擔社會委托項目 502 項,獲經費1.04億元;組建 48支科技特派員團隊服務企業與鄉村振興,3人獲得“廣東省優秀農村科技特派員”稱號。
產業對接有惠州服裝產業、智能制造產業、惠東鞋包產業、大亞灣石油化工、新材料產業等。
惠州學院周邊有奧體中心、距離三環天虹、港惠新天地等大型商業較近。
NO.2
惠州工程職業學院(公辦專科)
惠州工程職業學院位于惠州市惠州大道湯泉段272號,是2017年3月經廣東省政府批準成立的理工科特色鮮明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學校占地面積38萬多平方米、全日制各類在校學生10000余人、建筑面積22.2萬平方米,總投資超過9億元。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有教授、副教授106人,博士生、研究生167位。
辦學以來,惠州工程職業學院精準對接惠州市“2+1”支柱產業及汽車與裝備制造、清潔能源、物聯網、云計算、LED、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培養高技術人才服務惠州及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形成了農業有特色、工科有優勢、商科有精品的辦學格局。
專業特色:學校優勢專業集中在“工科類”和“農業畜牧類”。優勢專業有:畜牧獸醫、動物醫學、園藝技術、無人機應用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等。
學校現開設有專業23個,擁有“應用電子技術”和“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等2個省級高水平高職專業群。學校專業涵蓋了7個專業大類,其中工業制造類專業13個,占比59.1%。
除此之外,毗鄰深圳、香港、廣州、東莞,東接汕尾,北連河源、韶關,交通便利,區域優勢突出。
NO.3
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民辦專科)
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位于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馬安鎮新樂路附近,學院創辦于2004年3月,是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的一所具有獨立頒發國家承認三年制大專學歷文憑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占地面積700余畝,建筑面積21萬多平方米,現有8個二級學院40多個專業,在校生9800余人。
周邊交通便利,擁有寬敞明亮的教學大樓、氣勢宏偉的圖書館、先進的教學儀器設備、完善的體育運動設施、標準公寓式學生宿舍等設施。
除此之外,學校還建立了IT創新創業研發中心、會計與金融實訓中心、雷博爾數控中心、長青汽修車行、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實驗室等137個校內外實訓實踐基地。
學校推行“學校專業、工廠實業、學生就業”三業對接,理論和實踐教學雙軌并行,教學、實踐、技能鑒定和生產經營“四位一體”的辦學模式,高起點、高質量辦學。
專業特色:打造高水平重點與品牌專業,有市場營銷專業的省級高職教育重點專業,會計專業省級高等職業教育二類品牌專業,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省級高等職業教育二類品牌專業,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群省級高水平專業群,《商務英語語音》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等。
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與創業,與旭日集團、TCL酷友、廣東南方電信規劃設計院等企業合作,創建了國家級、省級和校級大學生實習就業場所。
NO.4
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公辦專科)
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位于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惠南大道69號,學校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廣東省惠陽衛生學校,2012年升格為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是廣東省第一所衛生類高等職業學校。
建校60余年來,學校為區域培養了10萬多名醫藥衛生人才。
校園占地450畝,建筑面積13.85萬平方米,校園環境優美,設有附屬醫院一所。
現有教職工384人,在職在編318人中,高級職稱63人,中級職稱150人;博士5人,碩士及以上學歷90人。
各類全日制學生人數14795人,其中高職生12811人,中職生1984人。
專業特色:學校打造“護理、藥學、口腔醫學技術”三大專業群,其中護理專業群、藥學專業群獲批廣東省高職院校高水平專業群立項。
開設了19個專業,中醫學、針灸推拿、口腔醫學、預防醫學等4個專業為國控專業;藥學專業、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為省級品牌專業。
護理、藥學與廣州華商學院合作“三二分段專升本協同育人試點項目”,打通“高本對接”的通道,藥學專業、護理專業分別聯合英國思克萊德大學、桑德蘭大學辦學,實現國際辦學新突破。
學校與260余家醫院、企業合作,深化建立“產、學、研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尤其口腔醫學技術、眼視光技術等專業是學校的特色專業,現已成為全國同類院校學習的標桿。
畢業生平均就業率97%以上,對口率90%以上,在省內醫藥衛生職業院校排名前茅。全校師生獲得各項國家級、省級榮譽、成果600余項。
NO.5
惠州城市職業學院(公辦專科)
學院位于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三棟鎮福長嶺明德路1號,占地面積30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20.2萬平方米。
惠州城市職業學院前身為惠州商貿旅游高級職業技術學校,該校由創辦于1964年的惠陽地區供銷學校、惠陽地區糧食學校和創辦于1965年的惠陽地區商業學校三所公辦中專學校整合成立。
辦學歷史已近100年,至今已向社會輸送了10萬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惠州城市職業學院于2014年3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是廣東省教育廳主管的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連續兩年跨類參加B類考核,并排在全省B類高職院校前列。
惠州城市職業學院現有教職工67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500多人。
學校分中專、大專兩個學段,全日制在校生規模為14580人,其中高職學生10343人,占71%;中職學生4237人,占29%。是惠州辦學規模最大的職業公辦院校。
專業特色:學院現有財經學院、商務學院、教育學院、信息學院、旅游烹飪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智能制造學院、電子與汽車學院等8個實體二級學院,開設有工科類、商科類及藝術類專業42個。
“現代物流管理”和“機電一體化” 專業獲評省二類品牌建設專業,物流管理專業群被立項為廣東省首批高職院校高水平專業群,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順利通過 IEET技術教育認證。
除此之外,學院與政、行、企、研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設有惠州城市職業學院大學科技園(省級大學科技園)、仲愷創新學院、東江科技園數字智能產業學院、東江菜產業學院、惠州市“東江菜師傅”廚藝學堂、惠州市東江菜飲食文化研發中心等,學院在合作企業開設有64個企業校區。
對于惠州來說,現在的高等院所還是有所欠缺,惠州發力修建大學,一是經濟建設需要,經濟體量已經足夠大,但基礎研究、人才儲備不足。
二是人口現狀需要,惠州人口現有六百多萬,對于教育方面投入還是不夠充分,特別是高等院所的建設,惠州只有2所本科院所和4所大學專科。
未來,隨著人口出生率減少,人才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如果把惠州本地的科研人才的培養寄望于其他地區,將會失去競爭的能力,不發力建高校,沒法解決問題。
同時,教育差距也會帶來收入差距,從收入水平看,廣州、深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6萬元,珠海、佛山、東莞、中山4市在5萬元以上,而惠州只在3-4萬元區間。
惠州,需要高等教育,可以帶來新人口、新產業、新城市,優化人才結構,調整專業人才比例,這些無疑是新大學必須擔當的光榮使命,這也是惠州持續繁榮的關鍵所在。
大學建設,將會起到“人口樞紐”“產業樞紐”“創新樞紐”“開放樞紐”的功效。
作者:深惠君
參考資料、圖片來源:博羅融媒、各學校官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