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錦位于遼河口,素有東北魚米之鄉的美譽,溝聯著河,河聯著海,縱橫交錯,今天我們就去盤錦這家遼河民俗博物館看看,在博物館里面不僅能看到遼河流域的歷史故事,還有盤錦當地的非遺文創產品,最后還可以品味舌尖上的遼寧,大家想不想知道在遼河民俗博物館里就餐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稻花香里說豐年,當地人說盤錦有四大寶,這第一寶就是遼河口的漁家菜,在這里能重溫300年前的東北,博物館里面的厚重的藝術氣息融合遼河流域美食的味道,遼河口的美食以海鮮、河鮮為主要食材,在烹飪手法則又融合了各地區的風格,形成了水陸邊緣地帶極富特色的傳統民間飲食文化,最大限度地保持食材原本的營養價值,通過腌、冰、曬、發酵等加工方法,這便是遼河口漁家菜。
在遼河民俗博物館可以品嘗到漁家菜的精品,比如說蒲筍燒肉、海蜇燉肉、黑豆腐、一網鮮是漁家菜的特色美食,特色美食可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因為這里的不少食材是應季美食,古人云,不時不食,到什么時候吃什么東西,秋季魚兒肥美,還有鮮海蜇,從海里撈出來就燉,不必經過礬化的,鮮蒲筍則是春季才有的美食之一,想吃全盤錦當地的特色美食,一年四季各來一次,這里的漁家菜也沒辜負遼寧人的厚愛,在全世界也是屢獲殊榮,唯一獲得米其林星級的東北菜就產自這里。
盤錦大米是第二寶
盤錦大米已有百年歷史,地處“黃金水稻帶“內,自古就有“魚米之鄉“的美稱,這家餐廳選用盤錦大米不同種類,一個小爐子在眼前將生米煮成熟飯,可以感受到小時候的味道,不僅吃到香濃的盤錦大米,餐廳還有特殊的稻麩飲品,備受好評的稻香飲品。稻田蟹,蟹稻共生,既有河蟹的鮮香,又有水稻的稻香,口感風味極佳。坐在蟹田邊蒸著螃蟹聞著稻香,這種生活只有盤錦才有。
盤錦河蟹是第三寶
金秋時節盤錦河蟹鮮美上市,盤錦河蟹與陽澄湖大閘蟹同屬中華絨螯蟹,體型短粗而厚重,背殼色深,多黑色或鐵青色,腹白,腿短,螯足多毛。海水里生,淡水里長,肉質鮮嫩,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它與大閘蟹有一種不同的味道,是遼寧省盤錦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蒸熟之后扒開蟹殼,蟹肉嫩白肥滿,還有滿滿的蟹黃,只要吃了一次盤錦河蟹,再也不想吃其他地方的河蟹啦,盤錦河蟹香味純正,唇齒留香。
大廚親自烹飪河蟹豆腐,采用12只河蟹的蟹黃、蟹肉所制,其制作工序相當復雜。味道獨特,色澤艷麗,口感綿軟,如豆腐般鮮嫩爽滑,被譽為“天價豆腐”,不知道您吃過沒有,蟹膏拌飯也是當地知名美食,將蟹膏剔出,加上油炒成蟹膏,最后拌入白米飯中,每一顆米粒都包裹著一層金色的蟹膏,散發出晶瑩的光澤。粒粒鮮香,讓人意猶未盡。
盤錦堿蓬草是第四寶
說起盤錦堿蓬草的大名,大家可能都不知道,但是說起紅海灘大家一定知道,漫漫幾公里的紅色海岸線就是堿蓬草的顏色,因其遇海水而變成艷麗的紅色,它叫做赤堿蓬,嫩莖葉可鮮食,也可制干,而且營養價值非常高,這種堿蓬草可以包餃子,也可以堿蓬草拌蟄皮,口味鮮嫩。等明后天帶您去紅海灘看看美麗的景色!
博物館的展品精良、特色美食營養豐富,而且符合大家追求的原生態美食概念,這些也是靠海而居的盤錦人得天獨厚的“口福”,如果您到盤錦,可以到這里品嘗正宗的遼河口漁家菜!中國渡口,款待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