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格特約作者 劉遠舉
近日,一張圖片在網上流傳,圖上的內容是:華為是在深圳注冊的,而阿里巴巴、京東、小米、恒大、百度、騰訊、網易、新浪、安踏、匯源、碧桂園、盛大游戲、巨人網絡、分眾傳媒、美團都是在開曼群島注冊的。所以,這些企業都是國外企業,只有華為是中國企業。
這當然是一個沒有基本經營常識的謠言,煽動的是不明真相的普通老百姓。華為注冊地是深圳,小米注冊地是北京,兩家都是中國公司。其實,華為的子公司歐拉資本、格拉資本也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注冊的。這都是經營中的常見現象。
那么,我們經常聽到的開曼群島,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地方呢?
開曼群島(Cayman Islands),是英國在西加勒比群島的一塊海外屬地,是旅游勝地,也是全球著名的離岸金融中心。前者是因為自然條件,后者就是因為開曼獨特的法律體系,對公司的注冊、經營有諸多好處。
在開曼注冊公司,取名限制很少,手續也很簡便,只需至少一名股東,至少一名董事;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沒有國籍上的限制;可委托專業注冊代理機構注冊完成公司,不需本人到注冊地,也不需開股東大會或董事會。在開曼注冊公司不需要編制和提交財務報表,不需要每年審計、允許發行不記名股票、不必擁有在本地活動記錄。此外,開曼對國際商業公司都實行有利于保密的規定,信息披露極少。
除了這些優點,開曼對公司的吸引力主要是三個。
第一,方便稅務規劃,說白了,可以合法避稅。開曼群島是英國的海外屬地,1978年,開曼群島獲得一項皇家法令,永久免除開曼群島的納稅義務。在開曼群島,除了年度牌照費,政府不征收任何直接稅。公司在開曼群島之外的營業利潤、資本收益、個人所得都不需要繳稅。因此,開曼群島成為了“避稅天堂”,引來了很多公司注冊。開曼群島共有6.4萬居民,而在島上注冊的公司卻已超過10萬家。
第二,開曼沒有外匯管制,在此注冊的國際貿易公司資金轉移不受節制。在開曼注冊公司以后,可以開設離岸賬戶,靈活調度外匯資金。
第三,開曼群島的許多政策,和經濟發達國家與地區的法律有著很好的適應性,國際認可度很高,更容易獲得海外投資者的信任,有利于在開曼注冊的企業在多個國家與地區尋求上市。比如,開曼群島1961年頒布的《公司法》脫胎于英國舊版的《公司法》,更適合企業在香港、新加坡、美國等地上市。開曼群島是唯一被批準在香港證交所上市的兩個離岸管轄區之一。本質上,這是開曼群島提供的制度資源。
全球范圍,與開曼差不多的離岸法區還有香港、新加坡、英屬維爾京群島、塞舌爾、馬紹爾。 那么,在開曼這類地方注冊的優點,具體可以用來做什么事呢?
首要的當然是避稅。
比如,在開曼注冊,可以節省一些分紅稅。開曼群島注冊一家投資公司,然后,這家投資公司作為母公司,控制國內的公司。這就意味著,母公司向股東派發紅利,都是在國外完成的,不涉及中國境內。根據中國的法律,股息和紅利所得要交納20%的個人所得稅,而開曼群島沒有個人所得稅,這就意味著股東可以拿到更多的紅利收入。如果不是設立在開曼群島,是直接在某個國家注冊,這個國家就會說:這個分紅要交稅。
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拿到了現金紅利之后,股東可以自由地把錢轉移到世界各地,沒有監管。而如果是在中國境內轉移資金或兌換外匯,都需要經過國家的審批和監管。
從事國際貿易的公司,也可以利用在開曼注冊進行避稅。
2018年新修訂的企業所得稅法明確規定在中國境內有業務的企業分為兩類:一類是在中國注冊的,稱為居民企業,一類是在國外注冊的,稱為非居民企業。稅法明確規定,居民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非居民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0%。所以,在開曼群島注冊的公司,稅率更低。但避稅主要并不是避這個稅,而是國際貿易中的稅。
比如,一家中國公司與美國客戶,要做了一筆1000萬美元的貨物貿易,利潤300萬。這家公司有一個控股的子公司注冊在開曼。那么就是美國客戶與這家開曼公司簽約,合同金額1000萬。美國客戶把錢打給開曼公司,然后,把開曼公司把700萬貨款轉給國內公司。國內公司收到貨款,通過貨代公司或進出口公司直接將貨物交付給美國客戶。交易完成后,國內公司沒賺錢,只收到了成本,那么就不用交稅。開曼公司有300萬利潤,但開曼群島不收稅。于是,這家公司就把利潤留在了海外。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讓開曼注冊的公司,持有各種專利,然后,在各國經營的公司,向這家公司繳納專利費。在各國經營的公司,利潤就低了,稅就少了。而注冊在開曼的這家公司,利潤就很高,但卻不用繳稅。此前印度的一個說法也是,小米通過專利費的形式,專利利潤到國外。
在這個過程中,開曼群島注冊的優勢,避掉的稅是國際間貿易、資金往來產生的稅,實質就是把利潤留在國境之外。這對跨國公司意義很大,但對于僅僅在一國內經營的企業來說,沒有太大的意義。
開曼群島對于全球經濟也是有利有弊的。一方面,免稅可以刺激經濟活動,但以開曼群島為代表的避稅天堂,也導致許多大型跨國公司逃稅,各國損失了稅收,造成了不公平、不透明的情況。現在全球130個國家和地區加入了最低15%稅率計劃,但這個計劃并不包括開曼群島這樣的避稅天堂。
有些公司在開曼注冊不是為了國際貿易中的利潤的避稅,而是為了上市。
中國企業在海外上市一般都會成立特殊目的實體,Special Purpose Vehicle,簡稱SPV。在證券行業,SPV指特殊目的的載體也稱為特殊目的機構、公司,其職能是在離岸資產證券化過程中,購買、包裝證券化資產和以此為基礎發行資產化證券,向國外投資者融資。
簡單地說,中國公司不能直接在美國上市,因為發生法律糾紛的時候,美國管不了中國公司,那么,投資者就不敢投資。所以,就先需要把資產離岸,才能在國外上市。中國的公司在美國上市,要和美國的法律相適應,就得找個中介,來完成這種法律體系的銜接。在這個基礎上,公司可以做出適合資本市場、公司經營所需的控制結構和股權激勵。
開曼的法律允許公司設立多類股票和特權股份,具有很大的靈活性,這正是很多互聯網公司所需要的,比如,公司上市過程中的同股不同權。
在這種結構中,A類股一般由創始人和主要投資者持有,通常享有決策權和控制權。而B類股則由其他投資者持有,他們一般只有收益權,沒有多少決策權。AB股的優點主要在于保護創始人的控制權,即使創始人所持有的股份被大量稀釋,他們仍能保持對公司決策的控制。比如互聯網公司,創始人是業內大咖,需要更多投資,但不想自己被股東左右,股東們也覺得可以信任創始人,就會采取這種機制。例如,META、谷歌、京東等互聯網公司都采用了這種股權結構。今年5月31日,美團公告稱,非執行董事王慧文于5月29日放棄超級投票權,并完成將其所持有的全部A類股份,轉換為B類股份。
AB股的設置,使得公司可以根據不同投資者的需求和利益設置不同的股權結構。這種靈活性為公司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創新空間。當然,AB股權也可能導致少數人侵害其他股東的利益。
在中國國內經營的公司,可以通過一些法律安排實現同股不同權,但基于中國《公司法》第103條“一股一票”的規定以及兩大交易所制度的約束,在國內上市的公司,則是不允許有AB股架構的。互聯網公司的特點,往往需要公司為了長遠放棄短期,比如,公司創始人說,為了獲得市場,今年要虧多少錢。這往往需要獨斷專行,所以互聯網公司無法采用同股同權,那么,就只有國外上市。
既然要國外上市,在開曼注冊成為就是一個慣例性的選擇。目前香港IPO比較受到歡迎的公司注冊地分別為中國大陸、中國香港、開曼群島、BVI群島、新加坡等地。由于內地公司上市程序煩冗,審核嚴格,比如,前面所說的AB股問題,實現上市十分困難,所以,中國公司常常通過注冊開曼公司,以境外公司的身份來實現海外上市,規避境內復雜且冗長的審批步驟,大大節約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這一點監管機構是懂的,但很多人利用網民不懂,煽動情緒。
確定了要海外上市,就要開始搭建紅籌架構,
通過境內企業的實際控制人在海外設立SPV公司,SPV再收購境內公司股權,(或者,在國家不準外資投資的領域,通過VIE形式,即可變利益實體,也稱協議控制,獲得實際控制權),與境內公司合并報表,再通過SPV公司向境外證券市場申請上市。
具體來說,首先,按照在內地公司的出資比例,在開曼群島注冊境外公司。前面說了,在開曼注冊很方便,不需要自己去,找代理公司即可,當然,大公司其實不在乎這個,派個人去就行了。
接下來,對注冊好的開曼公司增資,再對境內公司進行100%股權收購。使內地公司變為開曼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基本業務完全納入開曼公司。收購方開曼公司和被收購方內地公司,要擁有完全一樣比例的股東。另一個辦法是,針對限制、禁止外商投資領域,通過VIE形式,即可變利益實體,也稱協議控制,取得實際控制。
2020年10月29日,九號有限公司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掛牌上市,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第一個采用紅籌VIE架構在境內上市的案例
這樣一家國內的公司就轉變為了一家開曼公司,國內公司的利潤就全部屬于開曼公司,然后,將開曼公司在香港掛牌上市,完成境內公司的海外融資上市的計劃。
簡單地說,甲乙丙丁四個人在國內開了一家A公司,股權都是25%,其中甲是創始人,約定了甲說了算。然后,他們想上市,中國的證券市場說,不行,你們得同股同權。于是,他們打算去國外上市。在國外上市,一般都是在開曼注冊,他們就得把自己的公司變為一家開曼公司。于是,他們去開曼群島注冊了一家B公司,還是每人25%的股權,然后,自己收購自己的國內A公司。A公司賺或者虧,都是由開曼群島的B公司來承擔。對資本市場來說,這兩家公司就是一樣的。但這個時候,他們能在經營上約定,一切都是A說了算。
很多人會說,這樣中國的錢不就變成了外國人的錢了嗎?其實不是的,錢還是中國人的,就像外國人到中國來投資建廠,賺到的錢也是外國人的,而不是中國政府或中國人的。當然,他們在中國經營要繳納經營相關的以及個人收入的稅。
通過這種方式,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更方便地獲得國際資金的投資,用來發展國內經濟、技術。在過去十來年,這種方式極大地促進了國內互聯網、手機、電子相關行業的發展。說白了,這是為了方便地用外國人的錢來助力中國經濟。顯然,這是一件好事,而不是所謂的,這些公司成了外國公司,成了賣國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