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他汀降血脂,是降低血液里的膽固醇,具體點兒,是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因為這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元兇。動脈粥樣硬化嚴重了,心血管病就來了。
吃他汀降膽固醇,前前后后是要檢查復查的,不能一吃了之。吃藥前要看基礎情況,吃藥后要觀察療效和藥物不良反應,這是規范的檢查,不過度。
服藥前查,看基礎狀況。
服藥之前,除了查血脂,還要查肝功能、腎功能,查肌酶。
基礎的血脂水平總要知道吧!
看看膽固醇有多高,根據病情需要降到多少,選個合適強度的他汀。比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就是降膽固醇作用比較強的,其他他汀降膽固醇的幅度就要小一些。
肝腎功能、肌酶水平要知道。
因為他汀藥物降膽固醇的作用主要在肝臟。而且一般來說,藥物都是要經過肝臟代謝、肝臟腎臟排泄的。他汀對肌肉也可能有不良反應,要是肝、腎功能不好,或者還沒用藥肌酶升高了,那他汀藥物就不能用或者要慎用了。所以,用藥前是一定要查的。這里要注意,不少高膽固醇患者是有脂肪肝的,脂肪肝時轉氨酶也會有輕度增高,這種情況不是服他汀藥物的禁忌。因為研究發現,他汀類藥物對于非酒精性脂肪肝也是有改善的。
服藥之后更是要查,看療效,看不良反應。
按照“指南”的說法,就是(1)觀察是否達到降脂目標值;(2)了解藥物的潛在不良反應。
吃他汀藥物降膽固醇,是有目標值的。
不同的疾病和個體狀況,要求降膽固醇的標準不一樣。比如冠心病放過支架、得過心肌梗死的,動脈粥樣硬化腦梗死的,就要求“低密度”的膽固醇降到1.8mmol/L、甚至1.4mmol/L以下,下降的幅度要超過50%;如果高血壓、糖尿病,屬于心血管病中高風險的人,那“低密度”至少要降到2.6mmol/L以下。這些標準都是從臨床實踐中得出來的,只有降到標準,才能獲益。比如有研究發現,“低密度”降到1.8mmol/L以下,斑塊才可能逆轉。
“是藥三分毒”,藥物總是有副作用、不良反應的。
雖說他汀藥物總體的安全性好,可人有個體差異,基因都不一樣,對藥物的反應、代謝能力就有差別。再說了,很多慢性病患者不只是吃一種藥,吃藥品種多了就容易有相互作用,就會影響到他汀。所以,用藥后要復查,觀察藥物不良反應。
他汀類藥物最主要的不良反應是肝損害、肌損害。有人說,他汀藥引起腎損害、腎衰竭,那是誤導,實際上是腎功能不好會影響他汀排泄。
他汀藥引起肝損害。是因為膽固醇主要在肝臟合成,所以他汀藥物的主戰場在肝臟,藥物發揮作用時就可能影響到肝細胞;他汀藥物代謝也主要是在肝臟,要是再遇上其他有影響的藥物,就有可能造成肝損害,肝酶升高的發生率在0.5%~3%。肌損害呢?是因為他汀會影響肌細胞里的代謝,有可能造成損傷。
- 查什么項目?查血脂、肝功、肌酶
查血脂,是看療效;查肝功、肌酶,是看不良反應。
一說查肝功,不少人就想到查轉氨酶。這里注意了,查肝功不止是轉氨酶,還要注意查膽紅素。因為吃他汀藥物后,會影響到肝細胞膜,轉氨酶就有可能從細胞里跑出來多一些,血里的轉氨酶就輕度升高了。這種輕度的單純轉氨酶升高不算是肝損害,但如果同時伴有膽紅素的增高,就要注意了。如果肝酶升高到正常上限的3倍或以上,那就要考慮減量停藥;而如果肌酶升高到4倍以上,就要考慮停藥了。注意,原來的標準是5倍肌酶。
- 多長時間查一次?
初始用藥:無不良反應,4-6周查;有不良反應隨時查。
服藥4~6周查,是因為服他汀藥物到降膽固醇作用穩定需要4周左右的時間,而藥物不良反應也是在服藥4~8周發生率最高。而因為患者有個體差異,所以有不良反應就要隨時查。
更換藥物、加減藥物、調整劑量:都按初始用藥復查。
這個好理解,因為治療改變了,療效和安全性也要重新評估。
服藥有效,無不良反應,繼續治療:3個月查;穩定,6個月查;穩定,每6個月到1年查1次。
吃了他汀藥物降膽固醇抗動脈粥樣硬化,是長期的事。
- 什么情況他汀藥物要減量停藥?
如果膽固醇降幅明顯,明顯低于目標值了,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減量。
如果出現不良反應,肝損害、肌損害,減量停藥的指證是“3倍肝酶、4倍肌酶”。
提醒一下:吃他汀藥降膽固醇的同時,還是要管住嘴。每天半兩油,不吃人造奶油,減少膽固醇攝入等都是要做到的。
(版權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