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慕尼黑華南電子展(electronica South China)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新館)盛大召開。本次展會立足粵港澳大灣區,輻射華南、西南及東南亞市場,聚焦新能源汽車、儲能、數據中心、智能座艙、智能家居、可穿戴醫療、工業、邊緣AI、智能傳感等熱門技術應用展示。展會之際,芯師爺專訪了國內數家半導體產業鏈的優秀企業,特別推出“慕名而來· 圳好”專題報道。
本文為芯師爺專訪元能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元能芯)總經理黃致愷的實錄。
關于元能芯
元能芯成立于2023年,致力于打造融合芯片、算法、方案、云技術為一體的智能功率系統平臺,為生態伙伴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和芯片產品,應用于消費電子、工業電子、新能源、汽車電子等領域。產品系列涵蓋:
--為電機而生的專用芯片Motor MCU---MYg系列;
--結構優化的高集成產品Predriver MCU---MYd系列;
--顛覆設計的全集成產品All in One---MYi系列;
--高集成IPM模塊---MYp系列等。
公司秉承“創新為要,誠信負責,成就客戶”,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
采訪實錄
01、本次展會,貴司展示了哪些主要產品?
這次展會現場,元能芯推出了一款國內少有的全集成明星產品——【聚于一芯 卓爾不凡】MYi0002V0405。該產品集MCU、Driver、MOSFET于一體,集成式設計能將整個板子面積至少縮小50%以上,完美解決體積、貼片、散熱等痛點,可廣泛應用于風機、小水泵,甚至是汽車熱管理系統中,給客戶提供更好的可靠性之外,還有降成本優勢。
同時,公司圍繞“風”(風機)、“器”(電動工具)、“乘”(電動出行)、“居”(大小家電)四大領域帶來了眾多應用產品和全棧式解決方案。
02、“聚于一芯”的創新設計,在終端中有何具體表現?
首先在效率方面,當電機體積變得越來越小的時候,電機驅動的電路設計也在同步變小,這種情況下,電機系統的效率如何,是終端設備首要考慮的問題。
其次,電機工作過程中產生的熱量能否散出,發熱之后,如何降低熱量引發電機故障率的情況發生,以及縮短熱量對電機壽命影響,這些都是我們設計一體化芯片所要解決的重點難題。
“聚于一芯”設計中,元能芯主打的全集成產品產品內阻約55毫歐,對比來看,友商的同類產品這一參數大概在300 毫歐 - 800 毫歐之間。那在電流一樣的情況下,友商同類產品單位工作時間內產生的熱量至少是我們產品的3-5倍。
這樣一來,“聚于一芯”的產品設計能夠有效較低終端在散熱和電路板面積方面的難題,解決終端設備因過熱而引發產品故障,或者壽命縮短的問題;滿足終端設備小型化的需求。
03、如何理解MetaOne平臺以及平臺的“超越常規”特性?
在電機應用市場,元能芯強調的使命是“做綠色能源替代”,協助電機市場從傳統的電機完成向新能源電機的升級。
兩種電機切換轉型的過程中,最大的技術差異在于如何打造出一個高效率的電機。高效率電機的方案設計中涵蓋很多的數學計算、方案的等級應用等,這是很多電機客戶在轉型過程中無法完成的部分。
元能芯MetaOne平臺就是輔助電機客戶跨越這些技術鴻溝。具體來看MetaOne為客戶做的第一件事是協助客戶進行快速調機。MetaOne方案可以快速提供提供加密燒錄,甚至整合平臺的方案伙伴,為客戶方案做二次開發。在這個平臺中,客戶團隊不需要懂如何寫代碼,懂復雜的取整運算流程,就能讓電機產品以低成本的方式快速達到所需的穩定性能。
為簡化具體應用的調試流程,MetaOne還配備了自研智能 AI 系統,該 AI 系統有豐富的數據支持多種電機應用場景的定義。客戶在使用MetaOne平臺開發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在系統中輸入特定的應用類型,如掃地機器人、吹風機等應用,系統就能一鍵生成代碼,自動調試出AI系統認為好的解決方案,為客戶生成高效電機解決方案。
04、“MCU+”方案那么多,為何選擇MCU+Driver+MOSFET設計?
全球MCU市場中,活躍的公司非常多,產品內核從Cortex-M0到M4,到RISC-V,位數從8位到64位,各式各樣的MCU產品都有很多,這導致產品的競爭非常激烈,價格內卷——一直在往更低走,沒有最低,只有更低,永遠低到最后,MCU以單芯片的形式競爭已成紅海。
元能芯做MCU+Driver+MOSFET集成化設計,主打的是整個智能功率系統,這個系統中我們強調整體解決方案,在方案中,我們調試好MOSFET,做好驅動,做好MetaOne平臺。元能芯不將自己定位為MCU公司,甚至可以大膽說元能芯方案中的MCU是不需要客戶另外花錢買的,只要客戶應用MetaOne平臺開發智能功率系統,在整個方案中,MCU可以是送的,平臺還附贈好用的整體解決方案,解決智能電機系統在升級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MCU市場實在是太卷了,元能芯以差異化的整體方案的形式服務客戶就是告訴市場,MCU市場不要再卷了,我們要以創新型方案往藍海走,而不是在紅海里繼續發酵。在這種方案中,我們以低成本的方式協助客戶完成了產品的升級,并降低了產品價格,達成了合作的雙贏。
05、除了成本,這類芯片還有哪些優勢?
在成本優勢之外,集成化芯片帶來的最直觀影響是電路板設計的簡化。在元能芯現場的展位中,觀眾們可以看到,基于MCU+Driver+MOSFET設計的方案,它的電路板是給常干凈的,除了元能芯的芯片,大家能看到的幾乎只剩下被動電容零件,甚至采樣電阻這類的產品都沒有。當開發板子上的零部件越少的時候,板子的出錯概率隨之降低,客戶生產的良率也隨之提升。
此外,在具體的應用框架中,基于元能芯產品開發的方案能將復雜的電路板從雙面、四面板優化成單面板,單面板的優勢在于生產的速度更快,方案整體一致性更好,客戶可以快速生產出性能穩定、高良率的產品。
06、貴司為何能在短時間內推出多款創新型產品?
元能芯成立至今只有半年時間,但是在此期間,公司快速推出了一個完整系列的產品。雖然公司很新,可實際上我們創始團隊每一位成員都至少有10-15年的行業經驗,這是產品能快速推出的原因之一。
其二,創始團隊至少在半年前就開始了“集成化”芯片設計的構思,創業只是我們實現這個構思的方式。剛好今年我們得到了戰略投資伙伴的資金和技術的支持,這就使得我們的構思能夠快速落實。
最后,初創公司搶的是時間,好的產品很重要,time to market的時間節點同樣很重要,因而我們也在有意憑借團隊豐富的研發經驗,加快研發步伐,將產品又穩又快推向市場。
實際上,在大的芯片設計企業中,大概是6個月推出一款成熟的產品,而基于元能芯團隊基本具備多年的大廠工作經驗,3-6個月就可以完成這一產品開發流程,因而我們可以快速完成首個產品系列的面世,同時,在2024年上半年,元能芯更多創新的集成產品。
07、貴司未來有何發展規劃?
在本次展會中,元能芯推出了低壓集成芯片。
接下來,公司產品會往中壓、高壓集成芯片去布局,這是我們產品布局的基礎部分。
第二步,元能芯會把MetaOne整合AI功能落實得更加完善,以促進整個產品生態的完善。
第三步,元能芯產品會往工控、機器人領域布局,將產品內核提升至M4 、RISC V,乃至 M7 等級。元能芯看好服務機器人、節能設備、工廠自動化等領域的發展前景,在這些應用的發展中,做綠色能源替代,開發更高效的電機系統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這正是元能芯擅長和立志深耕的領域。目前元能芯的芯片IP都是針對電機、電源、儲能和逆變等應用去研發和設計的,基于更高的等級的內核系統中,公司產品可以達到更好的性能表現。
08、對MCU芯片行業創新性有何見解?
元能芯聚焦提供電機電源產品。大概在10年前,電機領域的MCU開始帶驅動模塊,集成驅動是這個領域的第一個創新。那接下來,做全集成,做算法集成,甚至是將算法固化至元能芯產品內部,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是元能芯的一大創新。
未來,我相信慢慢會有越來越多的友商做出這樣的產品,也樂見于此。因為這意味著我們的MCU廠商在努力往研發創新產品的方向走,而不是一直在提供MCU單芯片市場上內卷,你賣5毛,我賣4毛5,別家賣3毛8,這種非技術創新的純價格內卷,競爭到最后其實大家都沒有利潤。不如我們從芯片IP設計,從提供解決方案的方式創新,為客戶解決痛點問題——去卷技術、卷方案,而不是卷價格,才是真正的創新。
元能芯在開拓海外市場的時候,面臨歐美廠商的競爭,通過研究海外友商的產品,我們可以發現海外友商的產品一直在創新,在發展。我們要和他們競爭,那我們至少要比他們有更好的創新,才能有更好的發展,才能去真正地取代他們的產品。
09、您對本次2023慕尼黑華南電子展有何評價?
2023年半導體的景氣度確實不太好,業內對整體的國際形勢保持保守觀望。這樣的背景下,來參加本次展會的基本都是非常專業的觀眾,所以在這次展會中,出現了比我預期中更多的專業型觀眾甚至是我們的意向客戶,我覺得還蠻不錯的。
慕尼黑電子展是業內經典的行業展會,未來元能芯也會持續布局這種專業的展會和研討會活動,將公司新的產品分享給更多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